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都市言情>规则系学霸> 第四百八十九章 绝对不花研究所一分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十九章 绝对不花研究所一分钱!(1 / 2)

规则系学霸 不吃小南瓜 更新时间 2021-09-29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工程院正式成立,并成为国家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但工程院不设科研实体,只是个“虚体”,这是工程院与科研实体机构中国科学院的一个明显不同。</p>

相比之下,科学院侧重基础科学理论研究,而工程院更侧重于工程技术的应用。</p>

工程院成立之初,首批院士遴选工作中,确定了首批工程院院士的规模,人员为一百名左右,其中七十名由国务院有关部委等单位提名,另三十名由中科院院士“兼任”。</p>

经过投票,工程院从提名人选中选出六十六人,之后,又有三十位中科院院士被推荐为工程院院士,其中包括钱学森、王大珩、路甬祥等得到国际认可的顶级科学家。</p>

十几年过去了,到现在好多人都认为,工程院建立之处指定科学院院士当选工程院院士,是为了扩大工程院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要增加工程院院士评审的权威性,而再后来就只有第二年,有四名科学院院士增选为工程院院士,成为名副其实的‘双院士’。</p>

此后十几年一直到现在,再没有出现过‘双院士’。</p>

有负责工程院增选的院士,接受采访时说过,“工程院院士增选竞争非常的激烈,再搞交叉当选已经很不现实。而且,一些科学家已经具有很高的国际威望,有一个院士荣誉就够了,也没有必要挂着两个院士头衔。”</p>

这就是原因。</p>

实际来讲,工程院院士对赵奕来说也只是个鸡肋,甚至说,科学院院士也只是个名头,以他本人的学术地位,用不上‘院士’头衔来衬托,但当选十几年来的第一个‘双院士’,也代表了国内学术的肯定。</p>

赵奕还是有点期待的。</p>

当然了。</p>

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还没有开始,现在去考虑时间还是太早了。</p>

赵奕到自己的办公室转了一圈,又去了一趟医学科学中心,看看新搬迁过来的实验室,发现好多人都在忙碌中,他关心了一下研究问题,就离开回去休息了。</p>

他还是想放放假,过年前后轻松一些。</p>

赵奕脑子里什么也不想,闲来无事就到街上、超市里逛一逛,买一些年货、礼品回去。</p>

这一逛就是一天时间。</p>

偶尔上街买买东西,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前提是不考虑远远跟着的警卫、保镖。</p>

赵奕偶尔回头一看,就感觉有些郁闷,但是没有办法,安全还是非常重要的。</p>

路边。</p>

赵奕停在了原地,远远注视着一个盲人,导盲犬正忠实的为主人带来,也引来不少路人的注意。</p>

现在独自上街的盲人,还是非常少见的,或许也因为社会对残疾人并不友好。</p>

比如,有盲人到处走,引发了交通事故,可能会引来其他人埋怨,“眼睛都瞎了,怎么还到处走!”</p>

实际上,正因为眼睛看不见,才应该获得更多的同情,而不是遭受到其他人的指责。</p>

社会,就是这样。</p>

赵奕忽然想到了深奥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改变这个社会?”</p>

“让残疾人能享受到普通人的待遇,能获得更多的同情和支持,而不是……”</p>

“难啊!”</p>

在原地思考了好一阵子后,赵奕得出了个‘困难’的结论,社会风气想要改变,实在是太难太难,要比攻克什么科学难题还要难。</p>

普通人对残疾人引发问题的埋怨,不能单纯理解为道德问题,还牵扯到人类发展、社会发展等问题。</p>

总之,很复杂。</p>

赵奕用了摇了摇头,发现自己想的有点多,他可不是一个社会学家,而是……</p>

生物医学科研人员!</p>

“对啊!”</p>

“如果用科技的手段,让盲人能看见东西,让四肢残疾的人可以用机械臂,或者其他什么……”</p>

“问题不就解决了吗?”</p>

看到导盲犬成功带着主人走过了街口,赵奕继续慢慢的朝前走着,脑子里开始想着怎么样‘治好残疾人’。</p>

盲人,是个典型。</p>

“如果能像是电影里一样,给眼睛安装个类似摄像头的东西,就能帮助他们看到外界的事物,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p>

