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耕唐> 第一一二章 太极殿君臣议状元(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二章 太极殿君臣议状元(中)(2 / 2)

耕唐 深悟不空 更新时间 2021-08-01

见房玄龄打了圆场,李世民也道:“大临公忠体国朕也是知道的,就如『药』师所言,今rì并非商议国政,只是请诸位过来阅阅本次科考中考生的方略策!大家还有什么看法,都请畅所yù言吧!”</p>

“我两句吧!”</p>

房玄龄懂了李世民的意思,刚才他就准备就手上胡戈这篇《论商》意见的,却让与了温彦博先讲,此时正好顺着皇帝话中之意把话题岔开,道:“归唐这篇《论商》给老夫启发很大啊,他提出效仿汉朝,重开西域商路,他还给这条路起了个名字,叫做“丝绸之路”,呵呵,很是形象啊!”</p>

房玄龄话音一落,王珪接口道:“这一篇我也看过,他我国内黄金和铜钱总量上来,虽然不少,但是和我国丰富的物产相比,却又远远不足,所以市场上只好用布帛代替了部分钱币的作用,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他便提出用我们的货物远卖西域,又或者更西的地方,换来他国的黄金和铜,以使我国内流通的钱币和物产平衡,这样不但可以促进商业发展,还能够带动人民就业,他还举例明,我们的瓷器、丝绸、纸张、茶叶等货物在西域是很受欢迎的,只要贸易繁荣了,我国内可以有专门的商贾从事对外贸易,生产这些供出口的产品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样正可以缓解国中流民的数量,是狭乡之地的人民不用种田一样可以不愁生计!”到这里王珪顿了顿,感叹道:“真是匪夷所思啊,二十多岁的一个年轻人,他哪里来的阅历能装那么多东西?”</p>

听他完,大家都是笑了起来,温彦博的脸『sè』也好了些,接口道:“前朝时候,隋炀帝曾派裴矩远赴西域招各国商人来朝,也yù重开这条商路,我原本只道他是好大喜功,没想到听归唐一分析,还是有这许多益处在其中的!”他本人在隋朝开皇年间就入了仕,被授予文林郎,直内史省,所以这些旧事他都亲身经历过的。</p>

“大临,所以归唐进言要平诸胡,他这两篇方略策是相通的,若阻力重重,吐谷浑、西突厥等国拦路劫抢,商路始终不畅啊!”这时李靖出言道。胡戈的理论虽然前人没有系统的总结过,但早在几百年前的汉朝时,我们的先祖们就是实实在在的这样去做的,所以胡戈现在深入浅出的这么写在纸上,御书房内的诸公都是一就透,并不觉得难以理解。</p>

“好战必危啊,代公!”哪知温彦博一听李靖又提起这事,语带规劝的强调了一句。</p>

李靖闻言呵呵一笑,并没有接温彦博的话,只是也不再话。</p>

底下臣子们的应对举动,李世民并没有加入其中,他只是高坐在御案之后,面带微笑的静静看着。</p>

房玄龄见李靖不再话,又接着刚才的话题道:“开商路不是一时半会开就开得起来的,只是归唐这《论商》里的思路很是值得人借鉴啊,听他所言,西域之西,还有很多的国家,人口数量加起来比我大唐还要多,只是这些国家的历史没有我中土源远流长,在文明的积累上远不如我大唐,比如我们的瓷器和丝绸,他们国中无法自产,但他们又抵御不了对美好之物的那种喜爱感,只能花钱向我们购置,于是这便成了我国的一大优势,把我们多产的瓷器、丝绸等等他们生产不了的商品由商人贩卖至他国,然后换来金银铜以及其他一些我们紧需的物质,这样不但解了我国中钱币缺乏之围,还可以带来大量的商税,以及众多人民的就业机会!上面这些道理看起来简单,来好生惭愧,很多东西老夫都是前所未闻啊!”罢房玄龄抚髯叹了一声,很是感慨。</p>

