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要做明世祖> 第五十章:太子预备对石亨下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太子预备对石亨下手(2 / 2)

我要做明世祖 搬砖呢别闹 更新时间 2021-07-06

在囚禁了朱祁镇后,朱见济已然打算对石亨下手了。

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可以代替石亨分润于谦权力,同时也让景泰帝和自己都很满意的人。

那就是平江侯陈豫。

作为陈家第三代的爵爷,陈豫本人是很有上进心和能力的。

比如说陈家的爵位本来是伯爵,但因为陈豫平叛有功,因此被封侯,属于还保留了开国优良家风的勋贵。

这人久经军旅,行事沉稳,今年还参与过赈灾活动,声望并不低,比起性格跋扈,动不动要求皇帝给自己赐田赐金的石亨来说,简直是朵亭亭玉立的小白花。

而且陈豫本人正值壮年,起码能再使唤十年。

朱见济观察了他一阵,越看越满意,甚至在景泰帝提出想把他提拔成南京守备以褒奖其赈灾功劳时,还阻止了好爸爸下令。

这人得留着,放到南京去岂不是浪费人才?

不过由此可见,景泰帝对陈豫也是很认可的。

眼下的南京距离大明正式迁都还没多少年,甚至宣德朝的时候还在讨论要不要把都城再迁回去,并非后世给不得志官员养老的地方。

南京的政治地位是很高的,南京守备这个职位也是个实权有油水的,不然景泰帝也不会拿它去犒劳赈灾有功的陈豫。

所以一旦石亨有了“预谋造反”这个污点,给景泰帝留下了不好印象,就算不能直接将之下狱,团营总督的关键位子石亨也是坐不稳的,转移给陈豫是一件轻松的事。

而宫禁都掌握在靠得住的人手里,朱见济就再无后院起火的忧虑了。

卢忠顿时意会。

他早就记录了不少石亨蓄养家丁的资料,还刻意采用了夸张手法叙述,只等小太子一声令下,就可以递交锦衣卫或者都察院。

虽然有暴露自己装疯的危险,但朱见济此时已经有了稳定的权力,易储带来的风波随着太上皇被迫“思过”和小太子参政日久逐渐平息。

有点政治嗅觉的人都不会再旧事重提,再拿金刀案去刺激皇帝和太子。

卢忠可以抛下伪装,顶多受一点苦楚,就可以给皇家重新做狗。

太子不是指点他去联系锦衣卫中的旧部了吗?

看来现任的指挥使朱骧并不是很让太子满意。

而在朝堂之上,除却杨善那一波顽固派,文官中已经有不少墙头草倒向了朱见济。

典型人物就有李贤——

这人在土木堡之战中曾经追随过正统皇帝御驾亲征,在大败中成了罕见的漏网之鱼,狼狈的跑了回来,之后却因为“君主都被俘虏,作为臣子却生入北京城”,被顽固党喷了不少口水。

这就让李贤对正统皇帝和那些死脑筋的士大夫拉低了印象分。

有种的去喷大宋车神赵光义啊?或者埋怨正统皇帝的驾车技术不够硬也成,喷他这个死里逃生的算什么?

所以在朱见济寻找合适人选,代替他发言要太上皇反省自我时,李贤站了出来,给了同为文官的队友们一记正义的背刺。

文官集团人数众多,各自都有追求。这里也必须承认,小太子给的报酬的确太多了。

提拔李贤入内阁呢!

而朱见济这次推行考成法,本就有敲打文官集团,顺便把顽固分子拔掉几个,让他们别再瞎嚷嚷。

再吵就让这群人留守凤阳,等他大伯一起就跟着殉葬来显示他们的忠诚!

朱见济相信被调任到吏部的王文是可以把握住这次机会的。

王简斋可是一位颇为记仇的君子。

当上司想要搞你的时候,总是不缺机会的。

朱见济也不相信这些官员都是身家清白之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