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带着星舰回民国> 第15章 金融方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金融方面(1 / 2)

带着星舰回民国 坤起 更新时间 2020-08-15

 “你知道你给士兵开的价码有多离谱吗?”摩根拿着表格,怒气冲冲地敲门走了进来,他递给张泷。

张泷直接看到了最后一排数字,13万5千士兵,四个甲级师四个轻步兵师一个炮兵师,一年总开销接近3600万银元。

张泷再看了一遍,说:“我没有看到特别令我震惊的啊?”

“不,指挥官,3600万银元仅仅是因为百分之八十的士兵都按最低一档的列兵计算的,而列兵一年以后都将升为二等兵,也就是说,加上其他的浮动,13万5千人,一年以后的总薪水起码是5400万银元。如果阁下打算统治一块足够大的国度,135万士兵都不嫌多,这样,就是5亿4千万的俸禄。考虑到银元与美元的比价,光薪水我们就得支出2亿多美元。这不能用工业品替代,而必须是实际薪水,这意味着我们用于发展工业的每年工业产品输出就得减去这2亿多美元。”

“不,摩根,我并没有和你仔细讲我的计划,不是吗?在我看来,一只短小精干,但同样充满威慑力的以空军为主的部队,只要40万人就足以震慑住国共双方不敢对我们动手了。保持海量的常规部队,还不如多训练一些民兵。在我的设想中,国民党提供陆军,主要提供海军,共产党主要提供陆军,而我们提供最精锐的装甲陆军和空军。互相帮助,不能仅仅靠我们一个地区的人去战胜其他国家,要是那样做,整个民族或许只希望将来又有某个地区站出来承担国难,而不都拧成一股绳子。如果我没有你们的帮助,或许我只能组建海量的陆军,但现在,没有必要。我在统治西南前或许会凑齐六十万大军,但在彻底统治西南和邻近一些地区后,我会逆时代而裁剪正规军,只保留海量的轻武器的武警的。而这部分人,不会太引人注目。”

“既然元帅给您的任务是保持中国高度地方自治的统一,那这样也行。但费用同样不低,以我看,我们给士兵的价码太高了。虽然现在国内基本价码是每只枪收取十银元的税,可一名士兵,就算月月能拿到钱,那钱也是先被各级长官克扣了百分之六十,再交了一半伙食费军服费,仅能剩下1个或者2个银元,可你直接付20个银元,对我们的工业化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很可能没有多少做工的,而都愿意参军了。不……你该不会那样做吧?”摩根想到了一种可能,古怪地看着张泷。

张泷见他猜到了,微笑说:“我当然会那么做。中国的人力资源通常是不合理的廉价,这对人民可谈不上好事。现在,我们能改变这一切。四川有5255万人口,贵州1129万,云南1433万,就算不考虑广西,湖北,陕西,青海,西康,西藏等将来可能被我们统治的地区,光西南三省就有7817万人口,比日本6500万人口多20%。考虑到基地每年对我们的补给,我们的工业总产值稳稳在日本之上,那没有理由让我们的人民收入低于日本人。而日本人37年人平收入是多少呢?90多美元,折合银元260多,也就是一个月22银元。所以,我会规定四川工人起薪是15银元,达到上海的标准,高级工人会更多,这样,全国的工人才会流向四川。”

摩根沮丧地说:“我以为我们用不着这么高的薪水的,事实上,一个月10银元的工资就已经对得起他们的生产效率了。因为所有的四川工人几乎都是新手啊。”

张泷说:“往好处想,摩根,你不用为不能剥削而这么沮丧。我仅仅只制定个最低工资标准,具体的经济管理都是你在做。”

摩根说:“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在那么多苛刻条件下,我的智能芯片或许会过载的啊。”

张泷说:“反正都交给你,你可没有让我失望过,别让我失望啊。”

摩根一咬牙说:“如果你非得这么照顾国内的工人,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是否如历史,我是不会管太多的呢。”

张泷耸了耸肩头,说:“随便你,只要大体上差不多就行。”

摩根笑了,说:“我就是等你这句话。”他满意地走了。

张泷知道,摩根的意思就是,一,他很忙,不要再忽然给他增加大量的负担,二,别太管美英日三国的经济,他对此不想尽力。

张泷虽然很想看着英美日的三国经济都保持着历史上的水准,这样他的成就感会更强,但这显然不值得通过让自己受委屈来强求。

处理了所谓的经济,张泷拿过加密电报,翻译后说,四个生化人被登陆舰空投在川东,现在已经找到了刘白承和贺农,但目前没有办法游说他们,因为他们的部队都处于移动中,四个生化人是以难民身份进入这两个共和国元帅的军队的队伍中的。要彻底说服他们估计需要几个月,这在时间上来得及。

奥黛丽赫本已经培育了几百名优秀的谍报人员,目前谍报人员人数正在成爆炸性增长,翻译电报的就是其中的二个。张泷当然可以靠母舰不费吹灰之力得到生化人脑内的芯片的记录数据,可那样对于谍报人员的培养完全是负作用,也就尽量不使用。当然,这种作弊手段,在大规模军事行动时是会启用的,但能知晓的仅限于银河龙族的人。

自己的工业基地在那里建设呢?自然是成都,但在那个方向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