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狱界> 第七章 杀破天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杀破天道(2 / 2)

狱界 穿马甲的猪 更新时间 2019-08-15

“仙长……”沐沧海急道,“他前几天刚去西方杀了上万人,引发了东西方的交恶……”

“愚不可及!”聂隐娘怒道,她生性豪爽,可不给人留面子,一脚将沐沧海踢飞出去,将李海冬为什么和西方神教作对的事情说了个大概。长篇大论完毕,聂隐娘道:“你们这些正道整天满口的仁义道德,你们可做了什么造福百姓的事情?”

众人不敢多言,都惶恐的伏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李海冬轻笑一声:“我也不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好事,只盼着他们别拿名门正派的架子压人阻碍他人做好事就行了。我勉强不怕他们,若是换了别人,岂不是被他们当作恶徒给随意杀了?”

李白叹息道:“这种事情从来都不少见。他们自以为代表了正义,其实却是打着正义的旗号扼杀新鲜的血液。这样才能稳固他们高高在上的地位。”

“他们所谓的道德,不过是选择出来的,有利的才想起来,对他们不利的,提也不提一句。”公孙若水接着道,“总是站在道德的高点对别人指手画脚才是他们最拿手的本事。。”

看到李白和公孙若水这么说,李海冬不禁想起来为了巩固统治而设立了狱界的东方天界的天神们。看来无论是神是人,对于权利的渴望,对于某一个圈子的维护,使得他们处心积虑的对一切不符合他们要求的人下手。这样才能维护他们所谓的纯粹和正义。

天地如此,道又何在?既然没有了道,还要什么道心?李海冬心潮汹涌,忽然觉得悟通了什么东西。那些在虚无之路里看过的画面一幅幅的涌上心头。人类千百年间的风刀霜剑寒光铁衣铁马冰河鲜衣怒马在心里一波波的涌动起来,好似钱塘江的潮讯一般,突如其来,根本无法预料,也控制不住。

聚元子和李白的脸上一动,都望向李海冬,见他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知道他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刻。

禅宗讲究顿悟,有所谓的当头棒喝一说,其实在道家的修炼过程中,也常常有神来之笔天外飞仙的例子。比如当初吴道子由画入道,就是因为一笔点睛的时候突然顿悟了天地之间道的至高真理,白日飞升,成为散仙。而裴旻也有过这种经历,他以飞剑闻名,最后就在玩耍飞剑的时候突然入道,成就了今日的境界。

这种顿悟常常要依赖于修行的精进和个人的天赋,更需要合适的点拨时机。当积累的修行和天赋达到一定的量,再靠顿悟来捅破那一层薄薄的窗户纸,一切便水到渠成。。可若是此人心魔芜杂,也很有可能在悟道的过程中走火入魔。此事有利有弊更如羚羊挂角一般无法强求,因此一般的修真者都努力的锤炼道心,循序渐进,以免功亏一篑。

如同李海冬这样修为已经达到了散仙的境地而道心还只如普通人一般实在有些罕见。而李海冬所接触的偏偏是聚元子这样的老顽童,狱界的囚徒,李白公孙若水这样不要前往天界的散仙。这些人的道心和天界的神仙们比起来大有不同,对李海冬的道心稳固其实有诸多不利的影响。

不过此刻突然进入了悟道的境界,却让李海冬面对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其实和身体上的脱胎换骨相同,悟道等于是一场精神上的彻底转变。面对无数的分歧路,李海冬要选择一条去走,寻找他自己的道。

眼前的光景扑朔迷离,看不清楚。一团幽暗之中,一个光点越来越亮,逐渐变成如同太阳一般灿烂的存在。

面前似乎有无数的道路,若隐若现,随着李海冬的心思而飞速的变幻着。

有的道路铺满了鲜红的玫瑰,那玫瑰如同血一样的红;有的道路上全是荆棘,那倒钩一样的芒刺能把人的肉活生生的勾下来;有的道路平坦,有的道路崎岖,有的道路通往云霄一样的高处,有的不停的向下盘旋,低至深渊。

眼前的光景瞬息万变,一个犹豫变转变了模样。。李海冬只觉得无数的内容充满了脑海之中的每一个角落,将他的思维挤压的迟缓起来。

可是他的心底似乎总有一个什么念头在酝酿着,似乎想要打破什么。可是那念头之上有无数的东西压迫着它,打击着它,践踏它,想让它永世不得超生。

这种感觉是如此的强烈,强烈到李海冬几乎要嚎叫出来。似乎大声的嚎叫可以释放出压迫那念头的压力,让心里舒畅一些。可是他却嚎不出来,整个人如同被困在一个铁屋子里,没有亮,没有食物,空气在一点点的被抽出去。如果不能冲破这束缚,那么迟早有一天会被闷死在铁屋子里,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李海冬深深的清楚这一天,他眼前的道路还在变化着,吸引他迈开步子前行。可是潜意识里的那个念头却拖住他的脚步。到底是沿着面前的道路走向那充满光明的世界,还是把那个念头解放出来?李海冬左右为难,却一定要做出一个决断来。

