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北望苍茫> 第九章. 混乱天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混乱天国(1 / 2)

北望苍茫 无忧小轩主人 更新时间 2021-07-03

 1850年,在德意志的那位大胡子先生马克思得到消息,在遥远东方的大清帝国南部省份——广西,发生了“革命”,他便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作出了判断:“……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词变革,必将给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重要的结果。()如果我们欧洲的反动分子不久的将来逃奔亚洲,最后到达万里长城,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们说不定就会看见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马克思从他所擅长的政治经济学角度断定这个古老庞大的东方帝国会因*片战争后内外交困而导致逐步解体。并用他一贯的自信,作出了肯定地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

受到革命战友影响,胡子小点的恩格斯也兴奋得刷刷点点:“……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但是,历史从来不会因为做出判断者是否是个名人或仅是个人名,就会作出调整。

仅仅过了12年,到了1862年夏天,辉煌的太平天国正在散发着它最后的辉煌,曾经对它赞誉有加的大胡子先生马克思就在他的《中国纪事》中转变了态度:“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从兴高采烈改为恶毒诅咒,并没有展现出应该是富有远见的马克思博士对东方古老的国家那个正在长大的邪恶怪胎具有任何超常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对于不过十二年中国发展方向的判断也可以看出点什么了。

在“保皇”和“改良”间辗转的梁启超直言不讳:“所谓太平天国,所谓四海兄弟,所谓平和博爱,所谓平等自由,皆不过外面之假名。至其真相,实与中国古来历代之流寇毫无所异。”

与梁启超同为康有为弟子的欧榘甲,一直力主反满,但他坚信:“洪、杨与其徒党,起于草泽无赖……稍得土地,即以为安,封王数百,彼此争功。”他还明确指出:“(洪、杨)一旦得意,其骄横无礼,贻害众民,恐有甚于满清者。”

即使是坚定“反满复汉”的激进派邹容,也认定:“太平天国之立也,以汉杀汉,山尸血海,所保者满人……”

只有“难酬蹈海亦英雄”的陈天华对太平天国的消亡稍有遗憾:“太平天国有天下三分之二,将要成功,又有湘军三十万人,替满洲死死把太平天国打灭……恨的是曾国藩,只晓得替满人杀同胞,不晓得替中国争权利……”

民智初发之后,大儒钱穆先生讲:“……他们(太平天国)只知援用西方耶教粗迹来牢笼愚民,却没有根据西方民主精神来创建新基。”鞭辟入里。

近现代对太平天国的赞不绝口者,无外乎着力于以下几点:第一,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第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农民革命”纲领,具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第三,马克思曾称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

谬误以外的谬误。自其建立之始,因为“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血脉”关系,其头目们便希望与洋人勾搭,望其垂怜,冀其所助;直到李秀成攻上海受挫,才与“洋鬼”结下深仇,所以“反帝”之说无从谈起。

1858年,英**舰“李(Lee)号”经过金陵,遭太平军将士误击,额尔金下令反击。发酋洪秀全竟下令将发炮的军士斩首后,派人向英国人道歉,希望洋人兄弟帮他灭“臭虫”——满清。

以洪秀全为首的长毛头目,一直自作多情,对他希望中的洋兄弟十分看重,久居深宫的洪天王连洋人舰只加煤加水这样的琐事都会亲自过问。即使到了太平天国与洋人撕破脸的后的1863年,忠王李秀成和慕王谭绍光仍然与常胜军统领戈登等人通信,要求做买卖,搞军火生意,明白表示:“我朝系与清朝争疆土,与外邦毫无嫌怨。”

洋商洋行(包括戈登)为了获利,同时将大量军火卖给清朝和太平军这交战的双方。后来在法国人狄支沙(C.A.M.deJesus)的文章中证明,仅1862年4月,上海一家外国洋行就卖给太凭军步枪3046支,野炮795尊,火药484桶,子弹18,000余发。即使天京被围期间,洋人们仍不断向他们供应粮食、茶叶、丝绸、军火,甚至*片。由此推之,可以想见太平天国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密切关系。

“反封建”方面更不必讲,清朝咸丰帝有名号的嫔妃只有18个,洪天王有88个“嫔妃”,后宫供其纵欲者近两千女性。相比封建帝王,洪教主个人享受方面要“荒淫无耻”得多。

至于等级制度、服饰规定、官员品级、爵位世袭等等,太平天国比起清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根据清朝《贼情汇纂》等详实的官方文件,可查太平天国早期领导人物二百多,出身能得以查证的一共有50人,绝大部分是会党成员、盗贼、地主、塾师、各类商贩、戏子,真正出身农民的只有14人,还算上富农,所以说它是“农民革命战争”完全是信口雌黄。太平天国对于犯法官员的处罚之一,就是“罚为农”,充满鄙视之意,如此怎能把这场战争算成农**动!再者,被某些人奉为圣典的《天朝田亩制度》,也只是给昏昧无知的走卒画的大饼而已,从未真正落实过。

