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1084.诸葛亮上杆子去找刘备,而不是三顾茅庐?(5600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84.诸葛亮上杆子去找刘备,而不是三顾茅庐?(5600字)(2 / 2)

也就是说,咱们比一比《三国志》和《魏略》,哪一本史书更可信,哪本史书的可信度更高?

首先,大家可能对《魏略》不太了解。

《魏略》是魏国的史官鱼豢写出来的,他的成书时间要比《三国志》早。

从史料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说,《魏略》的说法更接近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期,

所以在时间维度,他的可信度《三国志》要高。

第二,《魏略》属于当代史,而《三国志》属于隔代史。

鱼豢写《魏略》的时候,那是处在三国时期,那是属于当代的史官写当代的事情。

但《三国志》就完全不同了。

《三国志》是晋朝写的史书。

虽然司马家族篡了曹魏的江山,而后成立的晋朝,在时间上,也没差个二三十年,但是,毕竟是已经过了一个朝代。

你们都知道,自己朝代写自己朝代的史书,跟后一个朝代写前朝的史书,到底差别有多大。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魏略》的可信度也比《三国志》高。

第三点,那就是《三国志》的作者撑陈寿,他在写《三国志》的时候,

大范围,大规模的引用了《魏略》。

也就是《三国志》基本上是以《魏略》为模板和参考。

在此基础上,那才写了《三国志》。

也就是说,《魏略》才是《三国志》的原始史料。

从这一点上来看,也是《魏略》的可信度等级更高。”

………………

原来是这样!

汉武帝都要给陈通竖一个大拇指,这一下就把问题讲的很清楚了。

虽远必诛(千古霸君):

“感情《三国志》的作者还是大量引用《魏略》的。”

“这到底哪个可信度更高,不是一目了然吗?”

“我觉得我们应该采信《魏略》的说法。”

……

对对对!

大家此刻都连连点头,真是应了那句话,你只要敢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看历史,

那历史的简直清晰明了。

刘邦笑了,懂了两本史书的有由来,还不好判断吗?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原来《魏略》才是《三国志》的爸爸。”

“搞清楚了这种关系,这件事基本上就可以盖棺定论了。”

“《魏略》的可信度等级明显比《三国志》要高得多。”

“尤其是为《魏略》当朝写当朝的事情,而《三国志》属于后朝写前朝的事情。”

“这后朝到底用了多少曲笔,恐怕只有写史官的那个人清楚。”

………………

宋徽宗完全懵了,他本来以为三顾茅庐这种事情,那绝对是无法反驳的。

可陈通这个家伙一说话他竟然都信了,他现在都快被陈通带到沟里去了。

最美瘦金体:

“我觉得你们这样说法简直太可笑了。”

“就凭这陈通说的这几点,你们就能够相信《魏略》的可信度比《三国志》要高吗?”

“你们难道就不看看写这两本书的作者人品怎么样?”

…………

陈通哈哈大笑,你如果问这个问题的话,那你真是往枪口上撞。

陈通:

“其实我本来不想看人品的,既然你要说到人品,那咱们就好好说一说。

写《魏略》的作者那比《三国志》的作者陈述的人品要好得多。

你知道《魏略》都敢骂谁吗?

那是把曹家的所有人一个不落的骂了一遍(www.biquwu.cn)。

在你所知道的曹操干的那些糟心事,为什么能够被记录在史书之上,让你清清楚楚?

什么曹操好人妻了,什么曹操屠城了,什么曹操挖人家坟了

这都要感谢《魏略》的作者‘鱼豢’,他没有替曹操隐瞒,而是批判了这种无耻行为。

你说人家的人品怎么样呢?

当着曹魏的官,还敢骂曹操,这绝对是第二个司马迁!

这可以说是在司马迁之后,人品最立得住的史官,没有之一。

史学界对于《魏略》和它的作者,那都是大家赞赏,被史家誉为:殊方记载,最为翔实!

史学界不遗余力的赞扬这种不畏强权,敢于揭露权贵丑恶行径的人。

你陈寿还想跟《魏略》的作者‘鱼豢’比人品?

你陈寿敢写司马家族的那些龌龊事吗?”

…………

我曹!

曹操的鼻子都要气歪了,感情自己被人黑成这样,都是自己的史官干的好事?

