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玄幻魔法>重生之绝代武神> 503 愤怒到了极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03 愤怒到了极点(2 / 2)

重生之绝代武神 司马鸿飞 更新时间 2020-09-02

北岔口长城位于青铜峡贺兰山东麓,地形复杂,山势险峻,自古以来为军一要塞。长城随山势走向而修筑,结构独特。是迄今为止宁夏境内明代长城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分长城峰燧两侧现建有贺兰山风力发电场。

黄河楼黄河楼位于黄河西岸、青铜峡市滨河大道东侧,黄河楼总建筑面积22000多平方米、高108米。主楼楼体由地下部分、城台部分和楼阁部分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为明清仿古建筑,主体建筑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外挑檐为钢结构,斗拱全部采用铝镁合金制作并进行彩绘,顶部设计为地方风格的重檐十字屋脊,屋面为金黄色琉璃瓦。建设内容包括主楼、四个角楼、牌楼、十二生肖雕塑、景观桥、黄河金牛、大门牌楼、停车场、盘山道路、内部装修布展及绿化、供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黄河楼主楼地上为九层(包括两层夹层),地下为二层。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隔河与陶乐县相望,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习岗镇距银川市14公司。土地总面积一般统计为1208平方公里,按1987年土地调查为1254。6平方公里,约占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2。33%。

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西部贺兰山海拔1400米以上,其最高峰海拔3566米;贺兰山东麓海拔1122~1400米,为山前洪积倾斜增原;东部处于银川盆地的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海拔1102~1122米,贺兰山地和银川盆地直接过渡,形成鲜明的对比。

按照全面三大地势阶梯划分,贺兰属第二阶梯。全县地貌自西向东依次为5个部分;贺兰山地,山前洪积倾斜平原,河成老阶地,黄河近代冲积平原,河漫滩地。在职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巍峨的崇山峻岭,也有砂砾混乐的洪积扇裙地区;有沟渠纵横的广阔平原,也有金黄璀璨的片片沙丘;有奔腾翻滚的滔滔黄河,还有明镜似的串串湖沼。

贺兰山属阴山支脉,是耸立在贺兰县西侧的天然屏障。山势的西南向东北延伸,山地总面积32。7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4%。贺兰山作为重要的地理界限,不但是中国外流区与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荒漠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它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侵袭,阻止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挡住了腾格里沙漠的莽莽流沙,对贺兰县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贺兰山主体层峦叠嶂,峭壁耸立,林木葱郁,雄伟壮观。山地阳坡日照长,比较干燥,山地阴坡日照少,土层厚,雨量充沛,年降水量达420毫米,为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成为宁夏三大林区之一。山前洪积平原由贺兰山洪积冲积而成。西至贺兰山山脚,东至西干渠约15公里,由西向东倾斜,海拔1122~1400米,面积约32。4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7。2%。沿山一带为洪积扇地,扇顶部位砾石累累,地面坎坷不平,草木罕见,洪积扇地以东与冲积平原相接为洪积高阶地,地势较为平缓,土质以砂及砂质粘土为主,间有湖沼及洼地,有的呈龟裂状盐碱滩。现大部分已被金山乡和国有暖泉农场开发利用。

贺兰县西起西干渠,东到黄河边的整个东半部,属于黄河近代冲积平原,分别由黄河积和冲积湖冲积而形成。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海拔在1102~1122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坡降约为1/4000,面积为116。1万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7%。冲积平原地区沟渠纵横错落,排灌畅通,草木丰盛,盛产麦稻,是贺兰县的农业生产基地。

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内,湖沼洼地分布其间,有的在低洼地带密集,有的沿洪积扇前沿继续出现,有的呈串珠状展布于黄河之滨。它们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了便利条件。80年代以来,贺兰县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多数湖沼地已被开发利用。

森林是贺兰县的主要生物资源之一。全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其中贺兰山林地生长着天然林11万亩。除贺兰山林地外,贺兰县1988年有林业用地13。9万亩。贺兰人民历年来在贺兰山东麓和引黄灌区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黄河护岸林、草原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以及用材林、经济林等各种人工林总计约8。87万亩,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沙枣树、刺槐、榆树等。全县有果园1。8万亩,果树类主要有苹果、梨、葡萄、杏、李子、桃、枣等。浆果类中的枸杞子被称为“红宝”,为宁夏“三宝”之一。林业用地中,沿有1。38万亩未成林和2。2亩无林地。

