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明末强梁> 第三百七十五章 肃清张知府的势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五章 肃清张知府的势力(2 / 2)

明末强梁 沐紫月 更新时间 2020-08-08

许梁沉声道:“让户房主事别干了。课税局本官重新任命人选。”转而又看着黄道周,道:“本官决定在平凉府治下所有州县都征收战时税,由于征收面加大,一般的人怕是难以服众。我看课税局的主事,也别再选其他人了,黄大人,便由你兼任了吧。”

黄道周想了会,缓缓点头道,“下官遵命。”又道:“大人,下官兼着这差事是没什么问题,下官只是担心以前从未征收过战时税的州县实施起来会有抵触情绪,阳奉阴违起来,事情便不好办了。”

“哼哼。”许梁冷笑着,狠厉之色在脸上一闪而逝,道:“那本官就再给你配个人,西安府的牛捕头为人干练,处事圆滑,是个难得的人才。本官准备把他调来担任平凉府的总捕头,课税局要是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麻烦事,就交给牛捕头。”

黄道周愣了愣,想到牛捕头将知府衙门着火案,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给办成个意外事故,黄道周对牛捕头的查案能力不好评价,但对此人颠倒是非黑白的本事算是领教了,想着有这么个人在一旁帮衬着,多少也不算坏事。便点头同意了。

不料陆同知出声提醒道:“呃,大人,咱们知府衙门里原本的张捕头还在,牛捕头调来了,那张捕头怎么办?”

张捕头便是那个紧跟着张凤奇的张捕头,从青衣卫侦缉处的报告中,许梁知道这个张捕头在张凤奇自导自演的知府衙门着火一案中,张捕头扮了很重的戏份。

许梁对这个人没有什么好感。挥手说道:“张捕头年事已高,捕头一职可都是刀口上舔血,随时都有可能受伤。我听说镇原县有个牢头过世了,张捕头便到镇原去当个牢头吧。”

众官员中没有人表示反对,虽然大人都知道张捕头今年不过四十五六岁的样子,怎么看也说不上年事已高,然而大家都似乎集体对这件事情失忆了。

就这样,许梁一席话,便将张凤奇在任时最亲信的两个人给踢出了知府衙门的核心部门。

随后许梁又当众将张凤奇在任时的好几项政策给推翻否决了,一时间,平凉府的各级官员,都明白平凉同知许梁许大人在肃清前知府张凤奇的残存影响力,众官员集体沉默。

随着几天后,平凉府新任捕头牛辅机的到任,由平凉推官黄道周亲自挂帅,十几个课税局派出的课局小组分别进驻平凉府治下各个州县,曾经只在平凉,固原,镇原,泾州四地征收的战时税在平凉府全府范围内开始征收。

而新任的平凉府总捕头牛辅机也带着重新组建的马快,步快总计一百二十人,在平凉府治下各个州县巡视,监察搜捕不法份子。

起初谁也没将平凉府的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事情联系到一块,而在某一日,静宁州的一个布匹商人,拒绝缴纳战时税后,没两天那名商人便被牛总捕头查出这商人售卖劣质布匹,吃饭赖帐,逛窑子不给钱,殴打上门的乞丐等等有损平凉府士绅风度的丑事,接着又有百姓告发那商人侵占了那名百姓家几亩田地,又有百姓状告那商人家的管事光天化日勾引村里的寡妇……一时之间,关于那位名声一直很好的商人居然丑闻不断。牛总捕头带着一众凶神恶煞的捕快,几乎天天准时的掐着饭点叩响那商人家的大门。

三天后,那商人回过味来,立马乖乖地到静宁州的课税小组里交了双倍的战时税,隔天他家里便清静了好多。

也就在战时税顺利在各地征缴的时候,自汉中府传来战报,平凉游击将军戴风率领的三万梁军接连打败大梁王,高迎祥,朱子健等等几路起义军,顺利解围虎头关,救出了被困的明军将士,日前戴将军领着一万多名梁军驻守虎头关,邢中山率三千梁军护送明军返回平凉。

消息报到三边总督武之望那里,武总督激动得热泪盈眶,立马决定要亲自赶去迎接明军将士的安全归来。

许梁受邀一道随三边总督武之望前往。(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