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汉道天下> 第166章 贾诩献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贾诩献计(2 / 2)

汉道天下 庄不周 更新时间 2021-08-27

赵温抚着胡须,频频点头,表示赞同。</p>

“侍中可有根除之道?”</p>

贾诩转身,向赵温致意。</p>

赵温回过神来,神情有些尴尬,却还是向贾诩笑了笑。</p>

贾诩说道:“延熹中,张然明为使匈奴中郎将,文武并用,恩威并施,坐卧而定匈奴。故臣以为,欲根除匈奴之患,当效张然明故事,武力征讨之外,辅以教化。能为我用者,留为鹰犬,取其精锐以补北军,弱者牧牛马。不能为我用者,枭其首级,传首草原,以示国威。”</p>

刘协将信将疑。</p>

张奂是名将,但他招抚匈奴的政策也只能取一时之效,并未实现长治久安。</p>

贾诩此论,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p>

莫不是他又在考校我?</p>

刘协看向群臣,意外地发现大家的情绪都不错,不少人甚至点头附和贾诩所言。</p>

其中尤以赵温的反应最为强烈。</p>

他虽然没有像刚才一样出言询问,却和身边的张喜低语,颜色间看得出对贾诩的建议非常认可。</p>

片刻之后,刘协反应过来了。</p>

贾诩不是言过其实,而是引用了一个合适的例子,勾起了儒生的功业心。</p>

凉州三明中,皇甫规、张奂的形象相对较正面,不像段颎的名声那么差。一方面是皇甫规、张奂洁身自好,不依附阉竖,反而极力亲近儒生党人,近乎跪舔;另一方面,这两人的确是有点学问的,算不上大儒,算个读书人还是没问题的。</p>

贾诩夸张奂,又重点渲染张奂儒将的形象,很符合读书人的胃口。</p>

提倡教化,又迎合了读书人德育天下的伟大抱负。</p>

如果只是征伐,武人立功,读书人不能分肥,他们自然没什么兴趣,有事没事还可能鸡蛋里面挑骨头,找点毛病。</p>

如果强调教化,读书人有了用武之地,既能立功,又能扬名。</p>

同利同欲,才能同心同德。</p>

贾诩这是尽可能的争取文臣的支持,减小阻力。</p>

“先生的意思是教化?”刘协不太放心,又试探地问了一句。</p>

贾诩说道:“陛下所言甚是。自古圣王治天下,必兼用文武。以关中为例,自周平王东迁,秦非子居其地,周之故国沦为化外之地,向不为中原衣冠所接纳。汉兴天下,立都关中,又纳董仲舒之策,广兴太学。百年间,关中郁郁乎文哉,有周之遗泽。此乃教化之功也。”</p>

贾诩话音未落,士孙瑞便赞了一声:“然。侍中之言,颇合王道,庶几近乎帝道。”</p>

大长秋苗祀忍不住嗤了一声:“侍中言过其实矣。关中虽是周之故国,若论郁郁乎文哉,却非长安,今日之洛阳才是周公之城。可惜,如今又被董卓一把火烧为灰烬。”</p>

贾诩面不改色,佯若未闻。</p>

士孙瑞忍不住说道:“周公之城在洛阳,周公之政却在关中。夫子所从之周,乃是镐京之周,不是成周之周。大长秋痛惜洛阳,其心可悯,含糊其辞,则不可取矣。”</p>

苗祀大怒,长身而起。“卫尉欲与我论学乎?”</p>

刘协很无语。</p>

士孙瑞眉梢轻扬,抚须笑道:“大长秋欲论学,瑞敢不奉陪。只不过陛下有诏,今日只论政务,不论学术,还请大长秋不要轻忽。万一被御史斥以藐视诏书之罪,轰了出去,岂不可惜。”</p>

苗祀顿时语塞,心虚地看了一眼刘协,悻悻地坐下了。</p>

司空张喜咳嗽了一声,接过了话题。“侍中,教化虽是王道,却行之不易。李式还算是汉家臣民,已经顽劣不可教,令司徒头疼目眩。匈奴人近乎禽兽,也能教化吗?且教化非一日之功。吾恐东海之水浩瀚,难救涸辙之鲋。”</p>

刘协深以为然。</p>

教化的确势在必行,但那却不是说说就能行的。</p>

贾诩这一计太务虚了,难以落地。</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