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坎趟过去了,整个人神清气爽,还有的兴奋。是呀,毕竟是第一次亮相,就遇到这样的难题,在朝臣这些个老狐狸面前,后面还藏着个黑曼巴的情况下,表现还看得过去,虽然中间那一次心情巨变,也确实说明我的心理承受能力确实不怎么好,一遇到这种受挫的事情,就慌了手脚,心里也充斥着悲观的情绪,脑子被情绪所控制,失去了理智,但是毕竟在一瞬间之后,反映了过来,甭管是我自己倔脾气的影响还是已经死去的光绪的怨气做怪,或者求生的本能起到作用。但是至少说明在骨子里我还是不缺乏迎难而上的骨气,那种与人斗,与天斗,与这个滚滚而流的时代斗抗争的骨气。
看看已经到正午了,事情已经弄完了,我就向慈禧那别看了一眼,看到慈禧点了点头,代表着宣布退朝的意思。我就向宦官嘟嘟嘴,这种专门从事代替皇帝宣布上朝退朝的太监,当然很有经验,对我打过去的暗示,自然知道是什么意思。皇帝旨意就是圣旨,并且在众朝臣和太后的面前,在这种无利益瓜葛氏事情上,不给皇帝的面子,就是不给他们的面子,朝堂上随便一个弹劾一下他,就能弄死他。当然立刻扯着个别扭的中期不是很足的娘们语气说:皇上退朝”。众臣当然按祖制礼节向我和太后行礼,称:吾皇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千岁。朝臣开始退朝,我则跟在慈禧的后面,慈禧当然是一把手,第一个走人,我看到大臣们,一听退朝,愣愣的看着我和慈禧,等慈禧已经走向后殿,而我即将走进去的时候,朝臣或者直接向外走,可能是饿慌了,但是大多数是结帮成派扎堆在一起,然后才慢慢地向外走去,边走边谈论着什么,这里分几个派系,恭亲王奕欣派系最大,一大帮人,包括军机处和皇族蒙古族皇亲国戚。而另一帮人是以醇亲王为首皇族和和醇亲王诸事的户部一般人,而另一小批人则是以我的师傅翁同和为首的老师一派,,还有一帮人,他们并没有向前一帮人那样走的这么近,而是零零散散的各自走着。他们主要是汉族一帮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捻军起义有着卓越贡献一帮将领和一批汉人文官集团以及蒙古和满族中间派。最后一帮人就是慈禧的后党,一大批人,是最多的一帮人。
退完朝,我就向上书房走去,你可能会说,这已经到正午,不因该到自己的宫殿里去吃饭吗?当然不是这样的,大清对于皇子的教育,有着严格的规定,皇子是在早上3-5点起来到上书房温习昨天学习的内容,而老师则是在早上5-7点的时候来到上书房,而且有些皇子长大了住在宫外,要走3、4里的路到达上书房,老师同样不例外。早上首先学习的是满族和蒙古族语文,然后才是汉语文,从早上到下午3点才结束,而中午饭则是在上书房吃,由侍卫送进来。并且下午还要学习有蒙古族和满族担任的暗达教授的骑射弓箭、武术后来还有火枪。一年只有5天的假,只在皇帝大寿、自己大寿、元旦、端阳、中秋放假,过年除夕是不放假的。做为大小就是皇帝的我虽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大方向的制度,我还必须遵守,只是在教学方面进度慢一点罢了,时间表还是一样的。
当我正在吃着侍卫送来的中饭的时候,听到外面向上书房走进来脚步声,我就转过头来,毕竟上书房不是谁想进就进,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来的。在这中午时候谁还会进来,能有权利进上书房也只有,各位师傅,慈禧、恭亲王等在皇族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人才能进来,我就纳闷,这些个人不是上了一上午的早朝吗,不都回去了。我转过头来看到看到是我的老师翁同和,我就赶紧向他行礼(在大清祖制上规定,皇子必须向师傅行礼,但是师傅也只要向皇子行鞠躬一样的礼节,不需要跪拜之礼节)。对着他问:老师,你不是回去了么,现在来着干嘛,下午又没你的课,按往常规定,下午我自己在总师傅的监督下复习昨天学习的内容,然后跟着暗达学习啊”。他就行礼后就坐下来,然而沉着脸对我说:皇上很高欣啊".我就纳闷,翁同和这老家伙谁惹了他,平常不这样,并且今天我在朝堂表现的还可以啊,为什么就板这个死人脸。翁同和见我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就更是怒火往外冒,阴沉沉的说:皇上对今天的表现很满意”?我这是知道可能今天的表现让翁同和不满意,所以我就小心看了一下他的脸色,我也不知道哪错了,只能规规矩矩地说:马马虎虎吧’。尽管看着我小心翼翼的样子,但是翁同和仍然沉着一死人脸说:皇上,你还不了解自己的处境,你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去治理国家”然后,看了看外面发现没人就说:皇上啊,老臣历经2代皇帝虽然老臣自己是权谋差了一些,但是老臣的眼光不会差,皇帝在你这个年纪,学习,多看,多想,在人少的时候积累经验练习权谋心计,而不是像今天这样,能力还不行,经验还不足,心理承受力不够,就自己将自己推到众朝臣面前,这样表现好了,会遭人妒,和防范。表现差了,会遭人鄙视,有损皇帝的威严。皇上应该好好想,今天下午皇上就看明朝朱元璋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和勾践的卧薪尝胆的史书记载,看看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是和皇上有着类似,看看他们当时前后的心态,以及随着这种心态的改变,他们行为的改变,以及形式风格的改变导致形式的后果与之前的对比,又结合自己的心态,结合今天在朝堂上那个的心态做一对比”。翁同和说完看了看外面,有人来了,起身走。
我站起来对翁同和深深的鞠了一躬,直到此时,我才从心里承认翁同和这个师傅,首先承认他确实有水平懂得帝王心术,也非常清楚,帝王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第二翁同和确实心里向着我,是真心实意将我当作的弟子来看待,并不是将帝师看成一项任务来完成,他是对我有感情的注入心血的。不管他在其中是否参杂功利的一面,但是我应该承认翁同和对我的付出。不管历史上怎么书写翁同和,但是在现在明确的知道他确实是一位名师,名符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