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奋斗在大明>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策效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三章 决策效率(2 / 2)

奋斗在大明 名剑山庄 更新时间 2021-10-28

周梦臣只觉得醍醐灌顶,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暗道:“我怎么将这个防守利器给忘记了。”他立即起身,说道:“走,让我看看你的地雷。”</p>

马芳也不废话,立即在大同城内,原样造出一个地雷。</p>

周梦臣看了,说道:“这还是要用拉得?”</p>

马芳说道:“的确,只要事先埋好,只需埋伏几个夜不收就行了。即便挡不住鞑子大队人马,但也可以拦一阵子的。用来拖延时间是再好不过了。”</p>

周梦臣没有说话,只是看了看那个钢片发火器。其实这个技术,还有周梦臣几分功劳。因为周梦臣为了加工钟表,研究了很多钢材。才有了而今越来越小的钟表。</p>

周梦臣想到这里,说道:“这太简单了。”</p>

周梦臣之前是没有想到而已。被马芳一提醒。立即给马芳展示出绊雷,定时雷,等等数种雷的布置方法。</p>

绊雷最简单,不过是将拉火的绳子延长,并在地面上拦出一道高出地面一寸左右的细线,等人走过,将细线扯断,就拉动火绳。让地雷爆炸。至于定时雷,有线香是最简单的。还有其他高级办法。但是总体上来说,都是土办法。最不土的办法,就是将一个座钟埋进去。</p>

一时间马芳有一种眼花缭乱的样子。说道:“大人,您之前想过这些?”</p>

周梦臣说道:“之前琢磨过,不过没有你的提醒我险些不记得了。”</p>

马芳说道:“大人。我大同千里边防各有不同。西北有阴山余脉,从西北入大同,不过沿十里行军,道路并不是太多的。是守有余,而东边与宣大相邻。大同与宣府多年邻居,总不能见鞑子入寇什么也不做吧。大人这里不是还有一些京军人马吗?让他们去。我看宣府军怎么办?”</p>

“最艰难的还是大同北方,这百余里的缺口,先前朝廷在这一带,连续修了七八个城堡,但是比起这么大的宽面,还是有一点点少。所以这里是最难的。以我之见,大同东西两侧都不要放骑兵了。所有骑兵都留一半,一半在大同,一半留给我,还有这十万发地雷,我一定让鞑子寸步难行。”</p>

“末将愿意立军令状。”</p>

周梦臣听了。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他周梦臣到底不是真正从下面一步步走上来的将军。对于他来说,他最大缺陷,就是战术层面的。战略层面决断,周梦臣觉得自己足以胜任。比如马芳所说的意思,与之前周梦臣做出的决断,并没有太多的区别。本质上,都是确保春耕。但是具体到每个地方怎么安排。情况就大有不同了。</p>

周梦臣心中暗道:“今后关于战争的决断,身边一定要有一个将领在身边。”</p>

戚继光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泡在京营四万人之中训练。毕竟烽烟一起,大同军几乎所有人都上阵了。唯独京营军四万人一直在大同训练再训练。</p>

即便这些人没有什么想法,戚继光却有一些急了。他也知道,而今的京营想要上战场,实在是差了不少了。而今战事紧急的情况下,一旦要用到京营人马。戚继光担心这些人上了战场就撒丫子了。</p>

他们自己的生死事小,耽搁了军国大事事大。</p>

再加上,戚继光在京师训练他们的时候,有不少场外因素干扰。再加上戚继光比较圆滑,所以很多训练都没有下狠手。而今却不一样了,这些京营士卒在大同,可是叫天天不亮,叫地地不灵。</p>

即便告到了周梦臣这里。周梦臣会有什么决断可想而知。</p>

周梦臣从内心之中,并不是太认可那种地源兵种论的。比如大同兵马甲天下这种说法。他认可任何地方都可以出精兵,前提是通过严格的训练。奈何正德想要引入外军壮大京营失败之后。京营想要振作,只能靠自己自强了。</p>

所以周梦臣对京营训练,周梦臣与丰城侯一样看重。</p>

缺少了戚继光,周梦臣对战术层面的把握就缺了一层。</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