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谋伐> 第十三章 收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收权(1 / 2)

三国之谋伐 玩蛇怪 更新时间 2021-08-19

 尚书台并非没有权力,在刑狱之事上,他们与延尉是合作关系。</p>

在汉朝,普通案件一般由当地县、郡处理。</p>

而只有杀人案或者谋逆大案,才会闹到刺史部,然后由刺史上奏朝廷,将犯人押到洛阳诏狱。</p>

如果尚书台或者延尉在审查案件的时候,发现某个案子有问题,那么尚书台就会派三公曹去延尉,与延尉的人共同去审理。</p>

这种审案方式,到宋朝以后,就是所谓的刑部与大理寺合作办案。</p>

尚书台就是刑部,延尉就是大理寺。</p>

事实上如果按后来的六部制度看的话,尚书台不仅有一半刑部的职权,还有一半户部、一半吏部的职权。</p>

工部职权在司空、少府和将作大匠手里,礼部职权在司徒、太常、大鸿胪手里,兵部职权在大将军与皇帝,以及太仆、光禄勋手里(兵权由大将军和皇帝执掌,太仆和光禄勋做后勤工作,如制造武器铠甲,掌管马匹等。)。</p>

可即便尚书台只有三部一半的权力,那也十分了不得,真正的位卑权重,天下任何事情都能插一杠子,尚书令甚至拥有“三独坐”的权力,可见尚书台之权重。</p>

陈暮翻阅天下往来公文,不仅可以查阅每日诸州诸郡诸县发生的事情,还可以插手地方权力管理,帮助皇帝处理小部分政务。</p>

“赵直!”</p>

“属下在。”</p>

“这案子有问题,发回冀州刺史部,让王刺史派人去暗中调查。”</p>

“这......不去跟延尉通报一声吗?”</p>

尚书侍郎赵直犹豫。</p>

陈暮瞪了他一眼:“是不是我们尚书台事无巨细还得向延尉禀报啊?你要不想干了,就别干了。”</p>

赵直浑身一个哆嗦,期期艾艾道:“属下这就去办。”</p>

“郑伉!”</p>

“属下在。”</p>

“朱符在当地横征暴敛,死有余辜,给张津发回信,让他安抚蛮族,减少税收,好生治理百姓。”</p>

“可是陛下那边......是想派兵征服南蛮。”</p>

郑伉迟疑。</p>

陈暮面无表情道:“此事我会去与天子细说,你照办便是。”</p>

汉灵帝这两年文治武功都到了生涯高点,平叛之后,大量的钱币运往地方,安抚了百姓,天下虽有小患,但已经逐渐趋于安稳。</p>

听说南蛮杀死了朝廷刺史朱符,因此勃然大怒? 就想着反正东平乌桓? 西挡胡羌,南面的蛮族也得教育教育。</p>

由于卢植曾经平过九江蛮夷? 汉灵帝就打算派遣卢植领兵南下? 攻打交州蛮夷,顺便稳定南方。</p>

但陈暮却知道,现在的交州就是后世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一片区域? 那里山林茂密? 地形复杂? 蛇虫鼠蚁无数,当地官员也是魑魅魍魉成群。</p>

朝廷就算派百万大军进去,都是劳民伤财? 没有意义。还不如先维持稳定? 等以后再慢慢开发? 慢慢治理。</p>

因此在这件事上,他会劝阻汉灵帝。</p>

“唯!”</p>

郑伉领命而去。</p>

“许芝。”</p>

“属下在。”</p>

“把这批公文送去延尉? 没有什么问题? 三公曹派人过去和他们一起审理。”</p>

“可是以前都只是送去延尉? 我们不需要派人......”</p>

“现在要了。”</p>

陈暮冷漠地看着他:“这是我们尚书台职责之内的事情? 你是想让我渎职?”</p>

</p>

“卑职不敢? 这就去。”</p>

许芝麻溜走了。</p>

“北方休屠有支千人部落想归附朝廷,发往并州刺史部,让他将部族迁进朔方郡,让北主客曹去处理即可。”</p>

“不发往大鸿胪吗?”</p>

“年末了,天子马上就要去北郊举行辟雍礼仪,大鸿胪很忙,明白吗?”</p>

“额,唯。”</p>

“今年选官考察的文件就不要送往三公了,三公日理万机,这点小事,由我们尚书台代劳,知道了吗?”</p>

“........”</p>

陈暮上任之后,尚书台几乎是立即处于一片忙碌之中。</p>

以前的文件送到尚书台,尚书台只负责整理,重要的给天子批阅,普通的就按照职责划分,送往其它部门。</p>

现在陈暮大权独揽,什么事情都要插一手,弄得尚书台变得热火朝天,四处都有事情做。</p>

一般来说,新官上任要么三把火,要么先蛰伏一段时间等待机会。</p>

但三把火有利也有弊。</p>

如果这三把火没有烧好,说不准就会烧到自己头上。</p>

所以大部分聪明的官员,都以稳健为主。刚到任上当主官,先摸清楚情况,再一步步伸手把权力拿回来,最后再施政。</p>

像陈暮这样,第一天上班,就四处点火,烧了三公九卿不说,连天子的政令都敢烧。尚书台的众人还是头一回见,只是毕竟是顶头上司,即便想劝说也不敢,只能先这么做着。</p>

反正天塌了有高个顶着,要是其它部门找上门来兴师问罪,那也是陈暮这个尚书令出面,他们这些六百石以下的小官吏,还没那么大面子被三公九卿找茬。</p>

忙碌了一天,总算将所有政务全部处理掉,到傍晚的时候,陈暮被召入宫中。</p>

汉灵帝高坐明堂之上,陈暮坐在下方席间,君臣二人对视。</p>

“暮弟啊。”</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