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锦衣玉令> 第235章 终有一别(此卷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 终有一别(此卷终)(1 / 2)

锦衣玉令 姒锦 更新时间 2021-07-29

 这日天气很好,晌午后正是阳光大炽之时,卢龙塞城门大开,巴图骑马在前,乌日苏马车在后,还有两辆架子车,上面堆放着长公主的赏赐,若拆开那些油纸包裹,就能看到,那是一摞摞的书籍。

赵胤和白马扶舟携卢龙塞将领几人,送至城外门二里。

时雍也跟着去了,许久没出城门,空气清新,阳光温暖,心底仿佛开出大朵大朵的花来。随着晏兀两国盟书一签,战事宣告结束,连天空的鸟儿盘旋都自在许多。

“驭——”

前方是个山口,层峦叠嶂几不见天。巴图停下马步,调头朝赵胤等人拱手示意。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孤与诸位就此拜别吧。”

赵胤止马停步,众人纷纷停下。

乌日苏也是打了帘子从马车跃下来,低头朝众人揖礼拜别。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诸位,后会有期。”

赵胤还礼道:“后会有期!”

巴图看他仍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微微一笑,“后会有期!”

他扶住缰绳,调头策马,“驾!”

乌日苏回头看一眼,朝众人道:“大都督再会!”

赵胤:“再会!”

乌日苏深深吸了口气,然后缓缓站直身子,上了车,扬起鞭子在空气里发出噼啪的一声脆响,“驾!”

几匹马儿在官道上踏出蹄声阵阵,晌午阳光尚好,官道上的人、马,风,仿佛凝成了一幅静止的画面,渐渐模糊,被时光一点一点吞食,变成一幅斑驳的画。

白马扶舟衣带飘飘,凝目许久笑道:“走远了,还舍不得回吗?”

赵胤道:“回吧。”

时雍轻轻抬头,看着站在人前的二人,再透过他们望向远处连绵不绝的大青山。

秋季已尽,快要入冬了,山峦翠色变黄,万物渐渐沉睡,连同那些埋藏的心事,悉数化在这片山峰里。

——————

历史的车轮碾过这发黄的一页,重新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光启二十二年十月初三,寅时,兀良汗大军集结完毕,拔营起寨,浩浩荡荡离开青山大营,往北而去。途经各个关隘要地,纷纷加强戒备,民间百姓则是悬挂经幡,燃放鞭炮,祭祖谢天。

当年兀良汗王阿木古郎与大晏皇帝赵胤于京师议盟,两国和平了三十九年,如今巴图匆匆南下又匆匆而返,民间各有揣测,无一不说这场战匪夷所思,因不知退兵原委,就突发奇想地编造出了很多说法。

同一天,大晏京师举行了隆重的告天祭祀。

僧录司禅教觉远大和尚主持法祭,皇帝身体欠佳没有出席,由九岁的皇太子赵云圳代皇帝登坛敬献祭礼,并昭告天下,嘉奖三军,晋升抚北军将领,同时对深受战争影响的几个州府减免赋税。

宝音长公主一行人在卢龙塞停留七日,启程返回天寿山,东厂众番役和厂督白马扶舟随行护卫。

甲一带走了兀良汗二皇子来桑,直接解送京师。

三日后,圣旨到达卢龙塞,抚北军副将霍九剑领兵北上松亭关,沿途各地军屯布政司重新整肃,该下狱的下狱,该提拔的提拔,各有命数。

光启二十二年十月十五,朝廷钦差到达卢龙塞,交接军务后,赵胤、魏骁龙等一干将领回京述职,锦衣卫众人随行。

启程那日,卢龙塞下了今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银装素裹的卢龙塞,白茫茫一片,垛墙、箭楼,哨塔、烽火台,在褪去硝烟后,这里俨然变成了一个素净的世界。校场上,将士们持戟列阵,相送远道而来的京军,有些相处得好的甚至抱头痛哭。

离别的雪花,终是染上了浓重的悲伤。

卢龙塞城门外的官道边,纛旗在雪风中翻飞,一个刚刚修筑的碑亭,崭新地伫立着,亭子四角和柱身被红色的绸缎包裹,扎上了胜利的红花,但是碑石上还没有刻字。

“大都督,请您题字。”

卢龙塞守将熊丰双手捧上笔墨。

竖碑载事,一为歌功颂德,二为警示后人。

赵胤看着雪白的纸和铺天盖地的雪花,没有动笔。

“千秋功过,一点浮云。是非成败皆出自书生笔墨,我何须写。”

守将捧着纸笔,仰着头,一脸雪花和尴尬。

时雍看了他一眼,笑道:“大人写罢。千秋功过虽不值得提,但千百年后,说不准就是一个景点,可为百姓谋利呢。”

赵胤回头看她。

她今日戴了顶毡帽,小脸团在围巾里,笑盈盈地满眸飞雪,大黑在她腿边绕来绕去,似乎在追逐着雪花,黑色的皮毛和雪花竟似融入成画。

恰是美人美景!

赵胤抬头望着卢龙关塞,崇山峻岭城墙婉转,他抚袖提笔,一行文字遒劲有力,洋洋洒洒:

一夜风来见马蹄,

万千红翠碾做泥。

四海追逐慕名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