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望苍茫> 一百三十一章. 暹罗之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三十一章. 暹罗之南(1 / 2)

北望苍茫 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时间 2021-07-03

 一百三十一章.暹罗之南

船队扎在横琴岛,新兵就在横琴岛集训。()。上千战俘正好就是横琴岛的劳工。林吉太的电报到了,赴暹罗的分舰队已经到达新加坡。

这次林吉太高调返乡,是联邦向马来扩充势力的一步,西面利用马来华邦全面渗透马来经济,东面就是借助林吉太在暹罗南部北大年一代的关系,联络当地华人势力介入当地政治。

暹罗的华人势力由来已久,暹罗很多方面几乎非华人不可,就是19世纪初,暹罗商船大都由潮州人驾驶,这些帆船大部分归曼谷的华侨或暹罗贵族所有。前者派遣自己的亲戚,常常是女婿,到船上做货物管理员。

这些侨居暹罗的潮州商人或船民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招引亲戚或乡人前往,从而促进了暹罗华侨的不断增多,也促使暹罗华侨以潮汕人为主。据19世纪30年代一位到过泰国的西方学者估计,1836年曼谷城的50万居民中,有40万是华侨,其中主要是潮州人。暹罗境内,华人势力和影响力相当强大,这正是迫使其靠近兰芳的有利条件。

对于其周边辖区,暹罗实力也同样不能远及,在兰芳总厅计划下,拉廊、宋卡、北大年这几个地方跑不了了。

此外,就是那四个会割让给马来的邦国。就是原来历史中,1909年的曼谷英暹条约,使在暹罗的英国国民被置于暹罗“国际法庭”的管辖之下,而暹罗则将吉兰丹、丁加奴、吉打和玻璃市四个马来邦的宗主权转让给英国的。之后,英国人将登嘉楼和玻璃市、吉兰丹、吉打、柔佛等五邦组成马来属邦。

吉兰丹在北大年东南边,沿海顺风一日可到。前往北大年,就会经过这里。风土与物产和北大年一样,居民也是马来族裔。王城就建在河边码头不远,王族建有一座专用的码头,而一般民众商船及所通过的码头,是另外两处。王城建筑在岸边靠河一带,也是最热闹地带,华裔云集,各地货船靠岸,公共码头就是集市的所在,很多居民在此作生意,由暹罗及其外地来的商船,就在这里抛锭,上下取货。

闽籍人仕多在此作商贾及种植胡椒,客籍人仕多在南吉兰丹布赖采金,就是与彭亨交界的嘉拉斯,这里开矿的几乎全部是华人。还有另一个采金区是苏哥,地处吉兰丹河中沿岸,只须三天的路程,可由埔头入内河向西行,有小河通大年境内的多莫采金区。而嘉拉斯行舟十余日可到,与彭亨交界麻姑产金处相连。

吉兰丹政腐的组织是非常简单,每天王者就坐在大厅里,与城民共商国事。

每年由外地到来的华人有数百人,福建人住埔头及沿河岸,广府人住在山地。凡各国货船到埔头,是经根据船只大小货物的轻重而纳税,大型而载货多,要缴纳五六百银币,小的二百至三百银币,初到的新客要付一银元而每年也得缴交一银元。住在山顶淘金者,欲回中国者,得先见国王并付一盎土的金砂,但年老不复能养生者减半,贫穷者则俱免,由甲必丹者陈情。

这么个半原始的吉兰丹,绝不能留给马来猴子,它原来是什么族裔有关系么?南洋联邦很在意再增加个把族裔么?

从这里往西南就是丁加奴,或叫登嘉楼。丁加奴——登嘉楼王室登上历史舞台不过百多年,和兰芳前后脚建国。第一任苏丹是柔佛王朝第十九任苏丹的后裔苏丹玛末。登嘉楼是于1724年时正式成为一个州,柔佛其中一位前苏丹的弟弟,苏丹赛纳阿比丁成为第一位登加奴州苏丹。

早期登嘉楼和柔佛保持紧密的关系。但是,19世纪时,暹罗王朝控制了登嘉楼,使它成为暹罗的臣属。当时登嘉楼州的统治者是苏丹奥马陛下,他很有智慧的使暹罗王不要干预州事务的运作,在他统治之下,登嘉楼得以兴盛发展。尽管海峡殖民地对登嘉楼采取不干涉的政策,个别的英国人却对登嘉楼的王位之争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吉打,盛产稻米,是马来西亚的“鱼米之乡”。马六甲王朝于十六世纪为葡萄牙人所灭后,十七世纪时的吉打不断的面对葡萄牙人及亚齐人和暹罗攻击。尤其为了避免暹罗的侵略,吉打求助英国的代表法兰西斯·莱特,并在18世纪先后把槟城和威省割让给英国。但在1821年时,依旧落入暹罗的手中,直到1909年。

还有玻璃,这名字的联想很不好。曾经是吉打王朝的一部分,1821年时,暹罗占了吉打,吉打苏丹被迫接受所有暹罗王朝所列出的条件。暹罗将吉打于1842年归还给吉打苏丹时,苏丹只得献出玻璃市作为暹罗王朝的臣属州,以换回本身对于吉打的主权。

在此之外,暹罗还有政治真空地带——布吉。缅甸在1824年遭到英国占领,这件事彻底的终止了缅军对泰国的侵略动作。当初逃到攀牙的许多布吉人终于得以回到家乡重建他朗,此时他朗的光芒早已被岛上另一个后起之秀的城镇给遮蔽,由于大批来自马来西亚槟城地区的华人来到此地开发锡矿,而促成了布吉城的兴起。

华人劳工的进驻虽然带来兴盛的经济活动,但也带来新的纷扰,1876年时两群华人矿工发生jiu纷,这事件瞬间转变成激烈的血斗,暴动扩及全岛失控的暴民开始四处屠戮与抢劫。当地泰人聚集在布吉城的查隆寺,寺中的主持僧人除了救助伤员外,也鼓励民众团结以对抗暴民,因此才得以在暴民集团抵达时抵抗成功,并在僧人的斡旋下平息暴动。

至少在当时,布吉几乎处在无政腐或伴无政腐状态下,暹罗政腐对于其的管控,只存在于名义上而已。

林吉太的座舰进入泰国湾,沿南岸上行,接进北大年海岸。他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不过这次,不在是一个落草为寇,下海为盗的海寇。而是堂堂南洋国家联邦海军从二品协都统、副将衔、海军少将,这次随行的战舰减了又减,总觉得太过显赫声威。但是就是这么两艘战舰,两艘飞剪船,也让这里的渔户乡民开了眼。

北大年,古为马来半岛上一个土邦,后世为泰国南部府治之一,位于马来半岛北端之东海岸。亦称佛打泥、太泥或大泥。传北大年开国者是一女王,13世纪始臣服于素可泰王朝,继又臣服于阿瑜陀耶王朝。但除朝贡外,内政仍独立,每逢泰族势弱,即行反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