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小国师> 第一章 塘宁街腊肉杀人事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塘宁街腊肉杀人事件(1 / 2)

小国师 米小尔 更新时间 2021-07-06

 彼时彼处。

亘古不变的月光也静静地照耀着位于瀚海之滨的上都城。在这座景国的国都、瀚海之滨的奇巧大城中,正是初春时分,整天的烦嚣已经落幕,全城正笼罩在一片寂静的清辉之中。这时如果有失眠的诗人仰望月亮,那一轮巨大的银盘和清亮无比的月光一定会激的他的绵绵诗兴,写下传诵一时的名句华章。同样的月光,在位于南市塘宁街十号的吴大一家人看来,却是惨白惨白的,衬得这家的光景更加凄苦起来。吴家的小儿子唯贤就到底没憋住,小人儿大半夜也不睡,坐在院子里,抱着膝盖不知道在想什么心事,突然看着月亮就哇的一声突然哭出来。

哭声在静夜里格外刺耳。“贤儿别哭了,小心吵醒……吵醒施家小姐……”终于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二叔吴问景的声音响起来了。只听见一阵西西索索的穿衣声,半晌,一个高高的身影从西厢掀开了门帘子踱了出来,院子不大,三步就到了小孩子的身边。吴问景是一个瘦弱的青年,一阵风就能吹上天的那种瘦,断断续续病了一年多,总也好不了的那种弱。他的脸惨白清秀,却又挂着两道格外浓的眉,让第一眼看见他的人总会有点心悸,一双眼睛倒也挺有神采。只是这张脸在月光里越发显得比往常灰败。吴二叔慈爱地摸了摸侄儿的头,柔声劝道:“父亲不在了,还有叔叔疼你,别伤心啊。”唯贤的小脑袋立刻往他的怀里钻,脸上的泪珠儿却是一时没止住。

院子里只有东厢还透出微弱的烛光,吴家的老佣人陈妈从屋里闪出来,说道:“哪里会吵,施小姐醒过来才是万幸呢。”她见唯贤还在啜泣,又说:“我看这孩子不是伤心,肯定是饿的。”问景这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道:“前几日的酒菜还有剩的,放在厨房忘记倒掉了,要不你去弄热了大家吃一点吧。”陈妈一听有酒菜,挪着小碎步就小跑了过去。“少爷稍等,我去看看还能不能吃,倒掉实在可惜,弄那桌菜可把我给累坏了。”

吴问景也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月亮,微微叹了口气,便信步走进了空荡荡的厅堂。前几日的陈设都还在,墙上的大红喜字还在,一对簇新的蜡烛没有人挪动,还有那篮子腊肉,还散乱地摊在地上。吴问景拣起一块黑亮的腊肉,因为存放得太久,这块肉散发出特别的光泽,在月光下显得有些诡异。他已经想不起来这是吴大哪一年让陈妈做的了,只记得做好的时候,吴大高兴得两眼放光,特意买了一个新篮子把它们装起来,小心翼翼地用棉线吊在厅堂的房梁上。“有喜事的时候就让你们吃!”等到他真的办喜事了,又临时变了卦,估计是实在舍不得。谁能想到,正是吴大最宝贝的腊肉让他在娶亲之日送了老命呢。

吴大娶亲,也算是南市不大不小的新闻了。“居然有人愿意嫁给吴大”,“这家的闺女可有罪受了”这就是四邻对于素心斋掌柜吴大娶亲的第一反映。

“素心斋”名字听上去十分阳春白雪,却不过是下层商贩云集的南市的一家普通银铺,开在毫不起眼的塘宁街上,跟肉铺、凉茶档和一些低档医馆比邻而居。店里长年雇着沉默的一个老银匠,做几个三五年不变的老款式,连铺面都是油腻腻、疏于打扫的那种。稀稀拉拉会看到客人光顾,却似乎一年到头做不了几桩买卖,不过它却能一开十几年都不倒闭。也许只有在每日天擦黑、快歇市的时候,贩夫走卒之辈才会摸到这个看上去一副衰样的店里,掏出带着一股子汗气的铜钱,为娘子或者相好的婆姨买一两件粗糙的首饰,哄得女人高兴,换来一刻**吧。

其时景国作为瀚海之滨的临海国度,一直以来都是这块大陆进出口的要冲,各国商贾云集、风气开化,商人的地位并不低。吴大被整条塘宁街的人鄙视,完全是他们一家咎由自取的结果。景国人崇尚脚踏实地、灵活适事,即使你是引车卖浆之徒,也可以小生意做大,大生意做到海外去。十几年来,塘宁街上的邻居不知道换了多少轮,好几个都把生意做到了高档商铺云集的北市去,虽然生意垮掉、背井离乡的人更多,但大家都抱着“至少我曾奋斗过”的心态,十几年都在塘宁街纹丝不动的吴大一家自然令人侧目。诸如“据后街的五婶说,北市那家玉庭楼大金铺就是吴大的师弟开的呢,看看人家混的”以及“八叔一家也说,他老人家穿开裆裤的时候,素心斋里摆的首饰就是那几样了”这样的闲言碎语也不知道曾经为街坊的不眠之夜贡献了多少话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