“但是,机械电子传播的是电讯号,神经元传播的不全是电信号,具体传播方式、类型,到现在都说不清楚。”</p>

“想要让电子信号转化为人体能接受的神经传输信号……”</p>

“难啊!”</p>

赵奕仔细想想,发现还是太难了,里面牵扯的内容太多,绝不是破解一、两个问题就能解决的。</p>

如果有实现的那一天,医学、电子信息学等方面,肯定已经实现了大的跨度。</p>

对比现在的科技程度,甚至可以用‘革命性进步’来形容。</p>

“大概第四次技术革命后能实现吧?”</p>

赵奕讽刺性的翘起嘴角。</p>

……</p>

家里。</p>

刘静和赵镇西都到了首都,已经在这边住了几天,一家三口一起在首都过年。</p>

林晓晴假期回了郑阳,年后才能回到首都。</p>

这一年以来,刘静的身体状态好了不少,因为她的风湿性关节炎没有发作,赵奕感兴趣的问了起来,“妈,你的病都好了?”</p>

“好了!”</p>

刘静开心的说道,“去年过年的时候,你不是给我推荐了一种新药,吃了以后特别的有效,感觉好长时间了,都没有发作过一次。”</p>

“那就好。”</p>

赵奕高兴的点头说道。</p>

风湿病相关的项目,还是在三年前完成的,研究发现了‘风湿因子’,以新发现的‘风湿因子’为突破口,有厂家研发出了相关疾病的特效药。</p>

这种特效药能抑制‘风湿因子’发挥作用,同时搭配抗菌药物使用,对于‘风湿因子’引起的疾病,都能做到有效的治疗。</p>

赵奕也感到非常的欣慰。</p>

当初报考大学的时候,选择生物科学专业,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看到老妈的风湿病。</p>

现在自己的研究让市场上有了针对风湿病特效药,老妈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可能会被治愈,他还是感到很高兴的。</p>

一家人和和美美的过了年。</p>

中途赵奕也和父母谈起了和林晓晴的婚事,讨论来讨论去还是希望林晓晴家里来做决定。</p>

虽然他们能够直接做决定,林晓晴一家也肯定不反对,但出于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再加上林晓晴正在读研,举办婚礼的事,他们决定就不太好了。</p>

赵奕和林晓晴视频的时候说了,林晓晴也肯定和父母商议,后来还是做出个决定--</p>

以后再说!</p>

林晓晴是希望能举办个盛大婚礼的,女孩儿都会有‘公主梦’,会期待自己的婚礼,举办的更盛大一些,得到更多人的祝福。</p>

但是,情况不允许。</p>

如果是举办一个盛大的婚礼,花费的时间肯定会很长,也会直接影响到她的读书生活。</p>

赵奕这边的宾客肯定很多,婚礼想办的小一些都不可能。</p>

现在举办就太仓促了。</p>

“还是以后再说吧,最好等我读完研,再等一段时间吧……”</p>

林晓晴说着都有些心痛。</p>

赵奕能看出林晓晴是期待婚礼的,他笑说道,“也不用等两年,也许年底就可以,找个时间,一切我都找人安排好,到时候,我们参加就可以了。”</p>

“是这样?”</p>

“没问题的,你放心吧。”赵奕很确定的说道,“其实我们只需要定个时间,现在太早了,还是年底……比较适合吧。”</p>

他也不确定。</p>

这种大事情想做决定不容易,赵奕也要想好自己的时间,婚礼就暂时商定到这个程度。</p>

年后。</p>

第一件大事就是国家科学技术颁奖典礼。</p>

赵奕带着淡然的心态去参加典礼,再次领取了‘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的研究是“NP问题”。</p>

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的破解,是国际数学的重大事件,“NP问题”的证明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p>

赵奕只是感慨,“评奖的委员会反应真快。”</p>

“NP问题”是年中证明出来的,年底就因此拿到了奖项,评奖的委员会也是下了功夫了。</p>

连续四年拿到自然科学一等奖,赵奕的心态有多淡定可想而知,他只是想着奖项陈列室,又可以多一个奖章和荣誉证书。</p>

其他人就不这么看了。</p>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