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铁血骠骑> 第350章 陈嘉申在行动(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0章 陈嘉申在行动(2)(2 / 2)

铁血骠骑 三十三层 更新时间 2019-08-14

紧随粮食危机而来的是电力与煤炭危机,由于煤炭不足,电量只能满足8o%的需求,为此,日本大搞经济管制,连电风扇收音机都列为奢侈品。

而对日本来说,对其侵华战争影响最大的是资源危机,到1941年,日本所控制的资源只能满足煤炭需求量的88.3%,石油的18.4%,铁矿石的42.4%,铜的43%,铝的15%,铅锌的18.4%,而要得到这些资源,一种办法是通过贸易进口,在侵华战争的巨大消耗下,日本在1936-1941年的国际收支逆差达5o亿日元,黄金外汇已所剩无几,以至日本不得不开始动用战略储备物资。

而日本采取的扩大出口,压缩进口,掠夺占领地,对外借款等各种办法均已无效,1941年日本之外债余额12.5亿日元,因此,自1941年起,己无商业贷款的可能了,而对占领地的掠夺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虽然中国(侵华日军占领地区)的矿产资源足以满足日本的多数矿产需求,但这在当时仅仅只是一种潜力,要想开出来,需要时间及金钱,经过几年形成生产能力才可支援战争需要。

在这种局面下,日本只有三种选择:1、撤出中国,结束侵华战争,但这对日本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仅因为日本伤亡已达数十万,并且已经耗费了几百亿元的军事开支,而且这将使因战争而掩盖的财危机爆,从而导致经济崩溃,2、以对日本有利的条件来停止侵华战争,但在中国方面的顽强抵抗下,无法实现,据日本在1941年估计,要想打胜侵华战争,至少还需要3年,而且这是在中国无外援条件下的估计,而日本的黄金外汇储备是无法支撑这样长的时间,那就只剩下了第3条路,南进掠夺资源,掠夺英美法荷殖民地上的工业生产能力以支撑对华战争。

不掠夺资源,不掠夺工业设备,不利用英美法荷几十年间在殖民地展起来的工业生产能力,日本就会被中国拖得越来越穷,越来越弱,越来越打不起战争了,几年过后,得到大量外援缓过劲来的中国人,或者憋着劲捡便宜的美国人只需轻轻一脚,就会把日本人踢回四岛,或者再残酷一点,占领日本,从此骑在日本人民头上了,嗯!想想都不寒而栗。

与其那样,不若趁现在还有实力,战争机器全线开动的时候拼一把,掠夺到资源壮大自己,把美国人打残废,逼他们退出援华,也许就赢了也说不定!这是东条英机新内阁全体阁员的想法。

1o月21日,星加坡《星岛日报》报社内总编办公室,一个晒得黝黑的日本人正在向主编抱怨,抱怨主编把他在日本拍摄的照片刊登在报纸头版。

“您怎么能这样做呢?威廉先生,我们当初不是说好了吗?这些照片不公开,现在公布在报纸上,您这不是把我害了吗?”

日本人指着报纸上的几幅图片,图片清晰表明日本海军飞机正在训练,一幅照片是鱼雷轰炸机与俯冲轰炸机正从山头背后跃出,另一幅照片是飞机飞临海岸时低空射鱼雷。配以的文字说明则是:日本联合舰队鹿儿岛训练照,据悉,鹿儿岛湾与美国夏威夷珍珠港地形相似,日本人难道要轰炸珍珠港吗?

还有评论员的推测文章,言:从日本归来的旅游者还现,除在鹿儿岛之外,还有出水、鹿屋、佐伯等地,有大量联合舰队的鱼雷机在进行低空攻击训练,此类训练已持续3月有余。

报纸还刊登了鹿儿岛湾与珍珠港的地形手绘图比较,除此之外,评论员还建议大家找一本拜沃特写的一本叫《大太平洋战争》的幻想小说来看看,其中有袭击珍珠港的构想。

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宣扬一种可能性-日本海军会进攻珍珠港。

《星岛日报》经常会弄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甭管是不是出于吸引眼球弄的噱头,反正有很多报纸不加选择的会转载其上面刊登的“危言耸听”的信息。

主编是个英国人,深陷的眼窝里蓝眼睛在闪闪光,他显然不愿意理会日本人的抱怨,不想听日本人的唠叨,什么会被追查呀,自己应该躲一阵子,现在就应该去美国,船票很贵的等等。

“哦,我不是给了你一万美元了吗?朋友,你拿的不少了!”

日本人急的差点哭出来,“可是你没有按照不刊登约定,现在我很危险,会被追杀的知道吗?”

“如果你被追杀,那更说明日本人要袭击珍珠港了,你立了大功。”主编显然知道这个日本人纠缠半天的意思,不情愿的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对着信封口瞄了一眼说道:“好吧,为了你能够顺利到达美国,我个人决定再赞助你一张船票,豪华游轮头等舱,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