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望苍茫> 二十六章. 就要你的船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六章. 就要你的船坞(1 / 2)

北望苍茫 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时间 2021-07-03

 转眼间,兰芳船队已经又开设了河内、福州、台湾航线,越南出产的煤铁、爪哇的香料、印度和欧洲的装备、中国的茶叶瓷器还有劳工、婆罗洲的香料木材黄金海产珍珠……往来穿梭在南中国的海面上。()

伴随着常胜军的后勤船队,兰芳商船也组队随行,为兰芳的采矿、冶金、制造业换回急需的重型设备和先进工具,以及暂时无法生产的原材料。

船,已经不少了,虽然大部分还都是运货的帆船,火轮船也有一些,当然吨位很小,可以用于作战的就更少了,顶多是在船上架一门小口径火炮之类。

随着生意越来越多,船只的损耗开始增加,一般的修理还可以应付,但是所有航线船队的总管们都知道,过不了多久,一部分船只的大修就该开始了。当有了一部分资金后,修船、造船也就成为兰芳有关部门的话题了。

在兰芳和中国沿海开设修造厂的事情,已经做了几次规划,在上海、广州、坤甸都作为初步规划地开始选址,通知了当地人员协助。

几十年前,英国就已在印度开始建造船只,*片战争的侵华舰只就出自印度,现在已经在生产蒸汽轮船,现在已经成为其在远东的重要修造基地。

1843年上海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船只纷纷涌入黄浦江,1845年到港外轮仅89艘,至1863年猛增至3400艘。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远东第一大港。

另一位美丽国引水员包德于1847年来沪后,经营下海浦船厂发了大财。1858年船厂停业后,包德将这笔横财投资于美丽国西部开发事业。

1852年,具记载,上海开设最早的外国修船厂,是美丽国人经营的伯维公司在上海开办修船厂,但开张没几年就关门大吉了。

另一位美丽国人杜那普在近苏州河口处的虹口江岸也建造了一座修船坞,时称“新船澳”,后不知何故,改称“老船澳”。其实,这个所谓的船坞非常简陋,据兰宁、库龄在《上海史》一书中记载:“这座船坞仅仅是个泥坞,即在江岸上挖一个空槽,连拉曳船只进出坞门的绳索都没有。坞主自己也不敢承认这是一处安全便利的修船场所,说到安全,只是没让船只顺流飘荡罢了。若船只不慎飘走,坞主概不负责,除非预先订立特殊合同。”

此外,还有一位在上海当引水员的美丽国人贝立斯雇佣宁波木匠,用柘木和樟木在吴淞建造了两艘小轮船,其中一艘名为“先驱”号,于1856年7月17日下水。这可视为外人在沪建造的第一艘轮船。

开埠初期,这几位美丽国“冒险家”登陆上海时,都是些身无分文的“盲流”,仗着有治外法权保护,以极低廉的工资雇佣中国工匠开办了几家所谓的船厂,其实都是些规模极小,设备极简陋的修船作坊罢了。一旦捞足了,这些冒险家便远走高飞了。

与美商相比,英商在上海经营轮船修造业的历史更长些。几乎与美商伯维船厂开设同时,英人密契尔在浦东开办了第一家英商修船厂——浦东船厂。

1853年,苏格兰人莫海德也在浦东建造了董家渡船坞。这是所设备较为完善的修船厂,建有码头、仓库等,时称“远东最佳船坞”。1859年改称浦东火轮船厂,经营造船、铁工、炼钢及机器工程等多项业务。13年后,又集资白银组建了浦东船坞公司。

1859年,英商霍金斯在虹口杜那普船坞附近开设了祥安顺船厂,建有一座泥坞,亦称“新船澳”。1863年,船厂改组为霍金斯洋行,并收购了杜那普的那座“老船澳”,整修改建成石坞。1867年,霍金斯洋行集资组建上海船坞公司。

1862年,祥生船厂在浦东创立,前身为英人包义德与人合伙经营的和记洋行,拆伙后由包氏一人经营。创办未满3年,已修理船只17艘,总吨量在4000吨以上,号称“东方修船设备最完备的企业之一”。臭吹吧!包义德与杜那普一样,都是赤手空拳来黄浦江淘金的外国瘪三,所谓的船坞亦只是在江边挖个泥槽罢了。

难怪到了1866年1月,驻沪英军麦克翰上尉和史密斯少尉在骑兵会演出时高声唱道:“我们知道幸福的日子终于开始了!所有我们曾一度损失的东西,现在都已夺回了,不用管别的口岸面临什么命运吧,上海的胜利已经把它们全压倒啦!”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经营的船舶修造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根据这些资料,贺公子和刘玉振、叶根生反复选择着时机和目标,最后确定目标就是它了——“祥生”和“老船澳”。

首先是祥生船厂修理的船只出现质量问题,致使船主索赔,准备签订的三艘修理合同告吹,银行随之冻结贷款。有什么奇怪的,竹网龙堂面前这点事还算事儿?

这时,有人经上赶着愿意将船送来修理,并且提前支付了一笔维修定金,焦头烂额的包义德求之不得,也就没有仔细琢磨,马上买材料,开工。

但之后的事情越发不可思议,隔天厂房发生火灾,船只受损,船主脸一变,提出索赔,包义德顿时陷入困窘,现在就是找贷款都找不着了,这么个灾星,哪个银行敢招惹。

随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自然又有上赶着的买卖,一个有着兰芳背景的人来洽谈收购了,也自然是极低的价格收购了船厂。那艘船吗,一艘破木船哪儿找不到?不破?修他干吗?至于包义德后来的命运,就不得而知了。

在上海的买办,受到了紧急指示,抢在霍金斯洋行之前,收购了杜那普的那座“老船澳”,也就开始将其整修改建成石坞。

重新整修了的“祥生”,改称“华洋”。这也成为了改变上海造船业格局的事件。“东方修船设备最完备的企业之一”这一头衔,也换了主人——华洋船厂。

兰芳和竹网龙堂在上海的又一次合作成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