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明变之力挽狂澜> 130.储备粮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0.储备粮库(1 / 2)

明变之力挽狂澜 老余 更新时间 2020-08-18

 没处淘弄粮食,军队也不能坐吃山空,等着饿死。

王烁很快又把目光转向了西宁城里,明朝官府留下来的财产。

其实,我们不能说明代的制度在当时不先进。

朱元璋是贫苦人出身,当皇帝后还是向着穷苦人的。

整个属于大明的土地上,备慌粮库,养老院所随处都是,这都是为穷苦人准备的,还有以工代赈的制度,都很好的保证了穷苦人在饥荒或者天灾时能够生活下去。

整个清朝,即便最强盛时期,也只不过是继承了前明的一些制度,未见有何创新,这兴许与满人的整体文明进化速度有关罢。

可惜的是,朱元璋的子孙不争气。用人不明导致贪官遍地,党争不断,逼得皇帝除了太监谁都不敢相信。

宽松的与民方便政策,没有换来万众一心,相反却造就了一批无赖地主,和他们供养的所谓名士文人,抗捐抗税,以敢于对抗朝廷来博得大众称道,换取虚名,党争也由此发源。

加之万历以后的明朝这后几任皇帝,大多昏聩无能,导致土地兼并泛滥,贫富严重分化,遂把一个好好的天下搞了个乌烟瘴气,最终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想来实在可叹!

明朝虽然**,但太祖定的制度却没人敢废。

因此,大一些的城市和卫所,都有备慌储备粮库,只要当地官僚不是太无法无天,粮库里都会储备不少粮食以备荒年。

这也是李自成能够聚起百万大军而不用为粮食发愁,迅速壮大起来的原因。

李自成所过之处,所有人都会被他裹挟而去,留下一座座杳无人烟的村镇和城市。

顺军行动起来,老弱妇孺在中间,强壮男人手持兵器在四周,前面是降军,周边是他的骑兵,几十万男女老少滚动而前,远远看去,黄尘漫天。几千明军吓都吓死,根本不敢靠前。

若说这是一支军队,实在是勉强;若说这是一群蝗虫,倒是很有些相像。

只是后来,在牛金星、宋献策、李岩等一般有识之士的劝进下,李自成才逐渐放弃这种蝗虫军队的形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