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科幻灵异>驿唐> 第一一二章 武德九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二章 武德九年(1 / 2)

驿唐 萧化雨 更新时间 2021-07-10

 武德九年注定是一个不安定的年份。因为早在武德七年储君之争就已经今日了公开化、白热化阶段,只是在李渊的强力压制和突厥人适时捣乱捣乱下,武德七年和八年才算平稳过来。现在矛盾再次爆发,接下来的武德九年肯定会有一个结果。以上论断并非李潜所言而是柴绍告诉李潜的。</p>

武德九年的大年初二李潜去拜访柴绍。柴绍刻意留他喝酒。酒宴就他们两人,就连柴哲威和柴令武也被柴绍支去拜访亲友。</p>

</p>

李潜看的出柴绍心情很沉重,只是碍于身份他不便询问。柴绍喝了几杯有了些酒意后突然告诉李潜,太子与秦王之争已经无法挽回,今年当有分晓。李潜当时听了并不感觉意外。因为他前世的记忆中清楚的记得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今年。只是他不知道柴绍是如何判断出来的。不过听到柴绍的这个判断李潜暗暗心惊。看来他的确小瞧了古人的智慧。古人或许在发明创造上有所欠缺(开放性思维),但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绝对不比后人差。特别是柴绍这种久居朝堂的人精,往往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中看出端倪来。</p>

李潜看得出柴绍说这句话时心情极为复杂。一是有些惋惜。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李建成与李世民都是他的舅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不能明显偏袒哪一个。所以一直以来柴绍也尽量避免卷入到其中。二是有些担忧。目前来看李世民处于下风。按照传统观念李建成才是正统,李世民与其争储君乃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的行径。柴绍显然与李世民更为亲厚些。三是有些兴奋。李建成虽然占据了道义的上风但在声望、对兵权的掌控等方面远逊李世民。现在问题的关键是李世民能否下定决心走出那一步。其实从武德七年的杨文干事件开始,李世民就没有了退路。这两年李世民一直希望李渊能够主动更换太子。可现在来看基本上无望。失去了希望的李世民若下是定决心走出那一步(虽然这很残忍),但对大唐对许多人来说却是最好的结局。这个许多人中就包括柴绍和李潜。</p>

由于麦紫澜的关系李潜狠狠得罪过李元吉。现在麦紫澜已经成了李潜的老婆,他与李元吉之间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李渊现在还活着李元吉不敢对他怎样,但李渊百年之后,以李元吉眦睚必报的个性李潜肯定难以活命。同样李元吉对柴绍也早已看不顺眼。否则李潜偶遇麦紫澜的那个夜晚,李元吉也不会那么强硬地要将李潜拿下了。当初李元吉分明是想借李潜来陷害柴绍!</p>

李潜同样明白柴绍告诉这些并非仅仅是让他知道而已,更准确的说柴绍告诉他这些是想询问他有什么对策。</p>

李潜思忖了片刻道:“国公,事已至此已非我等所能左右。眼下我等只能置身事外。当然留在长安很难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便是带兵出征。这样无论是谁胜了,都将对国公以礼相待。”</p>

柴绍点点头道:“只是不知能否有合适的机会。”</p>

李潜又思忖了片刻道:“末将听说去年冬天草原遭受雪灾,牛羊冻死无数。眼下开春在即,一旦冰雪融化突厥人为了缓解粮荒肯定会侵扰中原。”</p>

柴绍有些迟疑地问道:“你能确定吗?”</p>

李潜暗道,当然能。因为四月间突厥就会侵扰中原,柴绍便会率军去秦州。只是他可不敢把话说这么满,谁知道会不会发生蝴蝶效应?所以装模作样的想了一会,然后信心十足地道:“末将有八成把握。”</p>

柴绍听了心里宽慰了许多,道:“若能这样当然最好。”</p>

武德九年三月二十一日,麦紫澜诞下一男婴母子平安。麦紫澜为儿子取了乳名叫麦粒,因为李潜私下里叫她麦子。本来李潜要自己给儿子取名字,谁知道他还没想好名字,陛下知道了消息龙颜大悦,大笔一挥赐给小麦粒一个名字,李裕,而且连表字也给起了叫明德。自己的儿子自己竟然没有命名权这让李潜非常郁闷。不过郁闷归郁闷,他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只能在小麦粒满月之后携家带口去宫中谢恩。李渊看到小麦粒高兴的合不拢嘴,按公主之子的规格赐给了大量财物。</p>

小麦粒刚刚满两个月李潜便接到了出征的诏令。事实上事情正如李潜所料那样。武德八年的冬天突厥遭受严重的雪灾,牲畜多冻死,突厥陷入困境。开春后为了缓解粮荒突厥人开始侵扰中原。起初是小股突厥流寇犯边,到后来便发展成大举侵扰。四月二十五日,突厥侵扰西会州(治会宁镇,今甘肃靖远)。五月十一日,侵扰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同月侵扰兰州。</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