听到房玄龄感叹,众人也是唏嘘不已,这时半天没有话的李世民突然开口了,“开土窑赚大户的钱,卖瓷器赚他国之人的钱,来去,这归唐总是惦记着别人家的钱嘛!”完忍不住自己就先笑了。</p>

“陛下,钱赚回来还不是入了国库,进了百姓的口袋,没见他私取一文,国有良臣如此,陛下之福啊!”见李世民失态,他也没有像往常那样进谏言,显是也被这些美好的前景打动了。</p>

只听这时房玄龄又道:“就因为要保持我们中土商品的这种优势,归唐在后面那篇《论工》里面提出要鼓励工匠和一般百姓发明创造,要提高他们的积极『xìng』,要是没有这些能人,瓷器就烧不出来,也没人知道蚕吐出的丝能做成衣裳!”</p>

“嗯,我刚才也看了,只是这事牵扯较广,所以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时李世民正了正『sè』,答道。</p>

虽然历朝历代一直痛斥着奇技『yín』巧,无一不又享受着奇技『yín』巧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只是此时社会上形成这种观念已经太久了,一时不易调头,所以李世民很是犹豫,何况他还担心,如果技术改良造成大量人民失业怎么办,这些人又变成了流民,到时候又是朝廷的一块心病。</p>

“先放放吧,如代公方才所言,时机不到,一切都是纸上空谈,如果时机成熟了,到时候我们再议也不迟!”善断的杜如晦见李世民陷入沉思,知道他心中的忧虑,这事现在也不成熟,贸然提出来不见得是好事,只不过他把这事在心中挂了号。</p>

“嗯,克明所言不差,那就放放吧,不过归唐这片策论里还有进言,他近来朝廷在全国各地都在发掘煤石,现在已经有地方上的人在跟风,他建议把本朝矿无税的政策修改一下,这样可以缓解各地私人进行煤炭开采,各位爱卿,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李世民问道。</p>

“归唐的考虑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煤矿开采较为危险,一般朝廷会在注重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开采,而私人则不然,现下他们还没有尝到甜头,待rì后尝到了甜头,会不会只为产量而罔顾开采工匠的安全?根据少府的统计,现在各地产于煤矿生产的工匠人数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这个数量往后还会增加,而私人则不会请那么多工匠进行开采,为了成本考量,他们只怕会大量的雇佣毫无常识的百姓进行生产,这些都是将来发生事故的隐患啊,我赞成取消矿无税的政策,如果上述问题还是很严重的话,我建议禁止私人参与金银铜铁煤诸多产业中,最后收归朝廷统一开采!”房玄龄在一旁做了补充道。</p>

这个时代能够开采矿山的,哪一户不是豪族世家,谁见过单家独户的百姓扬言自己要去开发一座矿山的。原本李唐开国后,立了这个矿无税的政策就是酬劳功臣的意思,让跟随自己打江山的功臣们享受新政权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可自打唐朝立国后,这十年里关陇集团除了跟其他割据势力在战场上打仗,回到朝中就在这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权力场上争斗,没一刻闲下来,所以注意力就没集中到这一块上来,于是这时,就给其他旧有的世家大族钻了这个空子,喜滋滋的享受起原本不属于他们的私开矿山的待遇来。现在又见煤石走俏,哪还有不一哄而上的道理。</p>

如果这时对矿产开采收税,又或者干脆收归朝廷所有,对关陇集团的触动不会太大,即便是有牵连,也可以在其他的方面给他们单独做补偿,现在土窑不是建设得正火吗?用砖石的销售权换取以前承诺的矿山开采权他们也不吃亏,因为矿山总是有采完的一天的,而土窑却可以年复一年的烧下去。</p>

“各位爱卿,对归唐和玄龄的这个建议,大家回去都好好考虑一下,此乃国政,需要从长计议,过几rì再上政事堂讨论!”李世民望着下面六位执宰,吩咐道,不久他就会和其他臣子“闲谈”起此事,再把补偿的计划委婉的漏一出来,然后静待各方反应,最后再做决定。</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