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进入曹魏时期,两汉察举制度既坏,新的选官制度自然就应运而生,这叫新朝新气象。(手打)</p>
这项新制度就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年间所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当然发起人却是曹操的好儿子,真正意义上篡汉的魏文帝曹丕。</p>
当然作为一世枭雄,曹阿瞒心狠手辣之余,他的工作作风还是值得肯定表扬的。</p>
务实而功利、重才而轻德,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那张辽、典韦,可都是寒门出生,不照样成为手下大将,除了暴发户,否则成功往往都是有可贵品质的。</p>
而曹阿瞒时期,此项制度只是临时性的行政措施而已,及至曹丕篡汉登基,才将其正式确立为政府的官员选拔制度。</p>
这也意味着“九品中正制”全面颁行,此后一直被魏晋南北朝沿袭,历时又达四百年之久。</p>
而所谓九品中正,分其为三等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p>
人才评选的标准也因此分出三:一、家世出身;二、才德行状与政绩表现;三、人品优劣。</p>
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也在滚滚而动,人曹魏推行这项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了矫正汉末察举制度徒以名德标榜、不务实际的毛病,进而“杜绝朋党”、“破除门阀”。</p>
可还是那句老话,中国人从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施行不过数十年,流弊比之两汉察举有过之而无不及。</p>
察举制最致命的是,平民无钱读书,随后被世家豪门长期占据孝廉之位。</p>
而九品中正制最致命的缺陷是,一切的一切都取决于“中正官”的一己爱憎和个人好恶。</p>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p>
“一人之身,旬日异状”</p>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p>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p>
九品中正制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把”我爸是李刚“这种影响和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上品寒士?</p>
产生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蚂蚁和蜻蜓交配生出大象还。</p>
最后,真正的人才湮没无闻,政治权力被门阀世族完全垄断,特权阶层奢侈万端,官场**丛生,吏治一团黑暗。</p>
要不是冉闵、谢安、谢玄几个大神撑着,北方游牧民族在灭了汉人几百年了。</p>
《狼图腾》上,胡人对汉人的杀戮,是民族大融合,为汉民族换上新鲜的血液,对于这种法,李治实在不想给与评论。</p>
但儒家畸形的文化,却是不管你换了多少血液,都是无用的。</p>
正如鲁迅先生的:成吉思汗“入主中夏”,术赤在墨斯科“即汗位”,那时咱们中俄两国的境遇正一样,就是都被蒙古人征服的。可为什么中国人现在竟来硬霸“元人”为自己的先人,仿佛满脸光彩似的,去骄傲同受压迫的斯拉夫种的呢?</p>
而九品中正制,却实在能够当的罪魁祸首之一,但就是这样的制度却一直沿袭到了隋朝初年,至开皇中期才被罢废。</p>
这就和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一般,轻易是不想挪窝的。</p>
而大业年间,一代雄皇的隋炀帝杨广,第一次创设了“进士科”,令天下士人“投牒自进”,由朝廷举行策试,后又改试诗赋。</p>
这就是伟大的科举制的开端,不过也正因此,很悲剧的,杨广站在了天下门阀的对立面。</p>
但不久的天下大乱,却让科举制实际上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施行,但还是令杨广欣慰的是,科举制发明者的名头还是注上了他的大名。</p>
直到贞观时期,科举制才得以正式确立。</p>
而所谓科举,即“开科举士”之意。</p>
唐代先后所开的科举名目甚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八科,除“明经科”与“进士科”外,其他均为专科,不为世人所重。</p>
而大唐一代,独为世人所重者,唯有“进士”一科了,这也是薛元超人生三大恨之一的由来。</p>
而施行科举制后,所有人只要自认为有应举的能力,就可以“怀牒自投”,向所在地的州县报考,既不需要像两汉那样经过地方官察举,也不需要像魏晋以来那样等待九品中正评定。</p>
虽然唐代的入仕之门面向全社会开放,但是其考试过程却非常严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