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驿唐> 第一九五章 剿灭三杀堂(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九五章 剿灭三杀堂(五)(1 / 2)

驿唐 萧化雨 更新时间 2021-07-10

 听到李潜的询问老许点点头,“当年老东家就是用这柄映月刀以一敌三迎战三人,并重伤了他们。我相信他们三个到死也不会忘记这柄刀。”</p>

“也就是说除非我不用映月,否则他们一定会猜到我与师父的关系。”</p>

“没错。”老许点点头。</p>

李潜收回刀,望着老许道:“如果是江湖人,现在应该怎么做?”</p>

老许迟疑了片刻,道:“阿郎,这事还是不用你亲自出手,按照现在的安排做吧。”</p>

李潜摇摇头,“我不能辱没了师父的名声。许叔,你告诉我,如果是江湖人应该怎么报这个仇?”</p>

老许思忖片刻道:“如果是江湖人可以向段迁、丁雷、马匀发出挑战。当然不必以一敌三。若是他们不敢迎战,那么你再采取任何行动都占理。”</p>

“好!”李潜猛击一掌,“今晚的鸿门宴上我就挑明身份,跟他们来个决一死战!”</p>

老许担忧地道:“阿郎,不是我泼你冷水。凭你现在的功夫想要战胜他们三个简直难如登天。”</p>

李潜讪笑道:“您不是说了嘛,不必以一敌三。我、你再加上马三哥或谢四哥,分别挑战他们三个不就成了。”</p>

老许思忖了片刻,点点头道:“他们三个当年都受了重伤,想来现在的功夫还没恢复到当年的水准,而且他们的年龄也大了。你对上他们其中一个,只要小心些,支撑到五十招以后,他们气力肯定不济,你的赢面还是很大的。我嘛,对付两个没问题。马老三、谢老四虽然功夫还行,不过都是上阵杀敌的功夫,遇上段迁、丁雷、马匀这种层次的江湖人肯定会吃大亏,还是不要让他们去了。”</p>

李潜心里有些不服气,道:“许叔,难道我的功夫还比不上他们三人中的一个吗?”</p>

对于李潜的提问老许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老东家从开始执掌家业起才是算出道闯荡江湖。老东家天资过人,又苦练了二十多年,所以出道后屡败强敌,在江淮一带闯出了显赫威名。江淮的江湖人谁不给老东家面子?四海商号也就是在老东家执掌家业之后才从小变大从弱变强的。当年杜伏威在江淮起兵,有一年他率军打下苏州。因为缺少钱粮,大军没有隔夜的军粮,无奈之下他便派兵四处打劫富户。当时四海商号已是江南专做粮食生意的几个大商号之一。”</p>

“杜伏威得知四海商号是老东家的产业,虽然那时老东家已经不在苏州,不过他仍然没敢派人去抢,而是备下厚礼前往拜访二东家。二东家当时也不想与杜伏威撕破脸皮,搞的两败俱伤,所以答应低价卖给杜伏威一千担粮食。杜伏威听了高兴的不得了,承诺二东家只要是在江淮军的地盘上,四海商号可以畅通无阻。”</p>

“杜伏威一代豪杰,他起兵最兴盛时曾割据江南一隅,与诸侯无异。他为什么要给四海商号面子?还不是因为老东家在江淮闯下的显赫名声?”</p>

李潜听了连连点头。若非老许说起,他根本想不到师父梅宗际在江湖上竟然有这么显赫的名声。</p>

“说完了老东家,我再给你说说二东家。二东家的资质不如老东家,只能算是中等之资。不过二东家几十年如一日苦练不辍,直到现在每天都雷打不动练武两个时辰,单凭这份毅力江湖上有几人能比得上?虽然限于天资,二东家没办法和老东家相比,不过比起我来二东家稳胜一筹。”</p>

听到老许说起梅宗颍李潜立刻想起当年他第一次拜访梅宗颍时就发现他有着与体型绝不相称的矫健,而且指力惊人差点把自己的手腕捏碎。每每想到这一幕李潜忍不住冒冷汗,多亏当初梅宗颍只是一时激动无心所为,若他是有意想惩戒自己只怕自己的手腕都得废掉。</p>

