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望苍茫> 二百零三章. 洋务洋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零三章. 洋务洋务(1 / 2)

北望苍茫 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时间 2021-07-03

 二百零三章.洋务洋务

澳门的事大局已定,又往珠江走了一趟,拜见了伍家太爷。()

这是伍崇曜建在西关的粤雅堂,粤雅堂是伍崇曜的藏书楼,他对此地非常偏爱,并把自己的诗集命名为《粤雅堂诗钞》。依山傍水,景观之秀丽,足与另一大富商潘仕成的海山仙馆相媲美。

另一处是远爱楼位于白鹅潭附近,取“远望亦可爱”之句,有诗人赞叹说:远势层楼起,珠江一览中。这里也是伍崇曜的一处私人藏书楼,这两栋建筑在贺总督来的那个时代,都已不复存在。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伍氏辑刻之书,涉及经史考订、天文、音韵、乐理、金石、算书、地理、诗文集、人物传记、书目等,诸体兼收,几乎包括了传统学术的所有门类。尤其《粤雅堂丛书》,不愧为中国著名大型丛书之一。

见贺总督兴致极高,伍家管事把秘藏珍本都尽力展现,珠江伍家有一次让贺公子一行开了眼界,长了见识,这样的家业,可不是十年八年三二十年的暴发户可以学得来的。

贺亲王又要东行,陈逸杰那里要去看看,捻匪剿灭后,就该往西去了。中途还要去趟马尾,看看已经初具规模的马尾船政局,最后再要跑一趟美丽国……。

辞别伍家和刘玉振,罗继麟陪着贺总督上船,离开澳门直奔福建而去。

回到船舱,贺总督和罗继麟坐下闲谈,从巧取北极省,到豪夺澳门,三言两语就扯到了大清的战力和装备,贺总督一笑:“给你看件东西,刚来的样品。准备给逸杰他们试试。”

“星辉,把67式拿来。”

答应一声,叶星辉转身出去,不多时,拿回来一只长匣。

“枪?步枪?”罗继麟一看就知道,这是联邦礼品枪的款式,只不过以前都是、马枪,今天这个长,肯定是步枪。

“对,是步枪。”说着放下抢匣,贺总督示意叶星辉打开:“这是1867年德国毛瑟两兄弟——威廉毛瑟与保罗毛瑟设计的一种旋转式闭锁枪机的后装单发步枪。”

“这可是用连毛瑟兄弟以外的人都还没有见过的图纸生产出来的。”这是历史上第一种毛瑟步枪。1871年被采用成为德军标准的制式步枪,后来改用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改进了枪机以及由单排弹仓改为双排弹仓供弹。毛瑟步枪很快就会在全世界流行起来。这时候的毛瑟1871式步枪还没有定型呢。

“好东西呀!”罗继麟略一端详,稀里哗啦的扳动枪机推弹击发的玩了一通,连声夸奖。

“几个枪支生产厂的造价都低得多。一方面原材料基本可以自行生产,设计周期短——约等于没有,设备采购准确,一方面工艺设计合理,工人素质高。不单产量高,而且质量也要好得多。”贺总督心里有数,相对于日后江南机器制造局每支步枪造价比外购价高出70%,“只是由于先期生产量还不大,所以摊销的成本比较多,比原厂出厂价贵高,比外购要低两成多。”

“没事,产量上去了,就会更便宜。自己用不了,肯定有的是人要。陈抠门和叶局长乐了吧?”罗继麟笑着说。

“最乐的是江四水,他的陆军可要大换装了。已经定了1万支,后续的还有。”

“这东西拿到山东,会不会叫李鸿章看上?”

“是有这个问题,看见就看见,淮军还是信洋人的,我们用什么,对他们没什么太大影响。只要以后洋人也用上了,我们正好做买卖。”贺总督掂量好了,德国人用上,就是活广告,欧洲就可以销出去上十万支,清国要的也不会虽少。

“淮军现在已经普遍使用洋枪洋炮,洋人用什么,淮军准跟上,那这军械的供应就一直是大问题。李鸿章作为淮军统帅,他也知道购买洋枪洋炮只是一时之策,设局制造才是根本大计,所以他不是63年先后创设“炸弹三局”吗,还都隶属淮军系统,这些和是淮系有限的但也是重要的本钱呢。”

“是是,淮军的几个枪械局还要太哥多留神。”

“苏州炮局我去过,由英人马格里主持。英国人马格里本来是英军第99联队的1个军医,曾教练过淮军的洋枪队。64年初,马格里将松江的炸弹局迁至苏州,组成苏州洋炮局,这可是当时国内唯一的一个兵工厂,后来直隶州知州刘佐禹帮同工作,65年,李鸿章升署两江总督后,将马格里主持的苏州洋炮局迁到南京,在雨花台设厂,改称金陵机器局,此为马格里的宁局。”罗继麟板着手指头,他对淮系兵工可是下足了功夫。

“嗯。”贺亲王听的很认真,这几个“局”,是不是值得惦记一下呢?

“此外,另两局为上海洋炮局,但分别主持,一为副将韩殿甲之局,一为苏松太道丁日昌之局。皆不雇用洋匠,但选中国工匠,仿照外洋做法。马格里一局可月产炮弹1500余枚,丁、韩两局共可月产炸弹6000枚,短炸炮六七尊。以上“炸弹三局”月产大小炸弹7500余枚,全部交淮军使用。”

贺总督记得包耳格着的《马格里传》记载:苏州炮局每周能够制造出一千五百个到二千个子弹和榴弹。在榴弹、信管和**之外,几种臼炮也已经制造出来了……一周内即可生产炸弹3000至4000枚。但是,现在贺总督看到的报告上,这苏州炮局的生产能力可远未到这样程度,购买西方军火,即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五十六;而设局仿制西方军火的仿制费用只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十一,仅仅为购买西方军火用款的五分之一强。可能就是当年阿思本舰队的设备没有被马格里购买的原因吧。

罗继麟接着说:“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上海机器局,简称沪局。65年的时候,李鸿章让丁日昌仿求数月,购得设在上海虹口的美商旗昌铁厂,合并原由丁日昌、韩殿甲主持的两个炮局,于9月奏准成立江南制造总局。容闳所购机器,亦即是时运到,归并一局。所有局务,责成丁日昌督察筹划,先造枪炮兼造制器之器。去年,迁至上海城南高昌庙,建造机器厂、洋枪楼、汽炉厂、木工厂、铸铜铁厂、熟铁厂、轮船厂等,开始制造兵轮。哈哈!这里面……李登科大老板的嫡系……李老板有本事,真有本事。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