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谍步江湖> 第二百○九回 开海解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回 开海解禁(2 / 2)

谍步江湖 樟宣东卿 更新时间 2020-09-08

万历年间,倭国侵入朝鲜,我大明之师援朝驱倭,此战胜利以后,朝廷一直颁令禁海。如今开放是否适宜?”凌云冲道:“皇上,当年剿倭一役后,朝廷基本上肃清了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倭寇兴风作浪的时候已经过去。何况朝廷在沿海布防有精锐水师驻扎当地,倭寇再不可能像曾经那般猖獗,皇上不必为此担忧。”

朱由检凝思想了想,说道:“此言不差。只是,这海禁一开,百姓则不安心耕作,出海没有官府约束必成海匪,何况我大明泱泱大国地大物博,也不必要那些异族人的东西,他们只能用白银换我中华之物,白银一多,则百物价格都涨。万民怨声载道,国家必乱。”

凌云冲道:“臣明白皇上有此忧虑。然而开海禁是最快最有效的银两来源,朝廷就不会缺乏足够的财政收入,这样便可以巩固边疆的防御,再则赈灾、平寇、兵饷统统都不再是问题。”朱由检沉吟不语,似有所动。

凌云冲又道:“皇上,开海禁收贸易税是充裕大明财政、扭转大明命运的关键。沿海百姓以海为生,但是朝廷禁海,他们就犯禁出海,海商也就成为海盗。朝廷禁止通贩,海上人就违禁私自下海,满载朝廷严禁出海的物品驶抵东瀛、暹罗等国进行贸易往来,牟取暴利。他们这种做法,实际是擅开海禁,这成了许多海商谋得厚利的走私机会,朝廷却未必一一知情。这种趋势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初露端倪,相信皇上也不会不知。”朱由检点了点头,道:“朕只怕此例一开,引起祸端,东南沿海又不再太平。”

凌云冲看出他有些担心,说道:“海禁不开,沿海各地也未见得就太平。那些赃官在地方搜刮银子很有一套,巧立名目商民通吃,无所不用其极。现在有海禁,他们便可以坐地分赃,分肥海贸,实际上朝廷没得到一点好处。与其被他们贪墨,不如让朝廷管理起来。再者那些亦商亦盗的家伙若是能安安心心的从商,便会合法地做生意,开海可使海盗回归做海商,朝廷也便少了地方大患。而且与海外诸国通商,正常交易,获得商税,这对大明来说,富国强兵无疑将会出现一番新的景象。望皇上考虑考虑。”谍步江湖起点唯一完整版

朱由检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难得你出谋划策,此番话让人耳目一新。朕会酌情考虑,过一阵再下决定。”说着拿起书案上一份奏书,交给凌云冲手上,道:“这是今天早朝户部呈上来的折子,又到了一年一度派发年赏给蒙古诸部的时候。如今辽东战事吃紧,急需军饷,西北晋陕两地赈灾剿寇,也需足够钱粮,哪还有多余的银两加增发给蒙古诸部?再说这些蒙古部落一脚踏两船,一方面向我大明求赏,一方面私通建州投靠皇太极,简直不知好歹。眼下这种形势,朕打算把西北塞外蒙古诸部的年赏给革去。”

此时在明朝遭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时候,不仅新近依附后金的蒙古诸部遭受了严重灾荒,后金本身也遭受重灾,日子过得极为艰难。蒙古与明朝是既相互依存又随时对抗的交错之势。万历后期,后金开始崛起,使得明朝在辽东边境地区的防守压力进一步加大。后金在皇太极登基后,拉拢并征服了蒙古多部,使蒙古最强大的插汉部力量大为削弱,皇太极下一步的军事行动目标便是插汉部。

在天启、崇祯时期,几乎是倾全国之力来镇守辽东,为了不让蒙古部落与后金联合,明朝主动与蒙古插汉部林丹汗达成以赏助兵的协议,以此来联合对抗后金的进攻。天启七年二月,皇太极曾暗中遣人至蒙古威逼利诱,企图说服林丹汗与后金讲和,策动蒙古插汉部也归顺后金,但他们的努力遭到林丹汗的拒绝。林丹汗也考虑到,与明朝保持友好,进行贸易,有利可图,同时利用明朝可以遏制和削弱后金势力,与明朝互利。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