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我们的1*9> 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立澎湖补济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七章 建立澎湖补济站(2 / 2)

我们的1*9 小样有型 更新时间 2020-08-16

那个掉了一只胳膊的明人安保队员大牛想都没想的,直接选了澎湖列岛。

很明显,澎湖岛的位置更为重要,大牛结首同时又把全第二百四十七章建立澎湖补济站

家都搬过去了。

汉唐集团先是安排明人第二建筑队和后成立的第三建筑队在澎湖湾建了个简易码头,并设了一个补济站。然后才把他们打发去厦门建商站和新式码头。

说是简易码头,这是相比较汉唐集团的正式码头而言。它使用了水泥标准件结构,主要受力构件,那是正了八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比地条钢好多了。

那个补济站,汉唐集团把它设计成简易堡垒式,两层楼,一层无窗,二层住人------补济站的围墙高两米五,圈地一千五百平方米左右,又在院子中打了一口压力井。

在澎湖列岛最大的本岛上,大约有三百多户固定住户,都是以打鱼为生。这里原本移民更多,荷兰人两次的侵占,让这里人口减少了很多……这笔账都得一点点算。

渔民们知道热兰遮城发生的变化,也偷着去看过------发现一切变化和他们无关,他们就仍旧过着原先的日子。

但是也不能说一点关系也没有,厦门的郑家就不过来收他们的鱼税了,他们的渔获卖到台湾去后,也没有人另外收他们的商业税了------只需要一次**打鱼的十一税就全够了,还有就是热兰遮市场上的蔬菜种类多了,也便宜多了,米和盐也是。

这些人来的好啊!他们知道他们是汉唐集团。

后来,汉唐集团就来了几条大船,下来了一大批人,开始建起房屋、码头了,有个只有一条胳膊的人把大家聚集到一起,说这里以后就是汉唐集团的地儿了,他是汉唐集团新任命的结首------大家没有人说话,这个地方是谁的地方,该他们什么事情?谁来了不得交税?

汉唐集团来了更好,至少不用交人头税,还有其它数不清的税种了------

很多人都没去细听大牛结首在讲什么,却被他腰间挂着的物件吸引了------那是什么?是短火铳吧,怎么会是双筒的?

大牛腰上挂着的是红星兵工厂厂长林胜利设计的1649双筒式手枪。

上一次派何斌去到广州侦查时,汉唐集团才想起自己忽视了短武器,于是林厂长便专心设计了一款适用于这个时空的手枪。

他第一时间就放弃了转轮手枪,机加工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时,它就是个鸡肋------泄气性强,导致射程近不说,还要金属弹壳。

绝对不如改成缩小版式双筒猎枪,稍微大一点不怕什么。

林厂长按性价比最高的比例,直接把带来的长枪枪管截开,再重新设计击发装备就行了,带来的弹第二百四十七章建立澎湖补济站

簧钢还有一些。

试枪的结果表明,这种枪的威力大,静止性强,二十五米内,可以打爆椰子了。而且还可以装散弹,十五米内有很强的杀伤力。

而且它装弹也容易些,比如像大牛这样的残疾人完全可以用双腿夹住枪筒,用另一支手来完成后装弹的动作。弹药可以和步枪通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当然,要做一定的改动------可以减少一些装药量。

汉唐集团直接把它命名为1649式双筒手枪。

缺点嘛,也很明显,第一就是精度不高,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由于它的枪筒短了许多,铅弹的运行不似长枪那样稳定了------但是散弹的杀伤效果好一些------第二就是后坐力大了一些,不过这一点,可以在后天的训练中弥补。

大牛是第一个装备这种手枪的人。经过几次训练,他对这种枪相当满意,一分钟内他可以击发两次,也就是四发子弹。大牛有信心在日后的训练中达到三次。

汉唐集团的人对他说:“如遇意外,在无法抗拒的情况下,什么都不重要,要想办法保护自己,可以直接逃跑,但第一时间要想到向汉唐集团报告情报。”

当时大牛乐呵呵地答应了,但心里想,这比安保队里的规定还好笑------安保队的军规里有一条说,实在无法抵抗敌人时可以投降,武器都不用破坏------等待汉唐安保队的救援,我等绝不会放弃一名队员,不管天南海北,也绝对有信心把丢了的东西拿回来。

安保队可以让投降,他们这又让逃跑------呵呵,我怎么跑,我的家人都在此地,我能不管他们就跑了?

随后,大牛把本岛上的人一一登记,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在稳保渔获的产出后,大力发展鱼类加工业,还兼营花生和薯类的种植,带领澎湖群众走出一条“各自为战户户穷,联合起来家家富”的路子------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也是在汉唐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大牛在本岛上的主要任务就是看管补济站,那院子里修建了装着淡水的水泥池,其他地方还放着柴煤、木炭,还有一些物件就是机密了。

前后,一个多月吧,在正式首航这一天,事先得到通知的大牛差不多一夜也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