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驿唐> 第一四二章 闹哄哄的贞观元年(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四二章 闹哄哄的贞观元年(二)(1 / 2)

驿唐 萧化雨 更新时间 2021-07-10

 而后李瑗将崔敦礼抓起来准备举兵造反。他召来北齐州刺史王诜准备与他商议。兵曹参军王利涉劝说李瑗道:“大王不奉诏而擅自发兵这可是造反的大罪啊。再说即便您想造反也得变个方法,多准备几套方案,做好安定百姓的措施。不然诸州刺史如果不遵守您的命令,您连士卒都无法召集起来凭什么来造反?”</p>

李瑗觉得他说的有理就问他:“你说该怎么办?”</p>

王利涉道:“河北这个地方,最初追随窦建德造反,窦建德死后朝廷为了安抚那些人皆委任了他们的官职。后来朝廷腾出手来将这些人全都罢黜贬为庶民。这些人早已心生不满,渴望有人带领他们造反就象久旱的禾苗渴望甘霖一样。您应该派遣使者到那里去让这些官复原职,召集他们原来麾下将士,当地的官员若是干反对,就让他们随便杀了就是。若是这办法实行的顺利,河北之地瞬息之间便归您了。让后您派遣王诜北连突厥,让他们派兵打下太原、蒲州、绛州这些地方。而您自己亲自率军打下洛阳,然后从发兵西入潼关。若这样兵分两路进攻关中,不出几个月天下就归您了。” 李瑗听了极为高兴采纳了他的意见。</p>

李瑗想将军政大事都交给王君廓办理。王利涉告诉李瑗“王君廓乃是个奸诈反复的小人又是秦王的亲信,您不能信任他。不如除掉王君廓将兵权交给王诜。” 李瑗非常犹豫拿不定主意。</p>

这话很快传到了王君廓耳朵里。王君廓见大事不妙立刻带兵斩了王诜,然后拿着他的首级告诉其他人:“李瑗与王诜囚禁了陛下派来的敕使,擅自召集大军准备谋反。现在王诜已被我斩了,还剩下一个李瑗。不过他乃是个无能之辈。你们若追随他,绝对逃不过抄家灭族的下场。若跟随我抓住李瑗,马上就能得到荣华富贵。哪样是福哪样是祸我都给你们说清楚了,你们怎么选?”</p>

众人听了都愿意跟随王君廓讨贼。于是王君廓领其麾下的将士从西面翻城而入,李瑗也真够蠢的竟然没有察觉。直到王君廓自己带领千余人到监狱中放出崔敦礼来,李瑗才知道消息。他赶紧率数百人披甲迎战。他才到门外便碰上了王君廓。王君廓对李瑗身边的人道:“李瑗造反肯定会连累你们,你们为何还要跟随他自取灭亡?”</p>

众人一听心中恐惧连忙扔下兵器溃逃,只有李瑗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对王君廓说:“你这个小人以前讨好我,后来诱我造反然后再杀我来换取功劳,我虽死不过你的下场也好不了!”王君廓擒住李瑗将他缢杀。后来王君廓因此功被封为幽州大都督,李瑗的家口也悉数被王君廓接收。</p>

按说李瑗乃是宗室,虽然是李建成的人但他当时若封召入京以李世民对魏征、薛万彻、王珪、韦挺等人的态度,最多将他留在京中当个闲散郡王,不会置他于死地。然而那样一来王君廓就没什么功劳了。幽州大都督也不会是他的。他为了得到幽州大都督的官职竟然采取如此阴险下作的手段实在令人心寒。每每想到李瑗的下场,李潜就暗暗提醒自己切莫被他人蛊惑,成为他人晋升官爵的垫脚石。</p>

不过阴险狡诈的王君廓最后也没好下场。他担任幽州大都督后目无法纪横行霸道,幽州长史李玄道负责监督他,经常说你要不遵守法纪我就向朝廷举报你云云。换做别人如此对待王君廓,王君廓肯定会找个理由将他干掉了。只是李玄道不是一般人,他是房玄龄的外甥,王君廓不敢得罪他。后来王君廓的所作所为还是传到了李世民耳朵里。李世民很生气,诏令他进京。李玄道便趁机请王君廓给房玄龄捎封信。王君廓怕李玄道在信中向房玄龄告发自己,于是走到半路私自拆开信想看看内容。谁知信是用草书写的,王君廓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看不懂草书。这下王君廓更担心李玄道告自己黑状了。王君廓走到渭南,心中愈发害怕,于是杀死了驿卒抢夺马匹准备逃往突厥,结果没逃多远就被百姓发现,以为是盗匪将他杀死。这正是天理昭昭,多行不义必自毙!</p>