除森林外,贺兰县有28万亩牧草地。据调查,贺兰山共有野生维管植物665种,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有308种,沙草青、野大豆、蒙古扁桃、贺兰山丁香、四合木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贺兰县野生动物主要集中在贺兰山区,种类多,数量大。据考察,贺兰山共有鸟类115种,比较珍贵的动物有鹿、獐子、狐狸、青羊、蓝马鸡等,有的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灌区纵横交错的沟渠内及黄河中,生长繁衍着多种鱼类。

贺兰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东临黄河水、西依贺兰山,贺兰旅游资源丰富,历史积淀深厚、文化源远流长,古老的黄河文化、边塞文化、穆斯林文化和神秘的西夏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贺兰县境内的贺兰山东麓、110国道东西两侧有贺兰山岩画、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拜寺口双塔、艾克斯星谷、插旗口鹿盘寺、贺兰山农牧生态旅游区、暖泉古汉墓群等旅游景点;中部有“三丁湖”、贺兰百雀寺、宏佛塔、兰山公园等旅游景点;东部有黄河沙枣林生态保护区、云升生态旅游观光园、通昌南寺、黄沙古渡等。80年代贺兰山岩画、拜寺口双塔、宏佛塔、插旗口鹿盘寺等文化遗址先后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年代中期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旅游资源开发,1997年正式接待游客。2000年9月3日贺兰山岩画正式接待中外游客。2001年拜寺口双塔也正式接待游客(现由银川市管理)。2003年艾克斯星谷由艾克斯星谷旅游实业公司投资开发建设,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在后期,一些旅游项目停止开发建设。洪广营沙漠、“三丁湖”,沙枣林等一些生态旅游资源一直没有被开发。

北大湖“四水”生态园位于立岗镇先进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毗邻立岗“2814”渔场,总占地面积1300余亩,现有养殖水面940亩,是一个以发展名特优新品种和生态养殖为主的股份制渔场。2007年,合作社理事长杨金平对该渔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大力发展“四水”产业。目前,已投资30余万元对池塘进行了清淤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共整治高标准精养池塘380亩,大水面生态池塘560亩,新建生产用厂房500余平方米,硬化道路3公里,在大水面生态池塘上建观光休闲活动房7座,围绕大水面四周种植茭白8000株,种植观赏藕240亩,主养草鱼560亩,主养黄河鲶60亩。

今后,渔场将逐步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打造贺兰县北大湖“四水”生态园的品牌,以吸引更多的游钓业客户到该渔场进行观光休闲垂钓娱乐,使渔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新民乐园位于贺兰县洪广镇高荣村3社,北临高洪公路,建于1985年,目前养殖面积1600余亩。引进黄河鲤、团头鲂、黄河鲶等优质鱼类亲鱼16000公斤,引进黄河鲶大规格鱼种20万尾,引进傻鲫、浦江一号、优质草鱼种6000公斤。“水中养殖、水上养禽和观光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高标准现代生态渔业旅游观光园欢迎您。

大夏光明农家乐园,大夏光明农家乐园位于贺兰县常信乡四十里店村,东邻109国道,开挖高标准精养池塘130亩。2007年,投资280万元,利用本渔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进行二次创业,并为之命名“大夏光明农家乐园”。现已对渔场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已开挖高标准垂钓池三个,并对园区进行绿化、美化;目前,一个集休闲、垂钓、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渔场已初见规模。欢迎你到大夏光明农家乐园去真正体会“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玩农家乐”的乐趣。

贺兰县钓鱼湖现代生态水产养殖示范园区,总占地面积1500亩,是在原县机砖厂取土后,形成的撂荒地的基础上,由企业投资建成转包给农户进行养殖生产的生态养殖示范园区。

示范园区开挖建成大水面节水生态型水产品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基地500亩,建设高标准精养池塘2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团头鲂、草鱼、鲤鱼。园区建设桥涵一座、道路硬化1公里、种植槐树、垂柳、沙枣树、臭椿共3500株。

2007年开挖100亩精养池塘,建成观光休闲活动房屋24间,并进行园区绿化、美化。该园区主要开展集“水中养殖、水上种植、水上观光、水上垂钓和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现代渔业园区。贺兰县兆丰生态渔业园区,位于习岗镇桃林7社,宁夏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南侧,西距109国道1公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园区总占地面积2000余亩,其中养殖面积300亩,2007年,园区以观光休闲、餐饮娱乐设施和垂钓池建设为主,投资800万元,改造大水面池塘150亩,建成休闲餐饮娱乐活动中心8800平方米。主要承接乡村旅游、大型会议接待,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

QQ空间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网易微博百度贴吧人人网QQ收藏百度搜藏复制网址

寻书吧小说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