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BT吧>历史军事>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庶来此一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二章 徐庶来此一游(2 / 2)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更新时间 2020-07-17

伊籍心中一动,想到了自己的一帮朋友。

关平召见大吏们便也为此事,既然宣布下去了,自然让大吏们下去了。伊籍出了大堂后,便回到了主簿办公房。

与功曹孙乾,长史马良一样,主簿也是大吏,办公房内有一些小吏,负责辅佐伊籍。

因为房陵军队与人口迅速扩张,孙乾,马良事务繁多,经常累成狗。伊籍这个主簿不过掌管文书,所以日常比较清闲。

伊籍回来之后,办公房内的小吏朝着他行礼,伊籍一一还礼,然后坐在主位上,研墨开始写信。

分别写了一封信给徐庶,一封信给诸葛亮。

伊籍写好了这两封信之后,下意识的再取出一张绢布打算写信,但是却放弃了。

伊籍放下笔,叹了一口气,招呼一位小吏说道:“贾先生,还请将这二封书信,寄去襄阳。”

“诺。”这小吏应诺了一声,转身下去了。

伊籍出入隆中,与诸葛亮,徐庶,石韬,崔钧,孟建等人是朋友。当初糜氏酒刚刚出来,刘备让伊籍等人宣传。伊籍便也去隆中造访,刚巧众人都在,畅饮一番。

只是后来石韬,孟建率领宗族返回北方,此刻已经渺无音讯。崔钧隐居在山中,做了隐士。

而今还在荆州活动,并且想做一番事业的人,便只有徐庶,诸葛亮。

“不知元直与孔明是否会过来。”伊籍派人送信之后,却也是心中没底。

伊籍情知这两位好朋友非同小可,早就想请二人来共事了,但有顾忌,一是关羽太刚强,怕关羽与徐庶,诸葛亮合不来。

二是关平年岁尚轻,位次尚少,因而被诸葛亮,徐庶轻视。

这份担心便让伊籍久久不敢写信给两个好朋友。

而现在关平已经坐稳房陵,并蒸蒸日上。伊籍便借故此事,邀请两个好朋友一起过来,名义上是来做教书先生。

但其实徐庶,诸葛亮来了,伊籍便会举荐给关平。先做个宾客,出出主意。待关平袭取汉中,便可以出来做官了。

伊籍很不确定两个好朋友会不会来,因为他们实在太独特了。

............

襄阳,隆中。

诸葛亮躬耕在此,但是田亩之事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个乐趣,是个雅事,诸葛亮只是偶尔为之,真正负责种田的是他的家奴。

此刻乃是炎炎夏日,暑气旺盛。诸葛亮本躲在草庐之中读书,不时用鹅毛扇,扇扇风。

忽而黄月英从外走了进来,说道:“夫君,元直先生到了。”

诸葛亮心中一动,笑将将鹅毛扇放下,出了书房迎接徐庶。哪知徐庶甚不客气,自己就进入书房了。

诸葛亮只得作罢,又坐了回去,徐庶入了书房后,冲着黄月英一礼,然后来到客座上坐下。

黄月英微微一下,转身下去,不久后,端着两碗绿豆汤放在诸葛亮,徐庶案几上。

绿豆汤最是解暑,二人喝了这碗绿豆汤之后,才谈起正事。

“孔明可收到伊机伯来信?”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徐庶放下碗筷之后,便直言道。

“元直想去房陵看看?”诸葛亮反问道。

“汉寿侯为人傲慢,怕难以成事。但其子关平却是礼贤下士,经营房陵蒸蒸日上。我辈勤奋读书,学得一身本事,终究还是要出来做事的。我打算去看看。”徐庶直言说道。

房陵与襄阳比邻,虽然道路不通,但汉水航运通畅。消息不断从房陵传来,关平之名,在荆州已经很盛。

但正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又恰巧接到伊籍来信,徐庶便想去看看。

“元直先去,我随后便到。”诸葛亮笑着说道。

“好。”徐庶哈哈大笑,拱手对着诸葛亮一礼,然后人便果然出了书房离开了。

徐庶收拾行囊,带着家眷前往房陵。诸葛亮说随后便到,其实并不是立马跟上,而是继续等待,等待什么时候念头通达了,再去房陵。

诸葛亮有些念念不忘刘备。

正如徐庶所说,一身才学岂可荒废。诸葛亮终究是要出仕的,但如果可以,诸葛亮还是希望可以找一个姓刘的主公。

目前看来关平是可以辅佐的,但终究不是姓刘。

“关家父子北拒曹操,南征荆州,绝非屈居人下之辈。这天下诸侯,无一人是汉室忠臣。大汉四百年,恐怕再难续命。”

诸葛亮甚为惋惜,念头始终不能通达。

等什么时候想通了,便跟着徐庶的脚步,前去房陵看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