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带着星舰回民国> 第43章 汉中罢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章 汉中罢工(1 / 2)

带着星舰回民国 坤起 更新时间 2020-08-15

 28年2月,寒风凛冽的汉中,新工业城区的街道上人头涌动,无数陕西腔,河南腔,甘肃腔,河北腔,甚至山东腔,山西腔的工人们,在大街上推挤着,挥振手臂高喊着:“要平等,平等待工!”“内地多少钱,我们北人也要多少钱!”“打到吃人骨头喝人血的黑心资本家!”“要共产!共房!大家都要上免费子弟校!”“对对!凭什么西南人就可以上免费子弟校,咱们也要上!”

……

喊着种种口号的人群们一波波地冲击死死拦在他们面前的工厂护卫队队员们。

工厂护卫队的队员基本上都是汉中本地人,在北方难民大量涌入前,他们甚至连汉中地区都没有出过,一辈子种着几亩水田,一辈子吃着不多的粮食。

可义公党占据西南后,汉中日新月异,火车通车之后,只看见白花花的大米一口袋一口袋地从南边运过来,补充这里不足的粮食。

只要是西南人,凭借身份证就可以享受低保。

所谓低保,当然就的确是低保。

如果你不上工,不干农活,那国家,也就是中华西南自治政府补贴每一个成年男人每月16斤大米。

如果你上工,则按城市户口颁发粮票购买粮食。

重体力活一个月42斤,一般成年男人30斤,一般成年女人26斤。小孩子减半。14岁以上的半大孩子按成年人计算!

现在物价已经平稳,一石大米不过2蜀洋50铜元到3蜀洋25铜元之间,看米的成色和颗粒饱满与否来判定,就是来自泰国和越南的长粒香米,也不过4蜀洋到5蜀洋一石。

而只要有西南户口,就业优先考虑,最低月薪不能低于15蜀洋,因此,一般的西南人生活,尤其是城里人的生活水准,已经比60年代大饥荒时期好了十倍!

除了大肚汉尚有饥饿的感觉,起码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汉中本地人已经渐渐淡忘饥饿的感觉。当然,对饥饿的恐惧,一时还不可能淡忘。

但来自外省的难民则又不同了。

没有工作的,一个月也有低保,但却是12斤救命粮!熬成稀粥,喝的时候倒饱了,转眼就又饿了。

而且,难民们一个月最低月薪法律规定是5蜀洋,这就只有西南人的三分之一。

难民们别的都可以忍受,但这种种地不平等,让他们难以忍受,一样都是华夏儿女,还都是汉人,凭什么你可以多吃多占,连子女都免费上学,中午还免费享用一顿有肉有菜有饭的营养餐?而自己一样幼小的儿子和女儿,就只能呆在棚户区里发呆发傻?

此刻,活跃的供产党人们当然注意到了这个区别,他们没有细想为什么西南政府这么干,就把握住,可以呼唤起义!

西南政府当然不是傻瓜。

他们这么干自有其目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