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新面孔不吃豆子,这件新鲜事让本就容易一惊一乍的半大孩子们差点掀翻屋顶,一群人过来围住傅仁涌问原因。
最后傅仁涌怒了,猛地一拍桌子对小同学们吼道:“我就不吃豆子!怎么了!”
“老傅,要团结,要友爱,人皆弟兄,无故发怒乃是愚人。”讲台上吃饭的小白吓了一跳,赶紧捧着饭碗过来平息事端。
这才想起自己的身份,面红耳赤的傅仁涌终于平静下来,他伸手抹了一把头上因为恐惧而流下的冷汗,强笑道:“对不住各位,我小时候吃豆子卡住过,差点噎死,从此之后看见豆子就流汗甚至做噩梦,老是想到眼球、脑浆什么的........”
这番解释掀起了一阵轰堂大笑,小白都乐了,拿筷子指着傅仁涌笑道:“老傅,要是换了我,一天吃一斤豆子来报仇雪恨!哈哈!”
这当然不是傅仁涌不吃豆子的原因,他害怕豆子。
在同学们散开的欢笑声中,傅仁涌捏着筷子凝视自己碗里的半截萝卜条和米饭,思绪却回到了十多年前。
那一天,七八岁的他被父母拉得踉踉跄跄的往前跑,那是一条土路,当然那时候只有那种土路,那是一条好像无穷无尽的路,而且坑洼不平,年幼的他跑在上面如同一条颠簸的小船,胳膊好像要被父亲的手拉断了,腿也快跑断了,他一边跑一边哭,旁边父亲背上的弟弟也在哭。他抬起头,父母的脸已经焦急的快要融化流下来了。
不止是那两张因为剧烈跑动而抖动的脸。路上无数的人,前面有后面也有,洪水一般拥挤着一家四口朝前奔跑,每张脸都变成了和父母一模一样的样子,都在融化。因为恐惧。
这一幕深深的刻在了他的心里,无法抹去。
这段记忆已经变成了黑白颜色,就如同梦境那样,无论他怎么努力,也无法回忆出当时的颜色,只是黑白黑白。
即便很多年后的今天,他依然避免不了对那幕逃难场景的恐惧和刻骨自我厌恶,因为他作为军人。早年就懂了什么叫做恐惧的潮流。
那时候人群喊得是:“长毛来了!”、“短毛来了!”
两种声音交替,让逃难的狂潮一拨一拨加速,土路上随处可见倒毙的尸体,偶尔出现的树木上都悬挂着男女吊死的尸体,那是所谓怕被那些逆贼妖魔追上选择自我了断的人。
很久很久之后,傅仁涌才知道自己和父母那次逃难其实一次光荣的降临:
1858年,太平天国杨秀清被杀一年多后,石达开余党在海宋京城作乱。怒不可遏的海皇赵阔操纵“北伐军”进攻天京报复。
在全面神化、军事西化、经济强大、外交得力的海宋面前,自相残杀、失道寡助、来不及消化“天京事变”影响的太平天国不堪一击,天京很快失陷。洪秀全被打死,太平天国正式失败。在一系列复杂的政治和外交较量后,为了避免太平天国的果子被满清渔翁得利,天京成为了明王的战利品。
后来大家也知道或者猜到了:不得胜,明王率领的日月军和天地会势力也无法回归海宋,不胜就死。真正的孤军北伐。
那时候全家逃难,就是逃明王的“光荣北伐”,因为“短毛”大军势如破竹般击破“长毛”天京老巢,周围的太平军朝着四面八方逃开,鉴于太平军的口碑,周边全部产生了难民潮,在东边,大家一窝蜂的往上海逃。
在上海的难民集中地,傅仁涌饱尝了地狱的滋味,以至于他这辈子都怀疑自己肠胃不好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难民营里没有水没有粮食,只有人,你在任何地方闭着眼睛一跳都能踩到人,傅仁涌吃过老鼠,偷过洋人的宠物狗,他直接咬开那只狗的脖子喝饱了血,只是因为他两眼都饿得发红。
姿色漂亮的母亲开始经常不在棚子里,但开始有些吃的带回来,父亲默默流泪,终于有一天,母亲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天天夜里哭;
接着小弟在自己眼前被一个大叔抱走了,他当时在发怔,接着父亲疯了一样越过自己去追那个纹身大叔的背影,但是几条黑影手操匕首挡住了父亲的去路,他眼睁睁的看着父亲对着他们跪地大哭,嚎叫道:“求求你们,各位大爷,各位爹,我亲爹,把我崽还给我吧........”
这种哀求对于流氓是没有用的,他们不会把别人当人,因为他们都不知道人是什么,这是个需要定义的东西,每个文化都不一样。
这样可怕的地狱不知过了多久,有一天父亲回到棚子里,叫出了自己,收了一个人几十文铜钱,然后对他说:“儿啊,我们回去家乡吧。”说罢,拉着他的手就走,都没有回头再看自己那棚子一眼。
后来,傅仁涌听老爹说才知道,那时候明王在天京站稳了脚跟,鉴于自己领地饱受战火蹂躏、田地荒芜的无奈事实,颁布了著名的《大明给田法案》:任何人回到明国势力范围内,直接领取土地房屋,人满为止。
在上海难民营根本没法活下去,傅仁涌老爹带着还剩下的儿子,以及一个破碎家庭的伤心再次顺着逃难来的原路回到了天京郊区。
在那里,他们分到了一些田地和住房。
住房还不错,是个曾经老爷的堂屋,当然,除了这间半边屋顶塌了的堂屋,其他曾经有建筑的地方都变成一片黑焦的荒地,毕竟这里是大兵来去如水洗的地方。
就算是座屋顶塌了半边的房子,傅家父子也欢天喜地的住了下来,毕竟这里和上海相比。提供的有田地、食物还有治安,再也不用担心那些如狼如虎的同胞了。这就是秩序。
但是,明王提供的福利是有代价的,很长时间,明王都自居为海皇麾下的一个骑士而已,对臣民的管理也秉承明太祖朱元璋那套。非常严格,甚至继承了太平天国的严厉户籍和宗教制度一部分,每个聚居点都有伍长带领,即是五户到十户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教会组织,由伍长传道并组织宗教活动,这其实是海宋军队内的军牧团制度,只不过明王扩大为自己领地即是一个大军营。
相对于无法无天到白昼杀人绑架的上海难民营自由,傅家很欢快的接受了明国这一套。毕竟生存与治安是最基本的权利,假如你连这个都无法给予,你的制度自称再自由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算明王治下耶稣为强制信仰,其他一切宗教都被砸烂赶走也无所谓,因为只为了吃和性活着的弱信仰在强信仰面前只是坨泥,想怎么塑它都可以,难点仅仅是强的有多么强,能把烂泥煅成砖变成墙?还是墙被反噬的邪灵腐成泥?这是绵延到末日的战斗。
塌掉的房屋被同伍的同志弟兄们一起修葺完毕了。傅仁涌很快就融入了这个教会般的大家庭,接着明王又派来了老师,教授基本的队列与服从。以及对基督、明王与本民族的崇敬。
他是全东亚第一个执行义务教育的君王,动机也许只是恐惧远方的海皇,但事实是他给予了自己子民较好的教育,当然这种教育会让子民从小就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忠心并且善战。
很快,傅仁涌就有了自己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