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法就是“以多胜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一十四章 兵法就是“以多胜少”(2 / 2)

中国历史上,自己手上一把好牌,最后输得一塌糊涂的也大有人在,就像曹操赤壁之战、苻坚淝水之战就是很好的例子了,因此说李世民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也是可以说得通的。

而就如孙子在《孙子兵法》里面说的“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以及《银河英雄传说》里面“魔术师”杨威利说的“以少胜多并非用兵之道,它并非战术,只能说是一种奇术。”一样,优秀的兵法家,其实都是推崇“以多胜少”的战法的,“以少胜多”只是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勉力为之而已,并不是兵法家的本心。

不过由于“以少胜多”的战例,大多绚丽灿烂,容易引起人们的议论和称赞,亦容易成为后人评论一名兵法家是否优秀的条件。

但是正如后世那句“人咬狗才是新闻,狗咬人只是平常”一样,其实历史上,“以多胜少”才是常事,“以少胜多”反而是难得之事,所以“以少胜多”引人注意,“以多胜少”变成无人问津了。

而李世民的这种使用骑兵的思路,就被后世那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继承发扬得更加厉害了,按照后世一些人对蒙古骑兵征战世界史料的分析,成吉思汗所统领的用以南征北讨蒙古骑兵集团,里面约三到四成为重骑兵,而六至七成乃是轻骑兵。

蒙古骑兵集团赖以常胜不败的战术就是,利用轻骑兵出色的机动力和骑射能力,不断骚扰敌军,待敌军不堪其扰,阵型松动或体力不支之时,再以精锐重骑兵直冲敌阵,一击破敌,最后轻骑兵负责追击俘虏敌军,如此一来,敌军往往都不是被蒙古骑兵歼灭就是被俘虏,都是整支部队消失的,不会再给蒙古骑兵往后的征战带来麻烦。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