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蜀山派建立之后,天下的佛道两家都逐渐平静了下来。
佛门开始一心一意的在北方传道弘法,道门也在南方发扬光大。
两家开始互不干涉,且互不相侵。
此时的华夏南北,仍旧处于政权频繁更替的时代。
在南方,晋国在淝水之战后,相继爆发了孙恩、卢起义,晋国国力被极大削弱。
孙恩、卢之乱被平定后,又在元兴二年,爆发了桓玄之乱。
桓玄率军攻入建康,篡晋建楚,桓玄称帝后为了消除隐患,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杀北府旧将,北府军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这个北府军,就是当年在淝水之战大败秦军的军队。
当年孙恩乃是道门弟子,但却聚众起义,不仅攻下了大批城市,还杀死了王凝之等一干晋国重臣。
这其中王凝之不仅被杀,就连他的儿子也被残杀。
谢道韫一介女流,亲提刀剑与叛军搏杀,而孙恩更是当着她的面,杀害了她与王凝之的儿女、孙辈。
谢道韫亲眼看着儿孙死在自己面前,死死地抱着唯一的外孙与叛军周旋。
后来孙恩看到一个女子都能如此刚烈,便命人放了谢道韫,不再为难她。
谢道韫对孙恩道:“我全家已经死在你的手上,就剩这一个外孙,你若要放我,就把我们一起放了,否则就将我们一起杀了吧。”
孙恩最后将谢道韫和她那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外孙放了,谢道韫被孙恩放走之后,连夜赶到了太一观求见桓恕。
在谢道韫见到桓恕后,将孙恩的叛乱朝廷、纵兵杀戮的事情告诉了桓恕。
桓恕听后,当时就陷入了沉思。
这孙恩虽然是道门弟子,但他的信仰比较特殊。
他不是现下道门所传的任何一种道义,而是当年的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也叫天师道,也可以说成是正一道。
但无论现在的天师道还是正一道,都已经不再具有当年五斗米道的性质了。
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一样,教义都是非常极端的,一言不合就要聚众造反。
但五斗米道和太平道都属于道门,而且其教义本就如此。
想到这里,桓恕便请来了龙虎山的张盛、以及南方如今各大宫观的道门修士讨论此事。
后来众人达成一致,孙恩之乱必须平定。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的教义从此要被抹除,道门要的是传道弘法,而不是给百姓带来祸乱。
而且如果再任由太平道与五斗米道传播下去,以后的历代君王都要封禁道教了。
所以由龙虎山天师府出面,协助晋国镇压了孙恩,后来又镇压了孙恩的妹夫卢领导的叛乱。
孙恩与卢被周处抓进了雷峰塔中关押,期限未定。
雷峰塔从太衍一开始想要建造的时候,就不是专门针对某一类人的。
不仅仅是用来镇压妖魔,更是用来镇压佛门、道门那些不守规矩,肆意妄为的弟子的。
孙恩、卢之乱平定,谢道韫了却心头一件大事,后来带着外孙隐居起来,闲时为周围百姓家的孩子教书,在周围获得了极大的美名和敬仰。
后来桓玄灭了晋国,称帝之后,又想起了孙恩、卢之乱。
他认为,道门现在的势力过于庞大,所以是一个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桓玄思来想去,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限制道门的传播。
但是桓玄前脚刚下决定,还没有公布,这件事就从他宫内传了出来,迅速传到了那些道门修士的耳中。
桓玄自从瓦解北府兵,剿杀大批北府旧将,在整个朝中极为不得人心。
但他偏偏灭晋称帝,而且还留用了晋国当年大部分的旧臣。
所以一些大臣根本心就不在桓玄这里,当桓玄想要禁止道门的时候,那些大臣立刻通风报信,将这件事提前报给了道门修士。
最先知道的是太一观和天师府,桓恕听说此事后,只是淡淡一笑。
当张盛带着青冥道长、尘禹道长、琉霜道长、至元道长、溯星道长等一众道门大修来到太一观的时候,桓恕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桓玄此人太过狂妄,竟扬言要禁绝道门。”众人在玉清大殿落座后,至元道长首先便开口说道。
琉霜道长一身金霞仙裙,头戴玉簪流苏,只见她面色冰冷地道:“当初若不是我道门在淝水打退了佛门,岂能有他的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