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终极科技帝国> 第二章 福州战役(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福州战役(二)(2 / 2)

终极科技帝国 xuangfeng 更新时间 2019-08-15

迫击炮班的所在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副狼藉的样子,民国福建第一国民卫队的二中队唯一的迫击炮班就这么没了,当吴海洋看到地上一个大坑时就微微的松了口气,两个已经被炸的变形了的迫击炮管放在了地面上,这些已经损坏的武器根据军事管制制度是必须要收回的。

阵亡的士兵遗体也已经被运走,除了两个正在等待吴海洋迫击炮在专人守护下,其他的各种炮弹和武器已经全部回收完毕,而等吴海洋检查完这两个迫击炮后会被一同带走。

检查着迫击炮口上的装置,吴海洋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观察这种防止重复装填的小工具,圆形的卡扣可以扣在迫击炮的炮口,这种机械式的防止重复装填器当时在他进行武装训练的时候还未发明,不知道是什么样的老师傅发明出来的?

吴海洋带着他的手下撤退到了洪山大桥,他必须要保证这座桥梁在海军陆战队到达之前掌握在手中,直到那海军陆战队接手的时刻。

当吴海洋指挥着手下在桥头边构筑了一定的掩体后,负责殿后的第三小队已经完全撤了出来,虽然马克沁已经被正规部队的兴业式冲锋枪淘汰下来,可是对于他们所在的国民卫队来说,这种相比极其老式的枪械还是属于重武器级别的。

两个简易的机枪堡被手下熟练的构建出来,分布在闽江东岸的两处组成了桥头堡,等到把两架马克沁重机枪挪进去,第三小队也已经分散在东岸构建阻击点,以防备日本人的反扑。

对面的兴业军莫名其妙的撤退了,驻扎在码头上的日本人却是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贸然出击被对方凶猛的火力打回来后,码头上的日本军队才老实点等待命令。

此时的整个福州市已经成为了战场,巨大的炮击声虽然不甚频繁,可是由于爆炸的声音却是震动了全城,市区的居民也都紧紧的把自己藏在家中,祈求那不长眼睛的炮弹别落在自己的头上才好。

福州市南边二十多公里的白马山上,几个山民装扮背负着柴禾的男子正站在山上远眺,冷不防看到山下的省道上突然出现了一条蚂蚁般大小的物体,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条蚂蚁组成的长龙越来越大,最终当一股股淡淡的青烟出现在这几个山民的视线中后,几人仿佛吓呆了一般。

“快~山本君和山田君分两路马上去报告联队长,兴业军的陆地巡洋舰来了”上野一郎的眼中露出了惊恐的神色,命令着手下赶快回去报信。

“嗨伊”

两个身材矮小的山民扔下背负在肩头的几根起到伪装用的柴禾,开始向着后山摸去在那里他们每人都准备有两匹马就是为了此刻用到。

看着两个手下的身影消失在山林里,上野一郎这才想起自己手中还有单筒望远镜,不禁快速拿起向着山下约有一公里多的省道上望去,只是这一看他就愣在了那里。

首先打头印入他眼中的就是那辆被涂装成草绿的卡车,对于这种卡车他只是以前在国内时从报纸上看到过,只是当时这种卡车的感觉还并不是如今这么真实。

可和那报纸中手绘的卡车不同的是,在这辆卡车的前部驾驶室车顶上一座看上去极具震撼的六管枪械正低伏着枪口,看到这一幕上野一郎脸上露出了鄙夷之色。

作为侦查科目出身的上野一郎在学校时期就知道,这种六管机枪是在1862年由理查德.j.加特林发明的一种利用手摇曲柄、多枪管外加机械自动装填的速射武器,所以这种武器被人们命名为“加特林机枪”(也有音译为“格林式机枪”)。

而在马克沁发明利用火药后坐力完成自动循环的内能源机枪之前,“加特林机枪”是一款比较成功的连发武器。他知道这种机枪通常由6至10根枪管“捆”成一圈,当射手摇动曲柄时这一圈的枪管便旋转起来并自动装填入枪弹发射,其射速在每分钟可超过200发。而这,也正是上野一郎露出鄙夷之色的原因。

