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回到唐朝当炼师> 43,雕龙之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3,雕龙之术(2 / 2)

接着,他又取出一物来,递到众人面前。众人看时,却是一串铁钱,上面还有“开元通宝”的字样。

“你如何私铸铁钱?这明显不是铜钱,而是用生铁铸就的,你不知这是犯法之事嘛?”这回是那鲜于叔明发话,他在鲜于家族中打点生意,对这钱币之事,自然是十分精通。

“哈哈,大人莫急,且看我仙家变化之道!”

说着,李玄又变戏法似地从箱出取出一个瓷瓶,将那串铁钱丢了进去,一只手钩住那串钱的线绳,另一只手只是将那瓶子不停地摇晃,在众人面前走了一个来回,口中念念有辞:“变,变,变!”等到了鲜于仲通面前,却将那绳子提了起来。众人看时,那串铁钱赫然变成了黄铜的颜色,“开元通宝”四个字澄黄如新。

“难道这便是‘化铁为铜’的黄白之术?”鲜于仲通也只是听说过,没有亲眼见过。

“正是!仙家妙术,变化神通!若是能通此理,则万物皆可变化生成!”李玄自信满满地道。

“恐怕只是表面有变,而内里仍是铁钱吧?此乃伪钱,如何能当得真钱用,若是被人识别,只怕是要论罪的!”鲜于仲通冷冷地道。

“那是自然!我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只是要教大人知道,这变化之术,尽可从丹道之中悟透!大人为一方节度,当知我大唐早有钱荒之虞,而剑南为最!天下之铜,皆用来铸钱,尤不能尽支其用。盖民间所需铜钱逾多,而铜山可采者日少,久而久之,缺铜之患,日甚一日,而我丹家早有‘水法炼铜’,可补铜缺,此非有益于国计民生者乎?”

原来李玄从苏柯提供的丹经中发现了一本《三十六水法》,其中有“水法炼铜”之说,他已经明白了这是从硫酸铜的溶液中,用铁来置换铜的法子,便用了这新炼成的硫酸,制成了一瓶溶液,来说服鲜于仲通,至少令他对自己的炼丹事业产生兴趣,所以才有这番高论。当然,如何用水法来大规模地炼铜,他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法子。不过,只要有了资金人力,至少也可以从石胆、曾青等含硫酸铜的矿石中去提炼。

鲜于仲通不由得点了点头,他是剑南军政财经的“一把手”,钱荒的忧虑他当然是知道的。川中铜矿较少,外州之铜不易运入,这缺铜之患,迟早要发生,只是还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李玄这一手,自然也引起了他的兴趣。

玉真公主等人却早已看得兴奋起来,原来这小炼师还真有两下子的!铁钱转眼变成了铜钱,铜贵铁贱,他若是有个什么坏心眼,光用这法子,可就能四处骗吃骗喝了!

众人对他那“百宝箱”都是越来越感兴趣了,就想看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鲜于仲通道:“若是仙家有别的法子炼出铜来,那自然是有益之事,可这也仅是一例而已,你所说的雕龙之术,难道就是黄白小术吗?”

“大人切莫以事论事,适才所演,只是为了让大人知道,变化之妙,在于穷究物理。物理一通,则自可千变万化,生生无穷!我若说我能于水中取火,大人信乎?”

“水中取火?”众人的胃口立刻被吊了起来,谁都知道“水火不相容”,若是能从水中取出火来,那不是神仙才怪!

鲜于仲通笑道:“若有水中取火之术,必是神仙无疑!极愿一观。”

“好,各位请随我到院中一观。”李玄说着,拎起他那“百宝箱”便出了门,众人跟着来到院中。李玄早就看到院子中间有口井,当下便运转辘轳,提了一桶水来。

其时正是中午时分,秋阳虽不辣,但也还是光线充足,李玄暗道,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保佑我不要有乌云!

他取出一个极小的扁葫芦,将那桶井水倒了进去,又不住地晃了几下,笑着道:“看好了啊,这倒进去的可是水啊!”众人俱各发笑,又好奇地看着他,却见他手中的葫芦口冒出一股轻淡的白烟来,不由大为惊奇。

李玄取过一柄小刀,轻轻地将那葫芦劈开,只见那倒进葫芦的水,变成了一块扁园的冰。众人都看傻了眼,这冰是怎么来的?一转眼,水就变成了冰,这也太神奇了吧!

原来李玄是在葫芦底部放了大量硝石,水一倒进去,上部便因硝石吸收热量而变成了冰块。

李玄又用刀轻轻地修了几下,然后把那块冰放在一个事先做好的小木架上,将那木架放在地上。那木架如曲尺之形,放冰的是一个可以活动的小框,那块扁圆的冰球正好被固定在那小框里,卡住了不会掉下。

李玄又从木箱里取出几根火柴来,放在那曲尺形木架的底边,一个画了刻度的地方,这才移动那个放冰的小木框,众人只见一束亮光照在了那几根火柴的头上,李玄固定完毕,才站起身来,笑道:“各位请看,那火就要出来了!”

众人绕有兴致地盯着那木架,不一会儿,只听“嗤”地一声,火花一闪,那几根火柴便被点燃了。

鲜于灵金和妙常妙真三个少女俱各拊掌而笑:“太神奇了!真是的水中取火啊!”

玉真公主也忍不住微笑起来,那鲜于叔侄也是耸然动容!

“妙啊!奇思妙想!我只听说过阳燧向日取火,却不知这冰也可做阳燧。真是妙绝!”鲜于仲通笑道。

李玄只是把硝石“夏造冰”和冰透镜聚焦结合在一起,演了一出“水中取火”的好戏,却已令众人赞叹不已。

“此即物理变化之道也!若能穷究物理,还不知能有多少变化呢!”试验成功,李玄自然要强调一下变化之道的妙用!

“虽不是真的由水中生出火来,但这般妙想,也足令人叹为观止了!”鲜于仲通开始慢慢地接受李玄的“变化之道”了。

“雕龙者,不过是变化之喻也!知其一而能知二,进而举一反三,则乾坤在我手,变化可随心矣,此乃雕龙之本意!”

“看来丹鼎之学,大有玄妙之处,若能推而广之,未必不能为民生所用啊!”鲜于叔明叹道。

“我还有一物,各位且随我出院一观!”李玄收起箱子,背着就往外走,众人不由自主地跟了出来,这百宝箱里,真不知还藏有什么奇妙的物事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