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风云> 第七十一章 最佳选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一章 最佳选择(1 / 2)

三国风云 莫白 更新时间 2021-07-13

 自古正邪不两立,奸佞不除,军政难安。{看了又看小说网}相较于直爽愚鲁的崔勇而言,那黄贵便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小人,真小人并不可怕,伪君子才可怕。

一日操演完毕,田豫、张辽、张郃、田丰、何仪、何曼几人齐聚于田豫府中开怀畅饮。

田豫今日兴致颇高,含笑道:“诸位,今日豫痛快极了,真是痛快极了,这黄贵被携义驱逐出幽州大营,真乃三军之幸!”

张郃吃了一口菜,爽朗道:“国让何出此言?区区黄贵,何足挂齿。”

田豫摇了摇头道:“此人追随公孙越多年,可谓是其心腹,虽最终因公孙越、公孙范二人兵变失败,不得已投降以求自保,这黄贵虽然武艺平平,不通兵书,却长于蛊惑人心之术,自其来到军中,便以仗义疏财闻名,豫想要整治他多时,却不可得,不成想今日携义轻描淡写便将此人赶出了大营。痛快啊,痛快!干!”

众人一同举杯。张辽悠悠道:“唉!国让这番话应该早些告知我等,若早知如此,携义就该一枪扎死这心术不正的小人!以绝后患。”

张辽言罢,何曼淡然道:“跳梁小丑,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田丰不以为然道:“丰料定此人离开渔阳后不是去投那公孙度,便是去投轲比能。若是去投那公孙度倒也罢了。公孙度乃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可若是此人去投那轲比能,将我军将对其用兵之事告知,则不妙啊!我等本是以有备攻不备,如此一来又要平添很多不必要的伤亡。”

田豫点头道:“军师言之有理,但不必担心,豫并未将我等此次用兵目的透漏给任何人。”

张郃傲然道:“元皓多虑了,即便那轲比能知晓了又如何?难不成其还敢跳出来作乱?!若这狗贼胆敢如此,岂不正中下怀?!”

“国让行事谨慎,辽甚是佩服,只不过黄贵投不投轲比能,与其有所备,无备并无关系,想我等尚在邺城之时,石广元对这步度根推崇有加,在我等用兵平州之时,其自当有所警觉,若无警觉则此人庸才而已。”

“糜竺曾对丰言,主公从不做亏本的买卖,丰尚不信服,不息以数万弟兄的性命为代价,换得张文远,本以为这就是件亏本的事,但现在看起来丰知错了!”

张辽听罢神情略一黯淡:温侯可好?!

田丰一句调笑后,接着道:“文远分析的很有道理,只是若那轲比能不战而逃,想那河套乃沃土,又一马平川,若其望风而逃,我等此次横扫鲜卑之举恐怕就要大打折扣喽。”

“不至于吧!豫以为刘幽州对待异族素来以怀柔安抚为主,这一点说不定能够迷惑步度根,此乃其一。其二,我等此次出兵乃是幽州军,没有从冀州抽调一兵一卒,以幽州军的战力尚不足以令其望风而逃吧。”田豫说到后面声音之中透漏着几分落寞:是啊,从装备到训练,再到将领,幽州军与冀州军之间似乎有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尽管自己很努力,可是似乎两军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远……

田丰看着叹息的田豫呵呵一笑道:“国让不必挂怀,无论冀州军还是幽州军,皆乃主公之军,绝不会厚此薄彼,待到时机成熟,不必将军开口,主公定会令幽州儿郎也换上白马义从的旗帜,装备自然更是不在话下。”

田豫听罢脸微微一红,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一阵沉吟不语的张郃此时却突然笃定道:“既然如此何不兵分两路?辽东乃荒芜之地,人口不过百万,可战之兵不过寥寥,即便兵多,但辽东将少,除了死守,并无过多选择。我等大可不必在公孙度身上倾尽幽州所有兵马。且若举全军共伐辽东,再折回头来击鲜卑,会平白无故消耗很多粮草,此乃智者所不取,郃愿率一部兵马会会那轲比能!”

张郃的话音还没有落地,一直沉默寡言的何仪此时开口道:“将军三思,主公定计先平公孙度,再扫鲜卑,最后引军入并州,排出此顺序,定有深意,如此擅自更改,恐怕不妥。”

田丰淡然道:“何将军,主公向来主张兵在外,为将者当相机而动,怎可墨守陈规?!携义之言与丰不谋而合。”

何仪语塞,只是放下了筷子,不再吱声。

挨着何仪的张辽早已从方才的遐思之中走出,拍了拍何仪的肩膀道:“兵贵神速,分兵两路,亦可分先后,主公只言此顺序,并未言不可同时用兵,若兵力许可,辽还想兵分三路呢,何将军不必为此事不快。”

何仪点了点头道:“仪多谢文远将军提点。”

而后众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田豫,田豫夹了一口菜,果决道:“嗯,如此甚好!待诸位觉得可以用兵之时,告知豫,咱们就一起去见刘幽州!”

整整一个月,一开始幽州士卒从没有觉得那么累过,每日都觉得昏昏沉沉,乍一看一个个都无精打采,似乎张辽、张郃的训练方法根本无益,可到了中间,渐渐习惯了这种训练强度的军士们发现自己进步了,而且是一日千里,别的不说,只这集he速度,按照张辽亲自教授的自床上起身开始先穿裤子,再穿鞋,而后边走边穿甲胄,带头盔,几人成一小组,相互配合,这集he速度竟然整整提高了一炷香的时间。

田豫看着面貌焕然一新的军士们,心中更是感慨万千,在得知这些都是赵风所创之时,对其佩服的更是五体投地。

……

秋至,月明星稀,北鸟南飞,冀州在实施了以粪*作为肥料,尽可能合理的粮食种植以便于光合作用最大化的第一年,在夏季旱情严重的情况下,产量不仅不降,反而较之往常还有增加。

丰收,这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言是最好的奖赏,有些固执只相信传统没有按照以上方法种植的人此时悔的肠子都青了!

当然最高兴的那还是以蔡邕为代表的主抓内政的冀州官员,百姓得到的乃是蝇头小利,而他们得到的则是实实在在的大利!为此钟繇有多修了两座占地百十亩的粮仓,照样装的满满登登。

第一批到邺城来学习普通话的士子业已艺满,临走之时,每人都有五百株钱拿,这是他们压根没有想到的,来这里上学不但不用给钱,到了了还送钱。赵风傻啊!?当然不是!此举一出定然还会有更多的人来邺城学习,此乃其一。那些拿到钱的人都必须签下一份类似合同的字据以保证回到家乡要将在此处所学的东西传给家乡的人,此乃其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