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四百六十二章 仙才曹子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二章 仙才曹子健(1 / 2)

 对于王朗这种既是曹魏重臣,又是士林领袖的人,诸葛老大早就想好了用什么样的理由拜访他了。

那就是之前我曾经向诸葛老大背过的《归去来辞》,诸葛老大之意,乃是费祎带着这篇文章请王朗品评一二。

至于作者的话,诸葛老大也不欲掩盖其名,只让费祎道明乃是蜀中一山林隐士之作,被诸葛老大访友偶得,并无真名流传于世,只报五柳先生之号。

然诸葛老大甚好此文,近来更是屡屡背诵,现今思之,不欲此文埋没,使后世不得传之,故遣费祎将此文献给王朗品鉴,若果是新文,劳烦其将此文显于人前。

而对于此文中抛下功业,回归田园之意,与诸葛老大前作《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之句似有相互呼应之意,王朗听完这番说词之后,会否误会此《归去来辞》乃是诸葛老大隐名之作的话,那就无人得知了。

而且按照诸葛老大的意思,如果王朗真的这样认为的话,那就更是大利费祎此番作为了,因为如果王朗这样想的话,应该能影响到曹魏那边不少人也会这样去联想。

那么如果更深入去联想的话,或许会得出诸葛老大已经带领大汉取得关中、凉州之地,功业已成,年过不惑,萌生归隐山林之念的结论。

如果曹魏那边真的联想出这种结论的话,估计真的会对大汉之后的举动作出严重的误判,使得大汉下一次的北伐能够轻松不少呢。

至于将此文不远万里送到曹魏那边的理由,诸葛老大也早已考虑周全了,就是现今之世,自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及建安七子(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之后,世人尽知曹魏文风之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