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明末穿越众> 第二十四章 漳泉二州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 漳泉二州府(2 / 2)

明末穿越众 隔壁老实人 更新时间 2020-09-11

丁掌柜挥了挥袖子打发后心道“这可是大买卖,现在就得去通知家里当家的。”然后转换头对账房道:“成福啊,这边你看顾着,我回白石一趟。”说罢便出港乘坐沙船渡过九龙江前往白石丁氏老宅。

“胡四哥,就这一个消息都能卖200两,咱们这回发了,多去几家商栈买卖就能过好日子了。”

“嗯,不错,他们白石丁家都愿意花二百两买消息了,咱们去找白石的杨家河林家试试,特别是这林家,人祖上可是大海商林希元林大老爷,家资丰厚着呢,肯定会花大价钱,走,咱们这便去他们家的商栈。”

...

是夜,泉州府晋江张氏。张安波一脸不忿,目露凶光:“大哥,情况就是这样,那伙宋人蛮夷甚是无礼,唯有各类货物器具很是不凡,每次交易都要这么多人,我们上哪儿给他找去。要不联合沿海几家船队杀到新港,逼问滨海航路,再毁尸灭迹,从此我们几家独占这新奇货物。”

“父亲,我觉得那伙人定是有所依仗,而且各类器具在大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我等当交好获利,而且他们迟早也会踏足沿海各地寻求贸易,那灯塔总归是能因过去船只的,且他们这次货物似源源不绝,我们再想独占商道已是很难,不过此次所得货物若是出手,少说也得获利三五倍。”

张安兴年约50,老来得子,对独子给予厚望,本想安排去科举,所以取名君玉,望他君子如玉,诗书传家,没想到张君玉从小便对家里的海上之事感兴趣,请了几个先生都是摇头,目前张君玉身上这个秀才还是花了大银钱买的。

“老三,我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很多事情都看开了些,君玉此次走海后行事很是稳健,家族欲兴,当以稳字为先,而且就算联系其他人家你又能去联系谁,咱们泉州白沙的马胡子,还是石狮的孙胖子?更何况郑一官就在咱们晋江的安海镇待着,这些里面哪家不是在慢慢向郑氏靠拢,就连我家也是多有仰仗郑氏,若真依你,转头我们就被人卖给郑氏了。”

“大哥,我们可以找外省的湖海之家啊,他们离郑芝龙离的远,这总不会告密吧?”

“自郑一官受招安,加上崇祯六年他在料罗湾赢了那一场后,这东南沿海之地,大小海盗大多都是投奔于他,光是他的五色旗在泉州一年就能卖八万余两,东南之地,出海之船,哪艘不是挂着郑氏旗帜才敢出海,咱们走海的大户们,亦商亦盗,你能保证你想找的外省湖海之家没有早已投靠郑氏?”

“大哥...”

“老三,这条航路赚的已经不少了,若依君玉所说,这条商道咱们怕是独吞不了啊,东南沿海前往新港之人未来必定繁多,物依稀为贵,这些物品咱们先全力出手,回笼金银再偷偷招买灾民奴仆安置于外省,至少在其他人家之前大量买好,他们不是要人口吗,若是大部分人口都在我们手中,其余人家也只能喝口汤。这些灾民和奴仆们算是碰到好时候了。”

“父亲说的是,而且我觉得这些宋人如此迫不及待的想招人口上岛,定然是想复王直、李旦在魍港开垦之事,按说有一基业后便是纵行海面,寇掠沿海了。但这些人孩儿观之好似并无此意,相反,他们的船只都没几艘,连500料木船都要靠我张家代为购买,还出了三倍的价格,定然是船只稀缺至极。但魍港之事,历历在目,咱们家当做好准备,早日交好这些宋人,万一将来他们做大定然是要复料罗湾之事的,到时候他们和郑氏对上,不管谁胜谁负,为张氏计,咱们提前默默交好以便将来。”

“君玉,不是三叔说你,这机会可就一次,这些宋人壮大的速度你也看到了,就隔了十几天,一个码头和大仓便建好了,各种新奇之物定然有大秘密,我们若是能找人联手拿下他们,这些货物不说,最主要的是他们造这些奇物的秘方啊,得到这些东西,我张氏何尝不能试试另建一份基业?”

只听得一声茶盖子摩擦茶碗的声音,张安兴放下茶杯做出决定:“好了,此事已定,就按照君玉的想法去做吧,咱们老了,回头让你家君柏多帮帮君玉便罢了,他年长君玉不少,走海也很是熟悉,张家最终还是得交给下一代的。”

ps:白石丁氏是史上有名的,另外杨、林两家也是白石大户。张氏在晋江和石狮都有分布,人丁兴旺,所以借了这个姓。这章除了16世纪就去世了的林希元外,其余人物姓名都是作者杜撰来的,实在是查不到他们族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