在《原道救世歌》中,冠冕堂皇的写道:“嗜杀人民为草寇,到底岂能免祸灾。白起项羽终自刎,黄巢李闯安在哉!”但实际上,历时近15年之久,波及18个省份的太平天国战争,不仅仅造成了中国经济历史性、全面性的大倒退,还使整个国家丧失了近一亿左右的人口。当然,对于这么一个庞大死亡数字的责任所在,难以细究,大致上讲,清军与太平军,加上捻军,可以“平分秋色”。

对于后世而言,它最大的“积极意义”早为梁启超一语道破:道咸以后,官吏之庸劣不足惮既已显,而秕政稠叠,国耻纷来,热诚者欲扫氛雾以立新猷,桀黠者欲乘利便以觊非分,此殆势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耶!于是,一世之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等,因之而起;于是,一世之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之而起。

正是太平天国的冲击,使得腐朽的大清国内满蒙权贵派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庶族汉人的经世派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巅峰,最终形成不可逆转之势。为后来袁世凯和孙中山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和民族基础,邪恶的怪胎终于有幸成为日后中华民国的一掬肥料。

就是从这一年——1862年开始,以罗孝全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完全放弃了对“太平天国”教门兄弟的幻想,开始诅咒这些人为“邪恶盗匪”,英国人自咸丰皇帝死后与洋务派首脑恭亲王奕相谈甚欢,更加坚定了站在大清政府一边彻底消灭太平军的立场上来。

1859年秋,穷困潦倒的美丽国流浪汉汤森德·华尔和亨利·华尔兄弟远渡重洋,来到上海闯天下。华尔,全名费雷德瑞克.汤森得.华尔(FrederickTownsendWard),1831年11月生于美丽国马萨诸塞州。

当时太平军席卷苏浙,大批清军和失势地主逃到上海,局势一片混乱。华尔兄弟结识了中国“泰记银号”经理杨启堂。杨是洋务通,他逐渐与华尔熟络起来。由于当时上海正处于被太平军进攻的前夕,中国官方和当地洋人都十分紧张。华尔抓住机会,与杨启堂等中国银庄老板们达成协议,准备筹组一支完全由洋人组成的雇佣军,用来与太平军作战,保卫上海。

双方讲定,除固定每月一百至六百美元不等的固定工资外,华尔每攻下一个太平军占领的城镇,就可以得到从四万五千美元到十三万多美元不等的“赏金”。

此时的华尔正值而立之年,他说干就干,立刻选择了两个美丽国同胞当副手,一个是福瑞斯特(Forrester),一个是白齐文(Burgerine,此人的父亲曾是拿破仑手下的军官,法裔美丽国人),募集流落当地的菲律宾人和欧美流民三百多,组织成立了雇佣军洋枪队——常胜军。

亨利·华尔以“常胜军大管家”自居,一手包办部队的武器、弹药及船舶供应,他成立华尔洋行招揽生意,变成上海滩的大军火商。为了牟利,亨利还把囤积的军火卖给太平军,他甚至写信给太平军统帅忠王李秀成,表示愿意帮太平军代买枪炮。

1860年7月16日,华尔率这支纯洋人组成的军队进攻太平军占领的松江。洋枪队三百多人被太平军打死近三分之二,华尔回上海后,花重金购买新式武器弹药,重组一支五百多人的“洋枪队”。这次,人员中有二百多名菲律宾水手。

松江一战中,洋枪队打死近五百名太平军,清政府和上海商人兑现诺言,赏华尔白银三万两。华尔一人得白银价值,相当于十三万多美金。

当时在上海的英国当局恨他破坏了政府的中立政策和招募英国逃兵,把他当成骗子和海盗,和法国当局一起要逮捕他。华尔知道后躲进洋枪队松江大本营。

1860年8月1日凌晨,华尔率水军与清参将李恒嵩联合进攻青浦城区。指挥太平军守城的,也是一位洋人——英国皇家步兵团上尉萨维治,太平军手中同样有从洋人手中购买的新式枪炮。

结果,进攻青浦的洋枪队二三百人被打死,华尔也受重伤,一颗子弹从他左下颚打入,又从右脸穿出。

10月间,英舰队司令何伯亲率炮舰四艘到松江,把位华尔和他的的二十多位士兵抓了起来,押往上海,交美丽国领事审判,罪名是华尔破坏美丽国的中立政策,非法进行战争活动。

不料在法庭上,华尔自称是“大清帝国臣民”,上海泰记银庄办事员递上一份发自北京清廷军机处的正式公文,上面写明大清皇帝“御批”此事。美丽国总领事仔细看过中国官方文件后,宣布华尔无罪,当庭释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