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带着星舰回民国> 第21章 情报工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章 情报工作(1 / 2)

带着星舰回民国 坤起 更新时间 2020-08-15

 “成都新城开放给市民,供巴蜀纺织公司纺织女工家庭居住。该新城乃某师独立建设。最新开放的一个片区位于旧城西门西南十七里。新城纺织女工家庭享受国家福利。每户都由国家出资一半,自己用月薪支付另一半。洋灰楼每户有87.31平方米,二室一厅,宽敞明亮。该房屋卫生间铺有瓷地砖,有抽水马桶,实乃国际一流民居。该片住宅区据发言军官介绍,乃几个师修建,每七日修建1000栋,堪称神速。据记者在开放区域观察,其数字或许还更多。某师承建时,每户建设费用和出动机器之各种杂项高达二百四十五银元,现在政府只收取120银元,分12个月付清,每个月仅收取10银元费用,不用付利息。巴蜀纺织公司遵纪守法,纺织女工薪水都在15银元最低标准线以上,故每户家庭都有力量支付。其现实意义在于,人人有房住,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饭吃,人人能吃饱的理想盛世,提前在成都出现。成都目前纺织女工仅有三万四千余人,包含家庭不过十万人,以十万人就享受到足以容纳几十万户的数十平方公里面积的宽敞住宅区,难怪本报主编有言:不若当一纺织女工。”

看了这篇报道,岩田熊政只觉得怒火中烧,他就是一纯种的地道的日本人。地道的日本人就是看不得中国人过得好,只要中国人有某个方面做得比他们强,他们就会怒火中烧,情绪失控。现在,民国时期,日本人情绪败坏,妒火中烧的时候还比较少,但眼前就是了。

他拿着《参考消息》走回米店,米店的老板见他铁青着脸,问到:“熊政”——这是岩田熊政的中国掩饰名字,通常只这么叫,不叫日本名字,免得不留神穿帮,老板问:“你怎么了?气急败坏的样子?”

“就是那篇住宅区,有报道了。”岩田熊政把报纸递过去。米店老板,也是情报站站长看了,顿时皱眉说:“八嘎,支那人哪来的那么多钱修西式住宅区?我们大日本帝国的居民都在窄小的房屋内过活。真正该死。熊政,你到那片住宅区去看看,看有没有其他特别的地方。就是这片能容纳几十万人的小区,都对帝国纺织业是一个威胁。我们该搞点炸弹,炸死一些人来震慑他们。”

“嗨。”熊政兴奋地说:“用冲锋枪扫射会更加震慑支那人。我们用汤姆森冲锋枪吧,把黑锅扔到美国人身上。”

“笨蛋。用炸弹你可以离开,用冲锋枪你能离开吗?傻瓜,帝国不能白白牺牲人手,每名帝国子民都是宝贵的。必须死在需要的时候。”

“嗨,是我的失误。”

“嗯,我们等几天,看有没有那片住宅的居民要买米,你借着卖米把定时炸弹放进住宅区就行。”

两个人商议定了。

等着,大致过了两天,一名纺织女工果然到他们的米店买米,岩田熊政从后屋拿出炸弹,装进米袋,扛着就走了。

纺织女工是一个三十岁的大姐,说:“大兄弟,你们是那个县的人啊?听口音不象我们成都人啊?”

岩田熊政不耐烦,但只能强自按捺住,说:“我是东北人(因为日本人此时有关东军,所以对东北中国话最熟悉,其次是江浙话,冒充这两个地方的人的日本间谍最多)。俺们那疙瘩都吃东北大米。我们米店进的米不是东北米,是湖北米,还有重庆米。就图便宜。”

谈谈说说间,到了保密师戒严的地段,纺织女工拿出身份证,一个士兵看了,然后看着岩田熊政。岩田熊政也翻出自己的护照。

保密师士兵只看了看防伪文,拿起口哨吹了几声,同时把枪口对准了岩田熊政,说:“举起手,配合我们的调查。”

旁边的几个士兵也抬高枪口,对准岩田熊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