说完了李瑗再来说说李艺。</p>

李艺原姓罗,字子延,隋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唐初将领寓居京兆云阳。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武德二年(619年)罗艺归唐,赐姓李先封燕国公,后晋封燕郡王。李世民讨伐刘黑闼时罗艺出兵助唐,击败了刘黑闼。后来刘黑闼引突厥入侵中原,罗艺再次起兵与前太子李建成会兵洺州大败刘黑闼。然后罗艺上表请求入朝,李渊拜他为左翊卫大将军,对他极为厚待。</p>

罗艺与李建成会兵时便投靠了李建成,所以他已有机会便与李世民对着干。有次秦王派属下到他的军营,罗艺竟然辱骂来人,根本不把李世民放在眼里(当然也不排除他这样做是为了向李建成表示忠诚)。李渊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将他下狱治罪。不过没多久在李建成等人的求情下他就被开释了。恰在此事时突厥侵扰中原,李渊想借罗艺的威名震慑突厥,于是诏命罗艺以左翊卫大将军领天节军将军镇守泾州。武德九年李世民登基后封赏功臣。罗艺进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仍领天节军镇守泾州。</p>

李潜估计若历史没有偏离轨道那么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罗艺便要造反。现在李潜只是负责驿传事务的驾部郎中,根本没办法提前安插人手来刺探罗艺的行踪。所以他能做的只是悄悄准备好讨贼所需附近州县的牲畜文籍,安排好驿传事务免得到时手忙脚乱。</p>

果不其然,正月二十二日豳州传来急报,说正月十七罗艺诈称阅兵,等士卒集合之后罗艺拿出一张假冒的诏书说奉有密诏要率部进京。众将士不明所以跟着他就出发了。罗艺率军来到豳州,豳州治中赵慈皓没想到罗艺会造反便带着官佐出城迎接,罗艺趁机占据了豳州。赵慈皓一看不妙,暗地派人通过驿站发出急报。</p>

李世民接到急报令长孙无忌、尉迟恭率军平叛(这明显是在让长孙无忌赚军功为日后提拔他做准备)。与其他各司接到大军出征命令手忙脚乱相比李潜这边因早就准备好了所需东西显得极为轻松。事后张希元、贺彬之等人还私下询问李潜他怎么会猜到罗艺谋反?难不成他会未卜先知?</p>

对此李潜的回答是,罗艺乃是前太子的亲信,陛下登基他肯定怕陛下翻后账。按照罗艺的性格他肯定想先下手为强。武德九年因突厥人突然进逼长安罗艺想造反也没机会,因为他在幽州那几年曾与突厥人结下了死仇,即便他想投靠突厥人,突厥人未必肯接纳他。所以突厥人退了之后他肯定会尽快起兵。又因为突厥人退去时已到了秋天,秋闲之后府兵容易召集,他不会选在那个时间造反(选在那时岂不是让朝堂能迅速集结大军剿灭他吗?),因此对他来说最合适的时间便是过完年之后。</p>

众人听了他的分析无比佩服的竖起大拇指。这让李潜心里暗自得意。</p>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的大军还未到豳州,豳州治中赵慈皓与统军杨岌暗中商议要诛杀罗艺。不想此事被罗艺察觉先下手为强抓住了赵慈皓。当时杨岌住在城外的大营,得知赵慈皓被抓知道两人密谋的事败露了,于是立刻召集将士将罗艺造反的事告诉众人。众人听了皆愿意追随他平叛。杨岌立刻率军即进攻罗艺。罗艺不防被杨岌打的大败,于是抛弃老婆和儿子,带着数百骑准备投奔突厥。到达宁州后,他的左右暗中商议与其跟着他流落突厥不如斩了他将功折罪。于是便趁罗艺不被将他斩杀,接着带着他的头颅回去。</p>

李瑗罗艺两人无论是被人利用而谋反成为别人加官进爵的垫脚石也好,还是心怀畏惧怕被翻后账索性先下手为强起兵造反也好,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乃是李建成的亲信且手握重兵。</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