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综合其他>吞噬星空之诸葛凡> 第七章 苦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苦修(1 / 2)

吞噬星空之诸葛凡 命苦杨08 更新时间 2020-11-14

 9月3日,早上5点整。

天还没亮,江南市第一高中寂静无声,一座座灯光照亮四周。

“嗒!嗒!”

一道长长地影子出现了,渐渐地在缩小,没过多久,诸葛凡出现了。

武道修行馆门口杨教官似乎在等待着,当诸葛凡走过来的时候,正准备问候杨教官。

杨教官冷冷地道:“你很准时!这是个好习惯。”

杨教官将武道修行馆大门打开,走进去按下灯光开关。

诸葛凡背着书包跟在杨教官后面。

一会儿,来到三楼。

一眼望去都是修行器材。

木人桩,矛、戈、戟、钺、刀、大刀、大矛、剑等等各种兵器,悬挂沙袋就有十几个,石锁,拳靶,脚靶,胸靶,杠铃,哑铃等等数量极多。

“听说你准备一天13小时来修行,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武道修行枯燥乏味,像你这个年纪,没有几个人愿意天天沉浸于此。”杨教官打量着诸葛凡的眼神。

“记住多想想自己为什么修行武道,你的拳又是为谁而出?”

“你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出武道强者是最多的吗?”

“武道可以说是华夏文化五千年的缩影,同时也是华夏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之一。华夏卓重“道”的思想。华夏哪怕传统哲学也十分重视“道”,强调凡事都要合乎道,合乎规律,讲究规矩,华夏的诗词歌赋、舞蹈戏剧、书法绘画、园林建筑都讲究一定的程式,武道也如此。”

“不仅强调外练,更注重内练,“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正是古老武道前辈对武道一种的恰当描述。“重智轻力”也是华夏武道的另一个特点,从先秦时期的庄子“以巧斗力多奇巧”、“后发先至”的理论,到明清时期太极拳“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的技法,无不体现了武学之道,博大精深,穷一生不能尽窥其奥。武道搏击之术,有的简洁实用,有的复杂多变;有的以静制动,有的动似狡兔;有的大开大合;有的守中用中;有的刚猛有力,有的四两拨千斤。即是说,武道之花争艳,各有千秋。”

“但是现在的世人都忘了忠、勇、仁、义、礼、智、信等武道修身信条。”

杨教官带着冷意的眼眸!

“现在怪兽横行,世人都沉浸在物质和力量,但我希望你能从先辈们武道上参悟出属于自己的武道。而不是盲目、无知、野蛮。”

诸葛凡有点朦胧。

杨教官说完了,走到一旁盘坐在坐垫上。

那双冷冷地眼睛也闭上了。

“自己的武道?”

诸葛凡在心里对自己摇头。

“太早了!”

“或者说他的根基还没打牢,诸葛韬和诸葛恪从来没有像杨教官这般对他说道。”

诸葛凡没有在意,他把心思放到今天修行上。

一个月修行加倍时间。

他想好了!

体能是一切的基础,每天3个小时的体能,力量不只是手臂,还要有腿部,腰部乃至全身,每天2个小时。剑法是我最喜欢的,十三剑招是基础,每天3小时,身法同样重要,每天3小时,努力早日进入入微级,发力与拳法、腿法,每天2小时。

诸葛凡先在跑步机锻炼一小时。

以现在的诸葛凡全力加速下能达到每秒20米,但并不持久。

就像我们常说百米冲刺和马拉松长跑一般,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

这就是耐力,也是体能。

天渐渐地亮了!

诸葛凡满头大汗!

“不行了!”

才三个小时的各项体能训练,诸葛凡就有点吃不住了。

“体能训练不能放到一起,要不后续的修行做不了!”

全身酸痛,连剑都举不起。

杨教官不知道什么时候站起来了!

“诸葛凡,从明天开始,你要穿戴25公斤的负重。”

诸葛凡十分震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