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典籍修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三章 典籍修订(1 / 2)

 而蒋琬就向我说道,这里有六名经过挑选的士兵,经过数日的实际操作和木匠的指导,已经是熟练掌握了雕版印刷的操作技巧。

到了现在,这套雕版印刷的操作基本都交予这些士兵负责了,那些木匠全部都去做雕版去了,按照蒋琬的说法,全套《三字经》的雕版已经是完成了三分之二,那班木匠正在加紧完成剩下的雕版。

蒋琬跟着就与我商议,说其计划让这些木匠完成《三字经》的雕版后,还要再做两套《三字经》的雕版,因为这是开蒙的重要书籍,蒋琬打算做三套雕版出来,以备不时之需。

蒋琬这个提议,我也觉得没什么问题,反正现时木匠们手上就只有这个任务而已,至于之后还要雕刻哪本书籍的雕版,我还没和诸葛老大商量好呢。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大量印刷某本书籍,可是一件大事,若然不小心挑选了一本朝廷或是当权者不满意的书籍印刷,很可能会就此惹祸的。

而汉代先是崇尚黄老学说的“无为而治”,后来又“独尊儒术”,以“仁孝”立国,要说的话,其实《道德经》和《论语》这两部典籍,如果付诸印刷的话也无不妥的。

但是由于古代书籍只靠抄写流传,如《道德经》和《论语》这种典籍,都有多个版本,连注释都多有不同。

我可没胆量将后世的版本拿来这个时代印刷啊,如这种典籍的印刷,还要诸葛老大这种重量级人马出动,命人组织一些大学者商定版本,方能编写成册,再让工匠雕版,最后才能印刷呢。

要知道当年汉灵帝就做过一件大事,让蔡邕主持修订、刻写《熹平石经》,共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家圪垱村)前,碑高一丈许,广四尺,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

由此订误正伪,平息纷争,为世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自此之后,汉代儒学都以《熹平石经》为正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