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忠义护国水浒传> 第八章 党世雄路遇豪杰 牛邦曦大哭出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党世雄路遇豪杰 牛邦曦大哭出狱(1 / 2)

忠义护国水浒传 完颜摩翼 更新时间 2020-08-02

 却说关胜在河东地界前行,只挑隐蔽小路而走,来到一处狭路荆棘满地,关胜将青龙宝刀背起,抽出长剑披荆斩棘而行。一路泥泞不堪,关胜怕有追兵追赶,因此赶路不觉错过了宿店,看看天色渐晚,见远处正巧有“崇宁真君”的寺庙,关胜大喜,就寻到那里安歇。

关胜将青龙偃月刀供在崇宁真君像前拜了三拜,说到:“祖宗在上,我关胜托您保佑,终于复得了宝刀!”

晚上西风正劲,关胜觉得有些寒意,就于庙前点起篝火来,关胜见那青龙偃月刀在星光之下闪闪发光,于是抬头望向天空。但见星夜灿烂,那无尽浩瀚的银河令人内心宁静。

关胜不禁感叹到:“定叫祖先传下的青龙偃月刀名镇天下,让乱臣贼子闻之丧胆,令胡虏外寇不敢窥视!”

想到这里不觉心生万般豪性,于漫天星斗之下舞起宝刀…

不说关胜投奔高永年而去,却说党世英自从被高俅派往延安府后,却变的袅无音讯,高俅坐在帐中万般疑惑。此时党世雄也来向高俅询问兄长音信,高俅不知道出了何事致使那牛邦曦、党世英都一去不返,因而只得又派党世雄前去催促,党世雄收拾好行装后,骑了匹快马直奔延安府。

话说这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市)乃是西北重镇,抗击西夏的边疆要塞,由大名鼎鼎的“老种(二声)经略相公”-种师道镇守。

老种经略相公为何意?看官听说,因种师道时年五十多岁,素有谋略,招纳有志之士抗击外族侵略,在西夏战事上屡有功劳,因而被尊称为“老种”;“经略”乃是官职,全名为“经略安抚司(使)”,设立于边疆,掌管一路军的军政,相当于如今的边防部队总帅;相公则是百姓对官员的尊称,比称呼“老爷”更为亲切,因为种师道善能用兵,指挥着北宋最精锐的“西北军”,性格又兼容并包,淳朴尚义,所以大家都如此亲切、尊敬的称呼他。

却说党世雄一路快马加鞭。这一日清晨启程直赶路多时,看看临近晌午,顿感腹中饥饿难耐,这党世雄乃是好吃之人,如何忍得,急忙寻了个小村中的小店坐下,让小二尽管挑好的上来。

那小二问党世雄道:“不知客官要多少酒来吃?”

党世雄说到:“酒我却不怎么爱吃,只管来些饱腹的充饥便可。”

小二笑着说道:“客官旅途劳顿,少吃两碗也可解乏。我这随是小店,但却有上好的玉浮梁!这可是当年诗仙太白(李白)爱饮的名酒,就连当年贵妃醉酒(杨玉环)时饮的也是此酒。”

党世雄听了小二的话寻思也是道理,于是说到:“那就筛来一碗来吃吧。”

看官听说,为何酒是要“筛”来吃?只因宋代时酒都是发酵酒,是用蘖酿出的酒,属于甜酒,酒精度数最多不高过二十度,大多是十度以下、几度的米酒,采用的多为发酵法做压榨酒,这种酒的酒糟和酒液是混合在一起的,待要吃的时候须要用网眼筛子垫布过滤掉酒渣后来吃。这种筛酒相比今天酒的好处在于,酒中除乙醇(即酒精)对人体有害外,还有甲醇、乙醛等也对人体不利,但它们的沸点很低,当加热到摄氏二三十度的时候便开始挥发成气体,这种酒经过加温,有害物质挥发了,所以就减少了对人体的危害,很少会出现令人不适的“上头”的情况,醉了也只是醉了而已。一直到辽、金、元进驻中原后才传入高度数的蒸馏酒(烈酒)做法,因为这些民族世代居住于北国草原,在那气候严寒,环境恶劣,漫天风雪情的况下必须要喝高浓度的酒才能保暖,所以需要通过蒸馏来提高度数。

不一时小二端上四五个肉夹馍来,并一碗羊肉泡馍,那党世雄将朴刀靠在桌边,松了松腰带,扯开嘴来遍吃,不一时就将饭菜吃光了,党世雄叫小二再拿两个肉夹馍来。

就在此时忽然见门外大踏步走进来一个胖壮大汉,有二十六七年纪,生的身高八尺,腰阔十围,圆头大耳,鼻直口方,两条怒眉斜飞,一对铃眼圆睁,好似殿中金刚,形容威猛可畏。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个白面微胖的后生,年方二十上下,剑眉星目,气若泰山,生的一表人才,双眼透出平稳镇定之气。

那大汉踏步入座,后生也跟他一个桌坐下,大汉将腰刀取下放在桌上,那后生也将身背的双剑取下来放上。党世雄见他二人气质、身形和携带兵器,知道他二人多半是习武之人。

那大汉拍下桌子说到:“酒家!快拿酒肉来吃!”

