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段少华;性别:男;民族:汉;年龄:19周岁;籍贯:河南商丘;现住地:新疆巴州轮台县,班级:93(成)汉语言文学一班。段少华一笔一划地在新生登记表上认认真真地填写着个人信息。
大学生段少华捏着这薄薄的一页纸,感觉像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段少华就读的这个学校属于职工大学,招生对象主要面对成人。学制既有段少华这种一年制脱产班,也有业余班,还有函授班。段少华也是经过反复考虑才报了这个学校:一年时间,存折上的储蓄,加上两个学期中间的寒暑假还可以打工,再挣一些,足以应付学费及生活费。段少华经过一番打工生活的锤炼,现在对养活自己充满自信。给河南老家父母亲也通了电话,当听说段少华在新疆上了大学,爹娘一个劲地惊叹二叔的本事大,竟然把他送进了大学。弄得段少华哭笑不得,也不敢提到现在还没找到二叔的事,害怕爹娘听了自己不靠二叔就上了大学后会惊掉了下巴。
93汉语言一班的同学普遍年龄偏大,最大的有30岁出头,25,6岁居多,也有五六个和段少华这样20岁左右的,都是这两届普通高考落榜生,落榜生还没有工作岗位,所以都是自费生,只不过这种自费生大多家里都早早有安排,一年后拿上毕业证就能找关系安排工作;像段少华这样户口都不在新疆,更别提人脉关系的,绝无仅有。所以段少华在报到前和老杨叔打了招呼,报名表上的填的户籍信息都是老杨叔家的。
同学们来自南北疆各地,有昌吉,伊犁,博乐,阿勒泰等北疆的,也有巴州,阿克苏,和田,喀什等南疆的,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库尔勒、伊宁市等大一些的城市,也有墨玉、莎车、木垒、吉木乃等县城的,还有兵团各个师团的。除了汉族,还有几个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同学。距离学校最近的和最远的同学距离相隔有2000公里。幸亏段少华将《新疆游记》读的烂熟,把新、旧地名在地图上全部标注了一遍,否则根本搞不清这些复杂的区域与不知何意的地名。
段少华在看班级名册时得知,这个班录取成绩排名第一的是一名女生,几乎全科都是满分,不由得愕然,能考出这个成绩为何不去上全日制大学呢?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其他同学倒是对学习成绩不太在乎,大部分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同学们很快彼此熟悉了起来,下了课在走廊上三五成群闲聊,你递给我一支烟,我和你握握手,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全班同学都互相了解了彼此的情况。
这个班有40个人,大多数在学校、企业、政府、团场从事办公室、党群工作,也有经理,主任等“小官”,在90年代初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时候,对大气候敏感的人都跃跃欲试,都想在这个大潮中搏上一把,改变自己命运的轨道。
段少华前排坐了一位圆脸的的乌鲁木齐女孩,年龄和他相仿,脸上一对小酒窝,戴一幅黑框眼镜,叫杨丽丽,就是那名录取成绩排第一的女生。同桌是一位来自伊犁霍尔果斯口岸的,自我介绍外贸公司的,叫李醒。后排是来自和田供销社的依明买买提。
李醒是班级里的活跃分子,28、9岁,满嘴的生意经,虽然开学半个月后才来报到,但是却是最快和同学老师打成一片的人物。很快这四人形成了以李醒为核心的小圈子:杨丽丽负责上课记笔记,段少华负责准备考试小抄,依明买买提负责与民族老师套近乎,同时为李醒旷课打掩护,李醒经常旷课回霍尔果斯或在乌鲁木齐周边做点小生意,经济条件不错,隔三差五带着其他三个人吃羊杂碎,大盘鸡改善伙食。
开学不久,段少华收到了一封信。段少华看见信封上的地址,是新疆医学院寄过来的,寄信人:郭菲。段少华看见这娟秀的字体,这才想起从库尔勒到乌鲁木齐的来学校报到的火车上,结识的那名女大学生。那名女大学生衣着简朴,谈吐自然大方,没有一般少女对陌生人的防范之心。在攀谈中,她告诉段少华,自己家在塔里木沙漠一个叫乌鲁克的地方,属于兵团农场。段少华在《新疆游记》中读过,那个地方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一个绿洲中,于是随口就说起了乌鲁克及以南若羌县的历史沿革、地名来历。少女不仅对段少华刮目相看,下车前两人彼此交换了联系方式。
在信中郭菲问起段少华的学习情况,并叮嘱他乌鲁木齐冬天冷,需要准备一件厚棉衣,段少华心里不禁涌起一阵暖意。
段少华和杨丽丽在开学一个月后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新疆游记》遇到了旧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