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二百九十四章 河内郡是守是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四章 河内郡是守是弃(2 / 2)

胜易骄。

骄易败。

从汉国一统天下的全局出发,由北向南,最为薄弱的地方就是易攻难守的河内郡,这里就是一处三角突出部。

单纯的守,只能被动挨打。

而要是攻,汉国没有北伐胡虏的话,从河内郡出征,扫荡晋国的河北、河南诸地,倒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但问题就偏偏出在这里。

赵广率汉军主力北征匈奴,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汉军上下也是劳师俱疲,从将士的精神状态来看,起码半年之内,是不可能发起大的战役。

既然没有大打的准备,那就要适当的舍弃,像河内这样三面漏风的地方,弃了就弃了,以后再拿回来就是。

收紧拳头再出击,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也是当初弃洛阳攻河内的主要战略构想。

“河内,要放弃确实舍不得。毕竟,我们经营了近一年,但若是守不住,把河内打得稀烂,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

“如果我们退守野王,将河内让给晋国,同时,趁着晋军北渡黄河的空隙,从函谷关、武关方向,遣一支精兵再攻洛阳,结果又会如何?”

赵广想了想,心头猛得一怔,河内郡的得失,牵一发动全身。

晋军要是出兵攻打河内,兵从哪里来?

若是从邺城出兵,根本不现实,邺城的兵马现在主要用于北线的常山一线,那里接近幽州,刘渊的匈奴诸胡正在大举南侵,严询等晋国边将已经连续向开封求援。

根据最新的战报,司马炎已经遣孟观兵出冀州击胡,所以,晋国方向从北向南进攻的可能性虽然有,但至多只是一路偏师。

晋军要攻打河内,最大的可能是从东面的温县、南面的洛阳两路夹击。

司马攸的温县兵、羊祜的洛阳兵,再加上王浑的许昌兵,这是晋国目前最大的三支军队,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余众。

当然,这里面水份还是不少。

比如洛阳的羊祜守军,是仓促组建起来的一支杂牌部队,在羊祜的手底下还能有些战斗力,要是换了别人,只怕早就散了架。

相比较而言,真正算得上威胁的,还是司马家族的温县兵,经过二年多时间的动员,司马氏在温县已经接近全民皆兵的地步。

从名义上来讲,晋军可以出兵三万人,这些半军半民的民兵在河内郡作战,战斗力会成倍增长,这也是赵广最为忌惮的地方。

“大将军,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在洛阳方向上努力一番,据我杜家知晓的情况,羊祜、张华等人如今在晋国已经被孤立,大汉要是派出合适人选说项的话,或许能够游说羊祜等人投归?”在众人议事之中,一直在参军司不声不响的杜模,忽然开口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

杜模是关中杜家的人,与杜预还是族中堂兄弟的关系,他的出声谏言,让赵广对杜家的真实态度好奇起来。

一贯不偏不倚的杜家,这一次要选择站队汉国这边了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