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茅山秘术> 第八十一章 扶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一章 扶乩(2 / 2)

茅山秘术 潘高岭 更新时间 2019-09-17

到了下午,天色阴沉沉的,太阳象一块黄黄的面饼斜斜地挂在西南方的天空。张铁嘴吃饱喝足,开始在朱老板的豪宅进行扶乩仪式,仪式很简单,只在院落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面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面粉。以前的术士扶乩仪式比较正规,需要沐浴更衣,焚香祷告,把整个仪式弄得神神秘秘,我和张铁嘴曾见过这些复杂仪式,心下都不以为然,这些鬼仙不过是未灭元神,虽然生前见多识广,身后继续清修之辈却是不多,不是游手好闲就是惹事生非,就好像现在的大学生,很多人中学苦读,一旦考取后就不思进取,不务正业,不值得信仰膜拜。

朱县长带了一帮当地的权贵们站在一旁围观,那个向我索要举而不坚秘方的主任也混杂在里面,这些人个个屏息静气,带着崇拜的眼光看着张铁嘴,看来这短短的两天张铁嘴已经成功化解了朱县长对他的怀疑。扶乩之风在八十年代曾经死灰复燃过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地方虽然不公开,但在民间一直是常有之事,从朱县长他们的表现来看。对扶乩仪式似乎也并不陌生。

张铁嘴置身在这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中间,干瘦的身形犹如鸡立鹤群。他洋洋得意,右手一招,一根考究的楠木筷子凭空出现在他的手中,围观的人群发出一声惊呼,朱县长诚惶诚恐地走上前去,手指在桌子上沾了一下面粉,祷告说“各路大仙,过往神灵,弟子有事难以决定,还请仙人有求必应”。

运乩开始,张铁嘴站在桌子边手一招,杂在人堆里的阿呆飞跑出来,呆呆地站在桌边侍立。人群中张铁嘴三步九迹,开始故弄玄虚。其实我们俩都知道,扶乩能引来鬼仙,与这些形式全然无关,只是世人愚昧无知,越是道貌岸然越能引人崇拜,正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天清清地宁宁,八方大仙快显灵!”张铁嘴跳来跳去,好似全身生了跳蚤。谁知道他跳了半天,那只筷子做的乩笔在桌边还是一动不动。人群中乱了起来,有几个人交头接耳,低声说,这老道士连个乩仙都请不来,莫非是个老骗子?看他隔空取物的本领,好象会点魔术,算不得真功夫。

张铁嘴在里面急得满头大汗,我在外面也着实纳闷。传说山西物华天宝,修道士众多,东边一指是太行,西边一指是吕梁,怎么连个鬼仙也找不出来?我们两人当年算命时候,曾经见过许多以扶乩为职业的术士设坛作法,确实有乩仙(实为鬼仙)临坛,在沙盘或面粉上运笔如飞。有人据此认为是真神降临,其实真神不可能有,降临的不过是灵鬼,所谓灵鬼,是指出窍之元神,与民间所讲的鬼怪是两回事。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千百年来,各家扶乩术士请来过无数乩仙,却从来没有太上老君、释迦摩尼、玉皇大帝等尊神降临过。

就算当地没有鬼仙,难道没有过路的鬼仙么?我抬头看了看天空,天色依然阴沉,空气中没有一丝波动,看来鬼仙们都很忙,无暇顾及这小地方,只好失望地摇了摇头。我倒不是想救这为非作歹的朱老板,只是这朱老板的病情十分奇怪,能找个学识渊博的乩仙问个明白,也算是给自己增加点学识。

正在这时,那只乩笔忽然间从桌边跳起,悬立在面粉上方,只见乩笔快如风雨,字如颠素狂草,顷刻间写出一首诗来。大家又惊又喜,围上去看时,只见那首诗写道:“一梦悠悠数百秋,也无烦恼也无愁,人皆劝我归尘世,只恐为人不到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