党世雄听他那声音彷如洪钟震荡,有令奸邪丧胆之威。

只见那白面后生对大汉说到:“兄长此番投军,上阵杀敌还需万般保重啊。”

那大汉大笑道:“兄弟无需多虑,凭我这身本事,这副块头,就算是千军万马之中我也要学那赵子龙般七进七出!”

两人相视大笑,那小二端过一盘十个肉夹馍来,大汉说到:“哎?这能够什么事?给洒家(本大爷、老大、老子类似的自我高称)再拿二十个来!有饸饹时也来上三大碗!”

那小二听了惊讶道:“二十个?三大碗?”

大汉怒道:“嗯?你这厮莫不是怕洒家给不起你酒钱!”

那小二听了赶快去拿,后生笑道:“兄长真是好胃口啊!”

大汉笑道:“那厮去的甚快,我还未曾问兄弟要吃什么。”

后生一听:“啊?方才那是兄长你一人吃的啊?”

大汉疑惑道:“是啊!洒家就是这等胃口。”

后生点了一碗岐山面并四个肉夹馍来吃,还未等后生吃完,那大汉便风卷残云一般将自己点的饭菜吃个精光。

大汉觉得吃的有些饱了,又叫酒家到:“再拿蒜泥黄瓜、面皮、驴肉来下酒,有好酒时大坛的上!”

小二拿上酒食等物后那大汉倒满两大碗酒来对后生说到:“兄弟是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人士,洒家是延安府(今陕西延安市)人士,你我即同是关西人,来来来!先吃上他三大碗却再说话!”

后生见这玉浮梁酒色白如玉,端的是好酒,举起来与那大汉痛饮了三碗。后生只觉唇齿留香,有黄桂的芳香,顿称好酒。

那大汉却抿了抿嘴说到:“洒家一时忘记说了,却给上来这酒,洒家喝不惯这娘们喝的东西,你那酒家去上有力气的酒来!”

酒家急忙拿出一大坛酒来,那大汉喝了一碗说到:“嗯,这才能喝的痛快些!”

此时那党世雄因见这二人器宇不凡,一直观视着他们,那后生见到了党世雄看着自己,向党世雄抱拳施礼,党世雄也回礼。

那边大汉见了,看到党世雄携带朴刀,想他也是个练武的,就对党世雄说道:“那边兄弟独自一人,何不一同过来吃酒?”

那后生也起身相请,党世雄见他二人意气豪迈,推辞不过就与他们同坐,三人各自介绍身世来历,原来那大汉名叫鲁达,此正要去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处从军。那后生名叫裴宣,他要往宣威(今青海西宁西北)担任县衙贴书后司(负责抄写、造账的文案小吏),但却因有相好的在延安府,所以前来带她同往。二人都是精通武艺之人,也都是刚刚于陆相识。

鲁达给党世雄倒了一碗酒来,对他说道:“既然兄弟也是习武之人,那我们就同饮三碗却再说话。”

那党世雄急忙说到自己不会饮酒,鲁达笑道:“哎?堂堂男子,岂有不吃酒的道理?如何做娘们一般?来!今日洒家便教你吃酒,做个真真正正的男子!”

党世雄推辞不过只得饮了一碗,直饮的呲牙利嘴,咳嗽连连,鲁智深见了大笑。党世雄急忙推辞说饮不得这酒了,裴宣就给他倒上两碗度数较低的玉浮梁来饮。

党世雄吃了两碗玉浮梁笑道:“这酒还好吃些,如此我才能吃的下。”

那鲁达见了说到:“你们两个也只吃那等似酒非酒的东西罢了,好生不爽利。”

裴宣听了笑道:“兄长无须焦躁,小弟舍命陪君子。”

说罢裴宣换过鲁智深饮的酒来,党世雄却还是只喝玉浮梁。

鲁达对裴宣说到:“兄弟此去宣威城,那里地处边疆,羌汉混居,非是立足之地啊,怕是西夏战事早晚祸及此处。”

裴宣饮了口酒无奈的摇摇头:“兄长所言甚是,小弟岂能不知,只是小弟在家乡一贫如洗,又不结识权贵,怕是难有出头之日。只有舅父在东京开封府为官,因此才一封书信将我举荐至宣威城。”

党世雄说到:“兄弟的舅父如何将你举荐到这等险恶之地?就算不远去东京当差,也只在老家京兆府里当值即可啊。”

裴宣叹了口气说到:“舅父如今贵为朝廷命官,还能分配我这穷外甥已然是不错了,我又无钱财送他,又怎敢过多奢望。分配到宣威城去,怕也是因为那是险恶之地,无人愿去而已。莫说是东京,就是在京兆府当值,舅父分配的话也能得了不少财礼,如何却便宜了我?”

鲁达瞪大了铜铃般的大眼怒到:“好生不讲情义的亲戚!即是亲外甥却如何这般薄情?方真是当了官员忘了亲!只识钱财不识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