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汉武挥鞭> 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一十五章 安息作死(2 / 2)

汉武挥鞭 汉武挥鞭 更新时间 2019-07-17

对于康居的求援,安息帝国的君主米特里达梯本有些踌躇,盖因大汉陈兵于大夏西部边陲,牵制安息的意图颇为明显。

米特里达梯是个有为明君,且颇具军事才能,否则昔年也不会将塞琉古帝国打得大败亏输,主动向安息求和,老老实实的割让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作为优秀的军事家,米特里达梯很清楚安息帝国虽是愈发强盛,然军力仍难于东西两面的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抗衡,这也是他近年不再西征或东扩的主要原因。

若非罗马帝国正忙着镇压西西里的奴隶叛乱,大汉帝国又相距万里之遥,安息帝国岂能似如今般安稳?

然而作为野心勃勃的君主,米特里达梯想继续开疆拓土,想获取更多的奴隶和财货,让他治下的安息帝国更为强盛,成为真正可与大汉和罗马并驾齐驱的强盛帝国。

不得不说,史上的米特里达梯确实做到了,在其后的数百年间,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大汉帝国,并称当世的四大帝国。

若史上没有大月氏覆灭大夏后建立起贵霜帝国,或许安息帝国还会更加强盛,甚至会因不断东扩而与大汉帝国在西域接壤,指不定会爆发何等惊世对决。

然这都是假设,前世的历史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今世却又被刘彻这穿越者彻底改变了其进程。

去岁重阳,汉军南征巽加,连带四万乌桓骑射亦拔营而去。

安息君臣闻得此等军情,惊愕之余亦不免欣喜,君主米特里达梯更是觉得大汉未免太过托大。

二百余年,马其顿帝国何其强盛,亚历山大大帝何等武勇,轻松覆灭了古老而庞大的波斯帝国,却在身毒陷入久战不止的泥淖,最终只得撤兵西归。

大汉帝国想凭十余万骑兵就征服巽加王朝,也未免自视太高,丝毫不将身毒霸主看在眼里啊!

若巽加王朝真是这般好欺负,与之临近的安息帝国早就发兵攻占这个“遍地是黄金和香料”的富饶国度了。

米特里达梯错误解读了大汉的战争意图,也就错估了汉军的使命和战略,故觉得汉军即便不大败而归,也必陷入经年苦战,最终无功而返,且元气大伤。

身为一国之君,错估国际情势无疑是极为危险的。

英明武勇的米特里达梯,经过数月的仔细谋划,终是决意出兵援救康居。

按理说,安息帝国只要发兵东侵妫水北岸,直捣大月氏老巢,就能解康居之危,然米特里达梯却是悍然挥师北上,进入康居南部。

没错,米特里达梯的胃口很大,他想要的不止是大宛,而是要趁势将康居和大月氏也都给灭了!

要晓得,康居的属民虽少,然其疆域广袤富饶,相当于半个安息帝国的领土,若能攻占康居,对米特里达梯是何等的丰功伟业?

对任何热衷于开疆拓土的帝皇,这都是难以抵御的诱惑。

然而米特里达梯不理解汉人对“诚信”的重视程度,抑或说是对中亚局势的重视程度。

汉七十五年,米特里达梯及其治下的安息帝国,为其草率而孟浪的举动,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正月间,安息帝国调集二十万大军,以救援康居为名,悍然北上,进攻已占据了康居南部农耕区大部分城池的大月氏军队。

月氏人不擅守城,也懂得扬长避短的道理,索性大举屠城焚城,以骑军与安息和康居军队在锡尔水流域周旋,战局霎时陷入胶着的僵持中。

然大月氏军队毕竟是境外作战,以战养战也无法完全解决军需补给问题,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居于下风了。

五月间,汉军返抵大夏境内,早已等候在此的大月氏使臣没敢责怪汉人“背信弃义”,未曾为大月氏牵制住安息帝国,反是跪求两位大汉亲王出兵增援。

“吾王有言,若得大汉出兵相助,救我族于垂危,我大月氏愿向大汉称臣纳贡,如若毁诺,族人死后皆不得重归长生天!”

大月氏使臣说着略显生硬的汉话,如是道。

广川王刘越接过他双手奉上的国书,看着上面特意用汉隶书写的字句和月氏王盖的大印,不禁颌首浅笑。

数日后,汉大将军刘寄出示大汉皇帝赐予的密旨,痛斥安息帝国穷兵黩武,侵我“盟邦”,吾等身为汉军,当为天子诛不臣!

是日,汉军拔营,十余万铁骑以双马备乘,直捣安息帝国北部的边陲重镇木鹿城。

木鹿城位居锡尔水下游流域,扼守着安息帝国通往康居的重要通道,此番安息大军正是从此地北渡锡尔水,攻入康居南部的。

木鹿城一旦陷落,安息的北征大军非但会粮道断绝,便连想要撤兵都难,想在十余万好整以暇的汉骑眼皮子底下渡河,无疑是自寻死路!

汉军是不会冒然攻入安息腹地的,安息不是巽加,不缺骑兵,又筑有诸多雄城,十余万汉骑可讨不到甚么好处,打蛇要打七寸啊!

安息君臣闻讯,自是惊骇万分,他们不蠢,岂会瞧不出汉军的意图?

君主米特里达梯最是果决,强抑着怒火道:“派遣使者,向汉军主帅求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