而不是司马家黑的?

这特么的太意外了。

你吃着曹操的粮,你都不知道把我美化一下吗?

你还揭我的短。

你好意思吗?

人妻之友:

“不得不说,曹操的史官‘鱼豢’就跟曹操一样,那人品简直高洁的没话说,”

“都是敢作敢当的硬汉子。”

“就这人品,你还有什么可以质疑的呢?”

“正因为有曹操这种雄主,才能容得下《魏略》作者‘鱼豢’这种史官。”

“这下你看出曹操的胸襟和情怀了吧!”

“那比汉武帝牛逼的多,汉武帝还对人家司马迁下手了呢!”

…………

滚!

汉武帝的脸色,当时就黑了,这曹操太不是东西了,有你这么自吹自擂的吗?

估计你就没有发现人家揭你的短吧!

你竟然还说你敢做敢当?

我估计要是你发现了的话,你早把人家的祖坟都给挖了。

但此刻他也非常赞赏《魏略》作者的这种情操。

虽远必诛(千古霸君):

“能在曹魏时代,并且在曹操手下当官,还敢揭露老曹家的无耻勾当,”

“这种人,绝对品行高洁。”

“这么看来的话,那诸葛亮三顾茅庐就真的是假的了!”

………………

宋徽宗郁闷无比,史官里面出一个司马迁,那就已经算是另类的了。

不都说史官给钱就办事吗?

怎么到你们这里就不按套路出牌了?

此刻他只能弱弱的质疑一句。

最美瘦金体:

“不能因为《魏略》的作者揭露了曹操的丑恶一面,”

“就认为他有着非常高尚的职业操守。”

“也许他跟老曹家有仇呢?”

………………

是吗?

陈通挑了挑眉。

陈通:

“其实我本来还不打算再夸《魏略》的作者‘鱼豢’。

可你既然用这么龌龊的心思揣摩人家,那我就必须要说清楚了。

《魏略》的作者‘鱼豢’跟老曹家是否有仇,我是不清楚。

但人家身为曹魏的官员,在曹魏覆灭之后,他却不去司马家建立的晋朝当官,

从这一点上来看,人家就不是一个为富贵折腰的人。

起码,这是曹魏的忠臣。

而《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呢?

在蜀汉灭亡之后,他立刻投奔到了司马家族的怀抱。

这两个一对比的话,至少《魏略》的作者要比陈寿强的多。

人家到死都没有去晋朝当官,就这一份坚持,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

我去,人才!

刘禅此刻都想为‘鱼豢’点个赞。

你这品德,把我都要感动了。

我以后一定要拜访你,咱们可以当朋友的。

乐不思蜀:

“现在只要眼睛没瞎的人都可以看到,到底是【魏略】的可信度更高,还是【三国志】的可信度更高。

人家【魏略】不管是从时间维度,作者的人品维度,还是从当代史和后代史维度。

这都可以看出来,【魏略】才是【三国志】的爸爸。

【魏略】上明明记载着是诸葛亮去找刘备的,我就问你为啥不信呢?

你偏要信一个可信度更低的史料?

这不是开玩笑吗?

你难道想违反史学的基本原则?”

………………

宋徽宗被问得哑口无言,他万万没有想到,【魏略】的可信度竟然比【三国志】还高。

这不科学呀!

尤其是这个【魏略】的作者‘鱼豢’,你这么黑曹操,曹操都没弄死你吗?

这曹操怕是假的吧。

你的残暴呢?

宋徽宗郁闷不已,现在的问题太棘手了。

如果诸葛亮三顾茅庐被否定了,那他自己都要裂开了。

于是此刻的宋徽宗就在陈通的空间里面疯狂搜索资料,当他看到一个叫做百家论坛的栏目。

他顿时眼睛一亮。

最美瘦金体:

“在史学界有一句话叫做:孤立不证!

【魏略】就算是跟【三国志】是同等可信度的史料,但这也不能够说明问题。

人家【三国志】中三顾茅庐的说法,是有其他史料佐证的。

难道你不知道诸葛亮写的《出师表》吗?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

我就问你,这是不是诸葛亮亲自写的呢?

诸葛亮已经亲口承认,是刘备三顾茅庐,你还在这哔哔什么呢?

诸葛亮的话你都不信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