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回到南明当王爷> 第一百六十六章:三军一役【3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六章:三军一役【3k】(2 / 2)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更新时间 2021-09-17

要知道清军一开始还不是向山海关行军,清军出发之时还没收到吴三桂叛顺的消息,而是采纳了前明督师洪承畴的建议,从蓟州、密云等地破边墙而入,这条路线是清军入关时经常走的老路,清军上到诸王下到各旗兵丁都对这条路了如指掌。</p>

清军直到出发后的第六天多尔衮才收到吴三桂:“若及时促兵来救,当开山海关门以迎大王。”的消息,多尔衮这才下令转向山海关行军,同时将“伐明”的旗号改为“剿贼”。同时多尔衮也派人前去吴三桂营中打听虚实,以确定吴三桂是否是诚心降大清。</p>

要是一开始清军就朝山海关行军,不绕路,清军将会更快抵达山海关。</p>

收到吴三桂叛顺要献出山海关的消息,摄政诸王无不欢喜异常,真是天助我大清也!</p>

威严耸立的山海关近在眼前,满清经过两代人数十年的努力终于望见了梦寐以求的山海关。</p>

望着雄壮的山海雄关,多尔衮心潮澎湃,这可是他老爹奴儿哈赤和老哥皇太极都未曾企及的雄关!不过多尔衮并不着急着入关,下令就地安营结寨,静观其变。</p>

吴三桂在心中只提到借大清之师剿灭闯贼,为君父报仇,只字不提降清之事。显然吴三桂还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吴三桂未明确表示降清之前,多尔衮并不打算出兵关内。</p>

吴三桂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吴三桂和大清不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而是主仆关系。主仆关系没明确之前,多尔衮决定先观战在说。</p>

就算吴三桂现在不摆正自己的位置,等到吴三桂和大顺军杀的两败俱伤,顶不住大顺军的时候,吴三桂自然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到那时不管吴三桂态度如何,大清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p>

大军扎营完毕,多尔衮麾下诸将听到关内的杀声震天,个个急的手痒痒,纷纷请战。</p>

多尔衮拒绝了诸将请战的要求,命令他们蓄锐不发,听候命令。</p>

四月二十二日拂晓,经过一昼夜的激战,人数处于优势的大顺军渐渐占据上风,吴三桂和高第的关辽军渐渐不支,大顺军甚至夺取了北翼城。</p>

吴三桂让最可靠的家奴吴清前往清军大营向多尔衮求救。</p>

关内彻夜不绝的交战声搅得多尔衮夜不能寐,当然就算关内两军不交战,这种情况下他多尔衮也睡不着。</p>

多尔衮骑马行至距离关城仅仅二里之遥的威远台观战,威远台还有一个名字很能契合多尔衮现在的心情,那就是欢喜岭。</p>

能不能入关,关乎大清未来的命运,多尔衮这次带来了大清八旗所有的精锐,也可以说是大清所有的家当。吴三桂受降,大清军入关之事,多尔衮必须慎之又慎,万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p>

吴清前来向多尔衮送来的吴三桂的信件,并向多尔衮请赏,吴清是大清花重金安插在吴三桂身边的细作,他们在吴清身上可是下了血本,如今终于有了回报。</p>

多尔衮并不着急拆吴三桂的信件,吴三桂信中说什么,多尔衮不拆信件也能猜出个大概,无非是他顶不住大顺军请清军入关罢了。</p>

多尔衮亲自垂问吴清关于吴三桂的情况,吴清所言和多尔衮派往吴三桂军中的使者传回来的信息差不多。</p>

多尔衮厚赏了吴清旋即让吴清回吴三桂营中继续盯紧吴三桂,吴三桂有什么异动,立马来报。</p>

吴清还没回到营中,却见吴三桂率百余骑出关亲自来见多尔衮。</p>

“摄政王!顺军已经攻占了北翼城!大清军为何迟迟不入关?!吴某的兵马就要顶不住了,大清军若是在不参战,山海关将落入李自成之手矣!”</p>

大顺军和关辽军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此时吴三桂也顾不上在多尔衮面前演戏,非常焦急地请求清军入关。</p>

“彼时大军未至,只有本王的先锋千余骑,不堪入关迎战顺军,而今大军方至关门。”多尔衮不紧不慢道,吴三桂着急他可没有吴三桂那么着急,多尔衮乘机向吴三桂提条件。</p>

“平西伯若是要我大清军入关剿贼助你为君父复仇,本王有个条件。”</p>

“摄政王有何条件但讲无妨!”</p>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也顾不上许多。他之所以能在清顺之间左右横跳,是因为他手握四万关宁军,要是这四万关宁军全被李自成吃掉,那他吴三桂就什么也不是。</p>

“平西伯何关辽军,乃至全体辽民,剃发归顺我大清!”</p>

多尔衮说出了他的条件并着重强调了归顺二字。</p>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