这种枪械武器在单发步枪的时候这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只是当1890年马克沁机枪被发明出来并且应用在战场后,这种笨重难操作的武器马上就显得极其落伍了,当时加特林尝试过通过电动机来提高射速和让射手更省力,但由于枪的重量太大而且当时的观念认为每分钟超过3,000发的高射速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所以随着内能源自动武器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加特林机枪便渐渐被人们所遗忘。

“久保君,请你记录下来,对方打头车队一辆加装了加特林六管机枪的卡车,根据我个人经验判断这种机枪应该是手摇驱动,射速应该在200多发左右,不知道民国部队里的装备处是吃屎长大的吗?现在的马克沁机枪射速都能达到六百唉”上野一郎开始将自己观察到的和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以便将来情报机关判断。

“队长,这样不是正好吗,要是民队把马克沁机枪装上了卡车,那对帝国的军人是极具威胁的。”久保良一边拿着笔记述,一边张口说道。

“幺西,久保君实乃国之楷模~”上野一郎转头看着久保良,眼中露出了赞许的神色。

他们这支观察哨的组成是由四个人组成,只是被他派出的那两人有些死板,虽然他也知道这种死板的军人才是军官们最喜欢的,一个命令下去他们即便面前是刀山火海也会勇往直前,只是这种素质却不是一名好军官的料,所以他才下令由那两人去通风报信。

上野一郎脑海中的想法出现是因为十年前的日俄战争时期,当时任职于近卫师团长的乃木希典在日俄战争中自备了棺材3口,以示与其二子一道战死报效日本帝国的决心。

就是现在被尊为军神的乃木希典在旅顺战役中以3个师团、2个预备团、2个野战炮兵旅团共5.6万人兵力和386门大炮,采用了空前的“肉弹自杀战术”向旅顺3.3万俄军发起3次总攻。历时近百日的日军狼奔豕突血肉横飞,乃木希典用人海,地道,夜袭,以至于组织了三千五百名头绑白布的敢死队冲锋。在付出战死日本军人5万余人的代价后旅顺却是仍在俄国北极熊手中。

对此就连大力举荐乃木的山县有朋也看不下去主张撤乃木之职,要求追究其败军责任。然而明治天皇从为了要让民众军人能盲目的服从天皇信仰的愚民愚军政策需要而否决了山县提议,所以乃木希典没有剖腹谢罪。

日俄战争结束,乃木希典在抛下了数万日军的白骨和两个儿子的尸体后回国。在回国途中,乃木于船上迎风洒泪,赋诗曰:“皇师百万征强虏,野战功城尸做山。愧我何颜见父老,凯歌今日几人还。”

而在天皇给乃木组织的凯旋祝捷大会上,乃木希典的第一句话就是:“吾乃杀乃兄乃父之乃木是也”欢迎的人群中人们痛哭一片,思念战死的亲人。在复命日本明治天皇时,他将攻打旅顺而付出的惨重代价引以为咎,愿以死谢罪,而明治天皇却再次将他赦免,并赐他功一级,从二位,晋伯爵,并补军事参议官。

天皇的命令在日本自然是没有人敢胆上长毛的去反对,即便是军阀巨头山县有朋也没那个胆子,所以这件事虽说被刻意的淡化处理了,可是乃木希典却也被日本反对团体冠上了“屠杀日本人的将军”称号。

乃木希典的表现让日本军队高层有了别的想法,虽说忠于日本天皇是每个日本人应该做到的,可是这样近乎于痴忠死忠的军官却不是应该在军队中出现的。否则,今天有个乃木希典杀了五万日本人,结果不光是没有剖腹谢罪并且还升官了。

那么明天再有个山本希典,小山希典,合上希典一类的指挥官出现,那日本帝国的军人当兵还有保障吗?当兵是去打仗的,虽说打仗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每次战役都要死上五六万人,那恐怕全日本男人死光了也达不到统治中国的目的。

要懂得进退啊这是盘踞在现在日本军队高层脑海的一致思想,可是怎么样才能懂得进退?这就是由军官的性格来决定了,旅顺战役中乃木希典感觉到自己以前的手段依旧有用,并且在付出了一定伤亡之后依旧使用强攻的手段,这可是非常的固执加愚蠢了。

正在拿着单筒望远镜观察山下车队的上野一郎绝对想不到,就在他观察车队的时候,在几十辆卡车中间已经伸出了根枪管,而这把枪的瞄准镜却是和其他普通的枪支不一样,望远式瞄准镜的十字线已经对准了上野一郎的眉心。

ps:五千大章求票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