老许看到李潜暗暗感慨的神情,继续道:“你的天资不错。若是你象老东家那样苦练二十年肯定能达到老东家那样的成就。不过你从一开始练的就是骑战功夫,近战功夫练习的时间太短。再者,你想想这些年你因公务缠身,在习武上究竟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照你现在的状况能保持功夫不退步就不错了,想要更精进还得再沉下心来多花点时间苦练几年才行。”</p>

李潜听了不禁汗颜。的确,这两年生活的安逸了,加上公务繁忙,他习武的时间实在没有保证,所以功夫进步有限,在近战方面比起老许来他的确还差的很多。骑战方面就不好说了,因为他从来没向老许讨教过骑战。</p>

老许语重心长地道:“按照你现在的地位,按说习不习武都不重要。不过你与那些文官不同,你骨子里是个武将,如果真有一天陛下让你上战场,而你却连马也骑不动,连枪也提不起来,那么你的地位便岌岌可危。再者,日后你少不了要与江湖人打交道,我们纵然防范的再周全,总也有疏忽大意的时候,若你武功不济,该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刺杀?”</p>

李潜满面羞愧,冲老许拱手道:“许叔教训的是。日后无论多忙我都会抽时间苦练功夫。”</p>

老许点点头,告了声得罪。李潜思忖了片刻便让他安排一下,马上去见信都县令。</p>

李潜带人来到县衙附近,安排十五名黑骑和盛元商号的十五人改扮成百姓在衙门周围警戒,等自己发出信号便直冲县衙。李潜这样安排是担心县衙上下已被三杀堂控制,自己表明身份后三杀堂会对自己不利。所以安排这三十人为后手。他自己则带着老许、庄小虎等五名亲卫从侧门进去。</p>

信都县令姓黄,今年四十出头,在信都干了五年县令,再干满一年等吏部考核铨选之后就该升迁或调任别处。平心而论,黄县令觉得在信都为官是比较顺心的。信都的治安一向不错,乡绅也给面子,大凡有需要乡绅出资相助的事,只要赵大善人带个头都能顺利办成。所以黄县令也投桃报李,将唯一一个推荐府学生员的名额给了赵大善人的幼子。赵大善人自然也知恩图报,送给了他五百匹锦缎作为谢仪。</p>

黄县令正在书房盘算着这些年来自己收了不少财帛,眼看着六年期满,自己得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个升迁的门路。黄县令将自己的亲戚好友仔细琢磨了一遍,却发现没有一个能帮自己的忙,不由得有些沮丧。</p>

黄县令心情正郁闷时,亲随黄二匆匆跑来,口中叫道:“阿郎,出大事了。”</p>

黄县令腾一下子跳起来。当官的最怕听到“出大事了”,因为一旦出了大事就意味着自己的前途可能彻底毁掉。象他这种芝麻小官,上面又没有得力的人罩着,乃是当替罪羊的不二人选。这些年信都城平安无事,他又费了不少心思、财力打点上官,所以他才安安稳稳的坐定了县令的位置,否则早被当成替罪羊了,哪来还有机会收取别人的孝敬。</p>

“出了什么事?”黄县令急忙冲着黄二问道。</p>

黄二没来得及回答,而是递给了黄县令一张名刺。</p>

名刺很普通,没有锦缎包皮,也没有檀木镶边,更没有装金饰银,只是一张白麻纸,颇有些寒酸。不过接过白麻纸的名刺之后黄县令用手一摸用眼一看,便发现白麻纸的质地非常精良,应该是贡品级的,绝非普通百姓能够买的到的。</p>

黄县令展开名刺一看,上面写着“驾部郎中李潜拜上。”名刺下方还盖了一个朱红印章,正是驾部郎中的官印。看到这几个字和印章,黄县令立刻冒出一身冷汗。</p>

“快快,传我命令打开大门列队迎接郎中仪驾。”黄县令经过短暂的失神之后立刻醒悟过来吩咐道。</p>

黄二面有难色,“那位郎中现在侧门。”</p>

“混账!”黄县令斥骂道:“怎么能如此怠慢上官?是不是那帮不开眼的家伙将上官撵到侧门去的?若让本官知道是谁干的,本官非扒了他的皮不可!”</p>

黄二撇了撇嘴,“那位郎中根本没到正门去过。”</p>

黄县令一愣。</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