“咚咚咚”的声音想起来,那是噩梦丛林里的摄心鼓的声响。不知为什么,这个片段忽然涌上心头,那咚咚的声响带着迷惑人心的节奏。李海冬虽然并没跟敖根详细的学习,却掌握了其中最根本的道理。那就是用鼓的节奏扰乱对方的心跳和呼吸,从外而内的控制对方身体的机能,产生一种催眠的效果,直到将对方的心灵和身体一并控制住。。

这种控制让人浑身无力,而这鼓声为什么会突然响起来,这是要告诉自己什么?李海冬在做一个艰难的哑谜,偏偏对手是自己。

忽然之间,李海冬有些悟了:对手便是我自己?那么道在何处,从何而来,是本来就存在于天地之间,还是就驻扎在我的本心?我要悟道,我要破,可是谁来立?

一时间,各种想法纷至沓来,李海冬混乱不已。他只觉得没有方向,没有去路,没有归途,一片迷茫。

似乎是为了烘托他的无助,一片白雾升腾起来,将景物罩得迷离。天地之间,就只有这一片雾一般,只有他一个人,立在雾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飘飘荡荡,孤孤单单。

孤单的感觉愈来愈强烈,强到要把李海冬的心给掐碎掉似的。他知道不能再任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了。这一定是个幻境,我要冲破出去!

随着李海冬强烈的渴望,白雾烟消云散,而身体中的力量重新回来。有了坚定的心,有了勇敢的意志,有了无可抵挡的一往无前的意志,胸腹间那淤积的情绪,那被压迫的念头便如同洪水猛兽一样凶猛的爆发起来。

一瞬之间,眼前的光点灭了,道路没了,所有积压着的束缚着的被从心底最深处爆炸出来的力量吞没掉。

眼前一片凄凉,风萧萧,杀气瑟瑟,漆黑的夜空之中,一颗孤星悬挂在天。

这是怎么回事?李海冬一片狐疑,他知道这只是心中的幻象。方才那一片爆炸之后的惊天动地,他只觉得脑海里积聚的所有想法顷刻间化为了乌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孤星动了起来,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向下坠落而来。轰然坠地,震荡的李海冬无法立足。

许久,震荡结束,李海冬好奇的走向被孤星砸出大洞的地面。

一个深邃的洞,让李海冬想起了他体内的黑洞来。向那幽暗的地下望去,忽然心中一悸,猛然惊醒过来。

李海冬只觉得一头大汗,身边是聚元子和李白等人,几大正派的人还在伏着。

“我……”李海冬惊魂未定的想问问李白发生了什么事。聚元子却抢先道:“小子,你竟然能就此悟道,怎么什么好事都落在你的身上了呢?”

“好事?”李海冬抹去额头一层细密的汗珠,不解的道。

李白笑道:“海冬,你方才神游片刻,道心已成,委实让我们这些苦修数百年才能得道的庸才羡慕啊。”

李海冬茫然不知所措,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悟道。他只知道方才的那一幕情景实在太过压抑。虽然最后觉得很是轻松,可是那不祥的孤星坠落的景象不像是个好兆头,一会还要问问他们才好。

李海冬以为耽搁了很久,其实他那些心理活动只在一瞬间就完成了。伏在地上的金无忌等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隐约听到“悟道”的字样,心里疑虑不已。

悟道的事情在聚元子和李白看来比起教训这些无知无耻的正派们要重要的多。李白道:“聚元子前辈和海冬此来有什么要事吗?我听说海冬在西方的事迹了,实在大快人心啊。”

李海冬笑笑道:“都是聚元大仙的功劳。”

他的奉承让聚元子得意无比:“算你小子有良心,若不是老子及时出现,那几个西方的魔兽早把你给吃了。”

聚元子大言不惭的忽略了二郎神等人,李海冬自然也没那么蠢帮他提醒。他走到李白的面前,拉着他来走出几步,确定金无忌他们听不见,才对李白道:“我要去见老俞,路过这里跟你打个招呼,顺便跟你要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李白问道,“只要我有,你尽管拿去用。”

“太玄经。”李海冬道,“是老俞要用,他要将昆仑派的道术修炼到最高境界,从狱界里逃出来。”

李白探手入怀,取出一本书来道:“这本书得来不易,荒废了我数百年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实在不值得。”

李海冬接过书,见上面三个苍劲的大字“太玄经”,不禁感慨道:“有了这本书,我一定尝试着帮老俞从狱界逃出来。这天这地就算再广大,我也不要他束缚着我们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font-size:16px;">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div>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