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望苍茫> 七十七章. 移民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七十七章. 移民潮(1 / 2)

北望苍茫 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时间 2021-07-03

 回到坤甸港,就发现才不到一个月不见,就又快不认识了。()港口里的新建筑新设备新面孔,要找认识的还真费劲,总算李家大饭店还能认识。来接的官员请贺公子一行先在这里歇歇脚,转天北上。

三口两口就撂下筷子,贺公子出了餐厅,正撞上匆匆进门的李掌柜。几个人抱拳拱手见了面落座上茶寒暄一番,拉着罗继麟询问此行可否顺利。对于这兰芳在南洋几大暗桩之一的总把子,罗继麟也用不着瞒着,简略一说,李掌柜就乐得直拍大腿。

罗继麟也关心家里的事,尤其他手下是给移民局打了保票的。李掌柜哈哈一笑:“要说这征召各地到期契约华工来婆罗洲的事,开始还有真点费劲,对于南洋各洋人种植园、矿山和帮会控制的“卖人行”很有了解的华工,身受其害,给出这样条件的兰芳国?大多不太信任。”

“好说歹说,连拉带拽的,半信半疑的几百华工还是到了坤甸。不过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坤甸港的办事员对于华工的热情,矿上种植园有绝许不拖延的薪酬,就这两样,就让华工自愿的当起了介绍人。嗐!人托人,人找人,契约期满或者刚到南洋的华工,成帮结伙的搭船到西婆罗洲。就我这后院,全改成周转站了,现在里面还有二百来人呢。下午北上,对差不多和你们一路,好给晚上来的人腾地方。”

“嚯!这下叶兄弟乐啦!”

“坤甸山口洋,一下子涌进了太多的人,移民局已经忙得不可开交。罗太哥,你的手下,你可得好好犒赏犒赏你的那帮兄弟,没累病的恐怕没几个了。”

“哎呦!都是好兄弟呀!”罗继麟感动了,这在手下眼里冷面煞神一样的太哥,眼圈红了。

“山口洋就地安排了一大批人进金矿,新矿区的产量也增加很快。其余的人一批批的跟着移民局的人步行南下,在沿途的农庄又留下一部分。现在的农户已经渐渐地联成了农庄,十几户的小农庄,几天后就是几十户,搭棚子起灶,发农具开荒,开多少荒就有多少地,上交一小部分后,全都是自己的,这谁不乐?农业局会登记造册,也谎不了。”

这家伙,中国农民最向往的就是土地,在这里只要有把子力气,你就用吧,肥得流油的土地,一年两熟三熟很平常,一茬下来就是满仓的稻谷呀。

“还有乐的,移民局送人的伙计,几乎每一个来回都不一样,有几次差点走错了路,为什么?到处是工地,盖工厂修公路,开荒的速度太快啦。新来的伙计那能记得住?”

“哈!就这几天,连坤甸我们俩也差点认不出来。”贺公子笑着点头。

“背上穴着认标旗的送人伙计,是最受人欢迎的了,这就是送财童子呀,一路走来,见到的新垦荒者会拉着送水递烟,或者干脆拉倒家里吃饭。农场主惦记什么时候自己要的人能送来;新移民就是对送人伙计感谢了。”

兰芳招工,这广东、福建已经传开了,本来这两个地方的船厂已经口碑很好,加上商行这么一宣传,连船厂的工人都报名来了一大堆,这倒是正合了兰芳的意思,这批训练有素的熟练工,马上就带徒弟,完全按照商行立下的规矩来。技术好的马上就是机师了。兰芳的待遇可比在国内还好,只要你有技术,在兰芳就是大把的银子,国内的人源源不断地向兰芳汇聚。

到年底,新移民中的华人就接近了原来兰芳的华人总数的一半,土著也有几万人。原来的小铁矿和小煤矿的产量已经接近最大。来自爪哇、婆罗洲的土著都进了新矿,技术活他们不能掺和。土著们倒也还算安稳,怎么说有吃的有喝的,虽说不能漫山遍野的追野猪了,可也不会挨饿呀。而且谁也不会拿自己的命和华人监工手里的长刀火枪较劲。

亦盗亦商的双王帮在海上已经接连捕获了十几艘贩奴船,船上的不论荷兰秘鲁葡萄牙全灭了,其它帮会卖人行的拐子也统统杀掉。

被贩卖的华工全部接到了坤甸,惊魂未定的华工在移民局反复解说下,才知道,这里就是西婆罗洲兰芳国。想留下的马上领工具发东西,跟着移民局上工挣钱;想回家的,就在港口等回航的免费船票,在移民局的客栈吃饭住宿免费。

一半的人跟着走了,另一半留下等船。几天后又有一部分跟着移民局上工了,等到有回航的船,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犹犹豫豫的走了。在兰芳,能挣着钱呀。要不是自己是被绑来的,真想……先回去,想办法再带些人回来,最好带上老婆孩子……

汹涌而来的华工、越南人、朝鲜人……既然是来做工,当然以男的为多,也有少部分拉家带口,坤甸、古晋、山打根……满街满巷的都是男工。劳力的需求明显得到缓解,尤其是大量有技术的华工,使得所有的工厂迅速提成着产量。

随着越来越多生活开始安定下来的工人、商户,社会问题开始出现。当地土著推一般,也不能过几年全都成了海达雅陆达雅呀,就是混血也要找好点的混呀。

移民局也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指示:优惠征召女性移民。广州、福建、青岛、天津等地的代办开始行动,征召各种女工的广告贴了出来,但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习惯,使得还是不能很快的征召到足够的女性移民和女工。

策略随即调整,针对越南、朝鲜、倭国的不同政策出来了,许诺给当地dai理的优厚报酬,使得他们使出了全部手段,把兰芳吹得天花乱坠,做工的富裕的跟地主似的……实在没辙的,就用连买带骗的法子,反正dai理费最重要。

成千的年轻女性怀着对未来不可知的希冀,踏上了前往婆罗洲的大船小船,来自中国的基本汇集到坤甸、东万律。来自越南的大多到了古晋。来自朝鲜、日本的大多到了文莱、山打根,有的再转道兰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