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关中平原后,罗汝才并没有树大旗扯虎皮的大干一番,而是闷声发大财,他在一些偏远的、受灾严重的区域小规模的招募受灾的百姓,招募一批就送走一批,反正沿路都打通了。
罗汝才也比较聪明,并没有采取在陕北那样激烈的行为,这样就可以细水长流的多做几回,扩大点实力再说。
他从西面的凤翔府开始招募,前后一共招募了万把人,组成了二十几个流民营翻越了秦岭,由于有了前一次的铺垫,这一次轻车熟路,在崇祯六年冬季来临之前,把这个万把人全部送到了汉江边的长林镇,又一次给黄三他们送来了滚滚的财源。
不过在这次交易完成之后,罗汝才仔细算了一下收益,发现这一次的收益还不如第一回好,不过想想也是,第一回哪有什么成本,顶多费点腿,多跑了许多路,路上的吃用全是抢的,而这一次为了细水长流,就不敢明目张胆的抢了,招募移民虽然不用花钱,但是他们都得张口吃饭啊,既然抢不了,那就只能花钱买了,这一次光给这些人买粮食、物资就花了三万多块钱,还好在刀枪威胁之下,那些卖粮食的士绅大户不敢要高价。
再加上自己养义军的花销,上次赚的钱基本上又扔里面了,直让罗汝才感觉到肉疼。
好在这一次买了一些好军械,黄三竟然给了一批带铁胎、滑轮的枪弩,这可真是好东西啊,威力跟以前的普通弩弓差不多,但弩臂宽度可窄了不少。而且在弩的前端可以装上一个二尺长的矛头,使得弩兵在近战的时候也不吃亏。
原来,黄三从陕地弄来大量移民的事情惊动了镖局联合会的情报主管林如道,林如道最近也是头大,刚把局面打开,谁知道就遇到明廷的限制移民政策,搞得迟约价格飞涨,移民的数量短期内下降了一大截,他的上司黄春平虽然也明白是大环境变化导致,但或多或少的给了下面人一些压力,上面张张嘴,下面跑断腿。
突然汉江上游打开了局面,让他大喜过望,他详细打听了罗汝才的底细,觉得罗汝才是一个可培养之才,决定增加其自保的能力,于是在他的职权范围内,给他批了一批这样的冷兵器,在社团里面,冷兵器一直不在控制名单上。
这个枪弩是一个打擦边球的武器,有了铁胎滑轮,枪弩的弩臂不用做的特别宽,在射击的时候可以组成密集的阵势,而且弩的威力也足够,跟火铳比虽然差,但是比弓箭可强多了,最主要的是不用训练弓箭手那么费事,普通老百姓教上半天就可以使用了,配上社团的制式弩箭,对付重甲的敌人都没有问题的。
再在弩的前端加上矛头,让弩兵有一定的近战能力,这是一种廉价的全能兵啊。
不过这个武器有个特点,就是有点贵,比火铳可贵多了,一杆弩的销售价格达到了三十元马币,几乎是火铳价格的三倍以上,而且要想达到好的杀伤效果,必须使用原装的制式弩箭,这又是一大笔开销,好在弩箭可以回收,要不这富贵武器还真用不起。
林如道这次不但卖枪弩,而且还派了三个人来做推广,就是想让罗汝才的队伍提高点战斗力。
三个推广人员组织了三十人的弩队,分成前后三排,队伍尽可能的靠紧,然后分三队轮射,五十步开外的木板靶标上密密麻麻的插着弩箭,寸厚的木板后都露出了箭头,威力着实不错。
而三叠射击中,弩箭仿佛无穷无尽,连续杀伤能力非常可观,最后,顾问人员让队员们拧上矛头,端着枪弩演示拼刺阵势,只见雪亮的矛尖上下翻飞,前后突刺,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
“好,好,”罗汝才一看演示,不禁大喜,“装上这个矛头,官军的马兵根本不敢过来,额们可以不慌不忙的射他球的。”
“额说,这个东西好是好啊,就是太贵了。”罗汝才开始讨价还价。
“大当家,这个东西光这个铁胎,就是千锤百炼出来的,而且十个铁胎,也就一个能使,其他的都浪费了;还有这机关,费了好多大工呢,不说别的,您再看看这个矛头,可是真正的百炼钢打造,这些钢打造一柄手刀都能卖十两银子吧,这个价格还是看在您给黄大当家送来这些移民的份上给您的友情价,他都赔本卖了。”
“哈哈,明白明白,这样吧,给二十元马币,我买上一千把,怎样?”罗汝才讨价还价。
“大当家,别说一千把,这一百把还是工坊一年的产量,全给您了,再想要就是明年了,也就是您,别人想买还买不着呢。”一名推广人员说道,“如果是大路货,他也不值这个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