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国剧宗师> 第131章 仁义美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1章 仁义美名(2 / 2)

国剧宗师 蔺且 更新时间 2021-08-14

十多分钟之后,罗金海告诉他制片部的同事已经约好,沈月楼随即把请客的地点给他发了过去。

……

燕京萃华楼,二楼雅间。

“这位是我们戏曲频道制片部的易仲晖,仲晖,这位就是梨园大名鼎鼎的沈月楼沈老板了。”

在罗金海的介绍下,沈月楼和易仲晖立刻握手打了个招呼。

易仲晖年纪不大,看着三十出头的样子,长相中规中矩,气质却十分雍容,想来家世定然不凡。

沈月楼从小就混迹江湖,从皖州乡下到燕京梨园,三教九流都见识过,早就练出了一双慧眼。

“易老师如此年轻就能在戏曲频道制片部担当要职,真是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啊!”

听到沈月楼的恭维之语,易仲晖连忙摆了摆手,一脸谦和笑道:“在沈老板面前,仲晖可不敢妄称青年才俊。”

寒暄了两句,等酒菜上齐,三人便随即聊起了正题。

“这部《粉墨人生》纪录片如实记录了我与柴荀柴老先生对孙宝林、巩南平、秦德方等九位梨园宿老的采访。

近五十小时的素材一共剪出来四集,按宿老们的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篇。

其中涉及了宿老们的自身经历以及其他相关名伶的梨园掌故等。

这九位梨园宿老的粉墨人生本就是一段又一段传奇,他们见证时代变迁,历经艰辛与磨难,而正是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老伶工群体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坚持,才让京剧浴火重生,在新时代仍然大放异彩。”

听到沈月楼如此慷慨激昂的陈词,罗金海忍不住拍案而起,鼓掌赞叹:“沈老板说得太好了,老艺术家们的执着精神让人感动,这部承载了他们精神气质的《粉墨人生》更是意义非凡。

我代表《粉墨人生》节目组免去您使用粉墨人生名称的授权费用,能与沈老板的纪录片同名,是我们节目的荣幸。”

易仲晖也感叹道:“沈老板这部纪录片的立意与选材都十分高妙,成片质量肯定也不会令人失望,我们制片部愿意花费一百万华元买入。”

一百万华元?算是高价了。

这其中定然有与情怀相关的成分。

“多谢易老师和罗老师了。”

抱拳谢过罗金海与易仲晖,沈月楼又与他们说起了拍摄时的所见所闻:“当初拍摄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月楼并没有付给那些老先生片酬。

这九位梨园宿老有的家境殷实,衣食无忧,有的则晚景凄凉,十分落魄,经常要靠弟子或是梨园公会周济。

这一百万华元,月楼并不打算自己收下。

我会把这些钱分给纪录片中的九位宿老,他们若是不收,我就把钱捐到梨园公会,嘱咐公会通过一些方式发放到那些需要救济的老伶工手上。”

“沈老板真是仁义无双。”

听到沈月楼的话,罗金海和易仲晖顿时肃然起敬。

一百万华元,说送出去就送出去,沈老板的人品真是令人敬服。

看到罗金海和易仲晖的钦佩神色,沈月楼轻笑着摇了摇头,端起茶杯相邀道:“月楼把这笔钱的安排说给二位听,并不是为了博得美名,而是想让二位知晓,这笔善款里,亦有二位的一份功劳。

月楼只是慷他人之慨罢了。”

端起茶盏与沈月楼遥碰一杯,罗金海与易仲晖互看一眼,心中齐齐感叹:仗义疏财,不专擅美名,做善事也要把功劳分给别人一份,沈老板真是高风亮节。

一场宴会宾主尽欢,沈月楼为纪录片找到了合适的播放平台,心里也十分畅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