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巅峰科技> 第二十三章 生物智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生物智脑(1 / 2)

巅峰科技 情殇饱满 更新时间 2021-08-19

 实验室的事情,唐沐准备找余教授。学校虽然有专门给学生用的实验室,但是那里的设备实在是太简陋了,只能做一下简单的实验。所以唐沐想到了余教授,思量着上次他对自己的应像还不错,借一个实验室用用应该没有问题吧。

想到这里,唐沐立刻找到了余教授,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没想到余教授一听到是他要用实验室,立刻就将自己的专用实验室借给了唐沐,都没有问一下唐沐用实验室干什么。只是稍微交待了一下在做实验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还有用了那些材料,要登记一下,下次他做实验的时候,就知道少了那些东西,好去买,末了还不忘鼓励唐沐要继续保持这种谦虚好学的心态。

唐沐虽然知道余教授很欣赏自己,但是能够做到这个地步,让他感到有些受宠若惊了。大学里的教授对于自己的专用实验室是很看重的,除非自己带的研究生。一般人,就算是校长不经过通报,都不可能随便进入实验室。而现在余教授竟然将他自己专用的实验借给了自己,本来唐沐打算让余教授借一间稍好点的实验室给自己就可以了。

等到余教授走后,唐沐仔细的打量着这个实验室。这里不愧是学校里最好的物理实验室,比自己平时在学校里做实验的时候用的那些实验室好了起码百倍。

想到这里,唐沐也不算浪费时间了,拿出自己上次买的那些材料。首先是改装电脑,电脑是做实验的基本工具,以后唐沐无论做什么实验都离不开电脑。而市面上的那些电脑实在是难入唐沐的法眼,所以他必须要改装出一台符合自己要求的电脑。

这一次唐沐打算将电脑改装成生物型智能电脑,简称生物智脑。这种电脑在国外的实验室里早就已经开始研究了,是未来电脑发展的趋势,这种电脑的优点很多,第一个就是存储量极大。单个的细菌细胞,大小只有1微米见方,与一个硅晶体管的尺寸差不多,但是却能成为容纳超过1M字节的DNA存储器;第二点就是它们可以直接接受人脑的控制,无需繁琐的键盘鼠标,等外接设备。正是因为这两点条件,所以未来电脑就会朝着生物电脑的方向发展。而生物电脑的核心就是生物芯片,一种只有一厘米见方的芯片;第三点就是他可以提高人脑的利用率,它能用来改善和增强人脑的记忆力,思维力,分析能力。

生物芯片快捷而准确,可以直接接受人脑的指挥,成为人脑的外延或扩充部分,它可以从人体细胞吸收营养的方式来补充能量。

虽然这种电脑的功能已经远远超过现在使用的电脑,但是这种电脑和唐沐制造的生物智能电脑相比,还只是小巫见大巫。

唐沐的生物电脑,是一种即拥有生物电脑的优点,而又有自主智能的电脑,这种电脑不仅能够和人类的大脑进行融合,而且还是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大脑蓝本。

只是想要制造生物芯片是一件非常复杂繁琐的事情,这倒不是这种技术对于现在的唐沐来说有多难,而是条件的不允许。制造生物芯片,是要在微观条件下进行的,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分子的模式下进行工作,对于设备的要求特别高。而这所实验室虽然是学校里最高档的实验室了,但是分子增大器也不过才一台,而且还不是最新式的。

虽然如此,但是凑合着用,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工作量就要加大数倍了。

唐沐拿出一块生物胶囊,这种胶囊是一种仿生物的电路板,所有的东西都会将在这上面显现,而且最后生物芯片也是由它制作出来的。

这种生物胶囊价格十分的昂贵,就唐沐手上的两厘米不到的大小,就卖了13万3000元人民币,当然了这是实验室价格,如果以后能够进行批量流水线生产,这个价格就会下降的,不然的话,谁用的起这种生物电脑呢?

唐沐用镊子夹着生物胶囊,小心翼翼的放到显微镜下,让后在小心翼翼的计算它的DNA排列顺序,使其达到自己需要的结果。这是一件非常纤细的活,必须要有大姑娘绣花的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稍有失误就会前功尽弃。唐沐可不想13万多的银子打了水瓢,到时候哭都没底哭去。自己可不是什么大佬,有大把的钱来做实验,在公司还没开起来之前,所有的钱都得省着点花。

唐沐足足在显微镜下趴了三个钟头,累的腰酸背痛,脖子都缰了,才将所有的DNA分子链送到自己想要达到的位置,看的眼睛都快仲了。也幸好这种分子链的排列方式,早就烂熟在他的脑子里了,不然的话,估计光是计算那个分子链放在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国外这方面的专家目前都还只停留在计算分子链的排列方式阶段上。

弄好之后,看着手上的生物胶囊,当然肉眼是看不出任何变化的,还需要在生物胶囊上铺设生物电路和一些生物原电件,这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而且这部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生物芯片的质量。

生物电路就是神经微电流,这种电流人体就有,所有生物都具备。但是想要让它们听话,人工的将它们放到指定的位置,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这种电流的走势并不能像电线那样杂乱无章,随便接通就行了。它们有合理的位置,电路图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就好像一种特定的语法一样,只有语法对了,它们才能够正常的工作。而国外目前也只掌握了0.5厘米的生物电路,可不要小看这0.5厘米的长度,它可是由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才摸索出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