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丹凤门前,早朝还没上,文武百官都躬身侍立在两侧,宫门前跪着楚恒父子及其爪牙,妇孺等一百八十余口整整齐齐的跪在地上。谁能想到在朝中威风了一个多月,连宰相们都得退避三舍的楚恒,今儿从老到小一个没露都码齐整了,到这扎堆了呢!
在皇帝的示意下,李承乾从丹凤门上从来下来,随即对房玄龄招了招手,让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宣读上官仪一案中楚恒这个罪魁恶首的所作所为。
没错,除了少数臣子外,大多数人都低眉弄言的默不作声,连交头接耳的兴趣都没有,全部都选择了漠视。他们心里明白,皇帝和李承乾心里也都清楚,楚恒这次之所以能泛起这么大的浪花,就是因为抓住了大伙不敢舍不得一身剐,自扫门前雪的弱点。
这是人心一种离散的表现,所以皇帝认为必须把动静搞大点,让他们都警醒一下,保富贵没问题。可也不能什么事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君臣纲常何在。这案子又是法不责众的事,所以他在批复李承乾弹劾奏章的时候,“特意”加罪一等,这也是为什么魏征等人改穿绯袍的原因。
从队首变到了后面,魏征,张亮等人的心路历程,李承乾一点都不在乎,家家杨柳堪系码,处处有路通长安,这个国家没谁都照样转。有才是可贵,可无德或者过分冷漠,那对于国家来说只要坏处,没有好处,这样的官员,用与不用,那就显得无所谓了。
现在不是贞观初,国家内忧外患,皇帝和自己都得打一下、摸一下的用着,大不见,小不见的能过的就过了,不将就别的,就为了他们能让百姓多吃上几顿饱饭。
以魏征为例子,是,他是个耿直的谏官,也是忠臣,可过分严苛,屁大点事都上钢上线,小题大做,要是只针对皇帝和自己也就罢了,能逆龙鳞直面主上的官员不多,他们爷俩都是想做明君的,忍忍也就过去了。
魏征是怕得罪楚恒吗?怕窥测天家秘事吗?不是,他都敢敢指着皇帝和自己骂昏君,还有什么人是他不敢得罪的,之所以三缄其口,就是因为他没有普通人同情心。楚恒把事闹的这么大,少不了他推波助澜的功劳,可李承乾想不明白的是,皇帝既然如此的忌惮他,那为什么不就坡下驴呢,这太引人深思了?
等房玄龄那宣读完,李承乾才从思绪中走了出来,随即上前走到楚恒的面前,淡淡地说:“楚恒,你知道吗?如果你不是老四门下的人,当年疏通关内道路的时候,孤就会以便宜行事的由头砍了你的脑袋!青雀这个人是糊涂,可他在你的事上却没有办错,你这个人,能耐不大,野心不小,和的卢马一样都是妨人妨主的角色,致仕有什么不好的,萧瑀过得差吗?”
房玄龄审理的案件的卷宗,李承乾都仔细的看过了,楚恒的目的就为了阙下邀宠,以求紫袍加身,荣宠于人前,所以才不惜以众同僚的身家性命来染红自己的官袍,利益熏心至此,也不算他白长了一头白发,人老成精嘛!
可他怎么都觉得有些多余,楚恒不是傻子,他应该能明白自己和房杜等人之间的差距,就算他弄出了天大的案子,宰相位子对他来说也是痴心妄想,所以退下去是定局,多点功劳少点功劳又能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